凡有的,还要加给他让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圣经
2017年10月,禁不住想要看的书的诱惑,又知道这些书其实就是一遍而过,看很多的断舍离著作中都在讲不持有的生活,家中的书柜已经堆不下更多的书,想处理这些书还没有下定决心舍弃,所以想先试试断:让自己不再买进。可是想看书该怎么办?找电子书,可是又发现自己想看的电子书全都是要钱的。后来纠结了又纠结,觉得自己真的不像样子,就几十块钱,自己挣钱自己花,花了又能怎样?所以在读书APP里购买了一年的会员,很多书都可以自由借读了。
所以在第一时间就下载自己想看的书,每天都要看很长时间,忽然某一天发现里面可以签到,累计到一定程度就送会员时长。因为每天都要登录APP,时间长了,发现自己的会员时长竟然多了六个月,算不算也是挣到钱了?
之后发现,因为自己的碎片化时间的充分利用:等车时候会看,坐车的时候看,吃饭时候也看,早上起来赖床的时候也看,看完一本下载另一本,一刻不停。
这样日积月累的结果竟然是在2017年年底的时候盘点,发现自己竟然读了十几本书,这对于我来说是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因为日日忙碌的状态,让读书变成了一种奢望。
一位专家曾细数自己的过往,说在努力奋斗之时,一天阅读至少五万字的书或者文章,无论自己一天有多忙。我当时觉自己难以企及,每天五万字的读书量,天方夜谭啊。现在想来,也不无可能。虽然我没有仔细算字数,十几本书怎么着也得有百十万字吧,两个月平均下来每天的阅读量也真是不少。
看书时间越长,能摸到的门道越多,所以我的权益也就越大,可以看的书也就更多。无论是小说、财经、教育还是专业书籍,我都能看到我想要看的那些书。这在无形中推动我去看更多的书,获得更多的收益。
然后的然后,我开始写作。
信息输入的过程过于愉悦,所以很少在输出的时刻感到焦灼,虽然没有学过如何拆书,看到好的地方也会写上两笔,后来才知道这好像就是拆书,虽然我的不够专业。
读读书,写写稿,人生何其美妙。为了能有更多的时间感受这种美妙,工作更要认真高效,没事不再无所事事地吐槽,坐电脑前翻看大咖们的写作经验,真心觉得收获满满。
慢慢地又发现了时间管理、思维导图、方格笔记本,看到了更多的学习和工作更加高效的方法。也开始试着在写作前列一列自己的写作提纲,看书时画一画思维导图,虽然自己画的并不专业,但能够慢慢地感到寻找书本核心思想的重要,对于书的体会也更深刻,下笔写作更有话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