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医疗器械经销商联盟
18万医疗器械经销商共同的联盟!每天5条医疗器械行业热点资讯分享,精准、快速、有深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冷笑话  ·  坐过最害怕的一次缆车,真·命悬一线! ·  3 天前  
不正常人类研究中心  ·  全自动闯祸机和全自动洗地机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医疗器械经销商联盟

裁员1400!又一医械龙头,申请停产

医疗器械经销商联盟  · 公众号  ·  · 2024-08-26 18:45

正文

来源: 医疗器械创新网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 柯尼卡美能达 (Konica Minolta)宣布位于中国江苏省无锡市的办公设备工厂将于2025年上半年结束生产,该工厂的约 1400名员工(截至3月底)将解除合同。



这一决定背后的原因是柯尼卡美能达的医疗保健业务遭遇挑战,加之财务状况不佳,公司需要调整亚洲区的生产布局以应对办公设备市场的缩减趋势,从而提高盈利能力。在截至 2025 年 3 月的 2024 财年中, 柯尼卡美能达将因为该厂的结束生产损失 60 亿日元(约 2.93 亿人民币)。


柯尼卡美能达表示,他们已经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准备在2025年上半年彻底结束其在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无锡)有限公司的所有生产活动,并将相关业务 转移至日本、马来西亚以及中国东莞市的生产基地


随着无锡工厂生产活动的终止,所有受影响的员工将面临解约,公司需要妥善处理这一过渡期,确保员工得到合理的安置和补偿。


除近日宣布的无锡工厂停产事件以外,今年4月,柯尼卡美能达宣布,随着业界纸张打印需求下滑,该公司计划将发展重点转移至新业务线,在明年4月前, 该公司将在全球范围内各部门中裁员2400人。 需要注意的是,此次结束生产的工厂员工并不包括在这2400人之内,这也意味着该公司削减的人数总计将会达到 约3800人。


曾年入68亿的百年企业


众所周知,柯尼卡美能达堪称日本的一家“百年老字号”,自1873年创立以来,150年间,柯尼卡美能达(Konica Minolta)持续在影像、光学等领域进行创新,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的数字化整合增值服务商。


柯尼卡美能达的医疗业务主要涉及医疗保健和精准医学,其中医疗保健业务包括诊断成像系统(数字X射线诊断成像、诊断超声系统等)的开发、制造、销售和服务,以及提供医疗领域的数字化、网络化、解决方案和服务。精准医学业务提供基因检测、与初级保健相关的服务和药物发现支持服务。


柯尼卡
  • 1933年,柯尼卡开发生产的“樱花X光胶片”发售

  • 1989年,柯尼卡发售医疗数码影像输出系统“激光成像仪Li-10”

美能达
  • 1977年,美能达推出指尖脉搏血氧仪“OXIMET MET-1471”

  • 1990年,美能达公司推出黑白激光打印机“SP101”


2000年,柯尼卡公司和美能达公司 宣布成立合资公司“柯尼卡美能达材料制造株式会社”。


  • 2005年,发售首款利用相位对比技术的乳腺X线摄影装置。

  • 2011年,推出盒式数字X射线摄片装置 “AeroDR”

  • 2013年,柯尼卡美能达收购了Panasonic超声事业部

  • 2014年,生产出第一款彩色超声诊断系统SONIMAGE HS1

  • 2017年,柯尼卡美能达以10亿美元收购临床基因诊断和遗传学软件解决方案领导者Ambry Genetics公司

  • 2018年,柯尼卡美能达在中国推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AeroDR无线平板数字化摄影X射线机系列产品


2022年,据外媒发布的全球医疗器械公司百强榜显示, 2022年柯尼卡美能达医疗业务收入10.01亿美元,位列百强榜第71位 ,还曾被多家媒体评选为国内外超声代表性公司,这样一家百强械企如今却因医疗保健业务及财务状况不佳而不得不宣布停产,实在令人唏嘘。


“行业寒冬”何时能度过?


过去一年半中,医疗器械公司一直在稳步裁员,为了降低成本、关闭工厂或重组业务,裁掉了数千个职位。 美敦力、强生、飞利浦 等医械巨头也接连宣布裁员。


据外媒MedTech Dive统计,在过去18个月中医疗器械公司裁员超过 14,000 人,并且,此次裁员并非仅限于特定领域或大型企业,美国各地不同规模的医疗设备公司均受到了影响,并且已提交了WARN通知(Worker Adjustment and Retraining Notification Act,即《工人调整和再培训通知法案》), 预示着未来几个月内可能还将有更多裁员发生。


不仅如此,这种行业困境并非局限于海外市场, 国内的医疗企业也同样感受到了压力。 裁员、破产及减薪的消息在国内行业内也频繁出现,表明整个医疗设备行业正面临普遍性的挑战。



尽管如此,医疗器械行业仍然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随着技术创新的步伐加快、市场需求的增长以及全球范围内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加剧,未来的医疗器械产品将更加智能化、个性化和高效。


此外,新兴市场特别是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快速发展将进一步释放该行业的巨大潜力。然而, 全球各地政府为控制医疗成本所采取的努力可能会对医疗器械的价格构成压力 ,这对行业的长期发展构成了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因此,如何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实现成本控制与创新将成为医疗器械企业面临的重大挑战。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做分享,文章中观点仅代表原平台作者观点,与本平台无关。 如若本文有与贵平台发布原创内容有重合之处,或未经授权使用,系原平台行为,本平台仅转载。 您可以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删除文章 ,我们会立即响应!
*广告


MRI、CT、影像、IVD、医院信息状况......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