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Bank资管
专注银行资管(理财),关注泛资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大皖新闻  ·  美联储预计:2025年全年降息75个基点 ·  2 天前  
大皖新闻  ·  美联储预计:2025年全年降息75个基点 ·  2 天前  
央视财经  ·  航行警告!实弹射击!禁止驶入→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Bank资管

银行缩表第一刀砍向同业业务

Bank资管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6-28 08:37

正文

原标题:中考在即 银行“缩表”向谁“开刀”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记者 陈莹莹


银监排查加码,MPA季度考核在即……这一年的“中考”让人紧张,阴雨天气不足以让银行从业者们焦躁的心情得到平复。“我们首先压缩的肯定是同业理财、通道业务等表外业务,但是接下来不排除压缩一些低收益的信贷资产。”某股份制银行负责人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专家和券商分析人士指出,在金融去杠杆背景下,银行业资产负债表扩张速度放缓是大势所趋。而本轮银行的“缩表”进程中,相较于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此前几年凭借同业业务、资管业务快速扩张的中小城商行所受冲击最为明显。


[一]“第一刀”是同业业务


“现在通道类的同业业务基本停滞了,之前有很多通道去做委托贷款或者资金出表,最后资金进入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这类领域。近期监管排查的重点就是这些,所以这也是银行对自己下手的‘第一刀’。”李东就职的这家股份制银行曾被称作“同业之王”,或许正因如此,他和同事的感受比其他同行要强烈得多。

  

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银监会的“三三四”风险排查中,多数银行的自查阶段已经结束。同业“空转”也是各家银行自查重点,包括是否存在通过同业存放、卖出回购等方式吸收同业资金,对接投资理财产品、资管计划等,放大杠杆、赚取利差的现象;是否存在通过同业投资等渠道充当他行资金管理“通道”等。

  

李东在内的不少银行业内人士坦言,MPA考核对于资产负债规模的增速是重点“必考科目”。因此,预计银行“缩表”的进程还会继续,除了向同业理财、同业投资等表外业务“动刀”,不排除下一步向一些低收益的表内资产“下手”。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对记者表示,商业银行的“缩表”与央行的缩表并不是同一个概念,如果仅从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来看,预计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规模仍将增长,只是增速会下降。“表外业务收缩是第一步,表内资产还是维持一个适当的增速。”

  

在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看来,银行“缩表”不会只是个例。根据其研究数据,2017年年初只有一家A股上市银行表内的资产、负债同步收缩。但是“中考”在即,不排除其他机构也会出现负增长的情况。“表外业务一定阶段性地负增长,考虑到季度考核的因素,6月份的数据会更明显体现出银行自主‘缩表’。”


[二]城商行日子“最难熬”


券商分析人士指出,金融去杠杆对金融行业的信号在于业务结构回归实体经济。近年来通过同业加杠杆实现规模快速扩张的一些中小银行,在短端利率不断上抬的情形下去杠杆或加速“缩表”。

  

不过,招银资管分析人士指出,暂时看,中小银行并不存在明显的“缩表”动机,一季度的资产负债增速虽然较去年降幅较大,但较去年同期下降幅度有限。由于一季度并不是金融去杠杆的高峰期,监管政策是在4月份之后才密集出台,同业链条收缩对中小银行的影响预计会在之后体现得更为明显。

  

最新发布的《中国城商行发展报告》(下简称《报告》)显示,城商行目前仍处于资产的扩张期,资产增速较快,甚至出现了逆周期增长的现象,尤其是在投资类业务、表外业务等方面,较为激进。但经济仍处在下行周期,过快的资产扩张伴随资产质量下降的风险,风险隐患重重,城商行要尽快扭转投资超过贷款、表外业务发展过快的局面,回归服务企业发展的本源。同时,在资本充足率刚性要求情况下,城商行会倾向于快速扩张业务规模,但随着业务快速发展,利润增长跟不上资产增长速度,资本充足率会下降,因此需要寻找新的资本补充途径。然而,资本补充渠道不畅。

  

如此看来,就不难解释今年以来多家城商行在A股、H股排队等候IPO的原因了。温彬直言,相较于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个别城商行会明显出现资产负债表的收缩,这类银行需尽快对业务结构做出调整,并积极化解和处置眼前风险。对于流动性风险,加强资产负债管理,降低期限错配敞口和杠杆比率;对于信用风险,按照市场化原则推进债转股,积极发挥债委会作用,扩大不良资产证券化发行规模;对于市场风险,债券投资适当降低久期,减少外币头寸风险敞口。此外,随着部分非标业务回到表内将显著增加资本压力,需要进一步拓宽外部融资渠道,采取优先股、二级资本债、可转债等工具补充资本,增强资本实力,更要加快实现“轻资本、轻资产”战略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

  

交通银行发展研究部副总经理、首席研究员周昆平指出,对商业银行同业和理财业务的影响还将持续,一是从整个银行业来看,同业负债比例在包含同业存单后,仍不高于三分之一的监管要求。因此,往后商业银行表外“缩表”行为将比较平稳。二是各机构之间有差异,国有大型银行及大多数股份制银行仍保持较为健康的负债结构,低成本的一般性存款占比较高,压力可控。部分经营风格激进型机构在监管压力下需要继续去杠杆,表外的缩表任务仍将比较艰巨。今后一段时期,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和理财业务可能在规模稳定的前提下,以结构调整为主。


[三]去杠杆与稳增长“平衡术”


“为了维持正常的业务发展,我们该做的同业业务还得做。但是为了完成总行派的任务,我们目前只能把一些表内的信贷资产也压缩了。在去年资产荒的时候,我们给一些信用好的央企放贷基本都是基准利率,现在这种情况不太可能了。据我了解,有些银行把个贷业务都暂停了。”一家股份制银行某深圳支行行长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因此,如何把握去杠杆与稳增长的平衡术,也在考验着监管部门的底线和智慧。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宏观分析师唐建伟表示,既要防止杠杆率上升过快而引发债务流动性风险和资产泡沫,也要合理把握去杠杆的节奏,避免过快压缩信贷和投资可能引发的对经济增长的损害。

  

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姜超认为,在金融去杠杆、货币紧平衡的背景下,社会融资增速受到压制,而货币是决定中国经济运行的最核心指标。从融资到经济通常存在一个季度左右的滞后期,这意味着下半年经济增长面临一定压力。

  

在曾刚看来,接下来央行货币政策基调仍是保持稳健,银行潜在的信贷能力足以满足实体经济需要。“下半年不是信贷额度的问题,而是信贷成本会有所上升,对实体经济有多大影响目前还难以判断。”他进一步指出,即便接下来某些阶段的流动性出现波动,央行的选择还有很多。另外,还需要关注一些过往杠杆率比较高的企业,在借新还旧受到影响以后,资金链会否断裂,局部风险会否外溢等。


相关素材——

陶冬:商业银行缩表更可怕

来源:首席经济学家论坛(ID:ccefccef)


陶冬为瑞信董事总经理、亚太区私人银行高级顾问,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美国开始讨论缩减资产负债表,准备温和地退出QE;其实中国已经在做了,只是不讲而已。在笔者看来,中国的货币环境正常化始于去年晚秋,”房子是用来住的“一语,开启了中国人民银行的资金成本正常化的程序,银行间利率以及债券利率节节上升。


4月25日的政治局会议,则启动了流动性量化收缩的过程,货币环境正常化进入了第二阶段,对经济、市场的影响可能十分深远。政治局会议后的声明只有短短数段,但是提到金融75次、风险22次,执政党将防范金融风险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其背后的政治决心毋庸置疑。


量化收缩(或曰缩表),其实在第一季度已经悄然展开了,中国人民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在此期间收缩了1.1万亿元,超出了农历新年后的季节性调整。央行缩表多少有些无奈,外汇储备大幅下降导致被动式的流动性收缩,但是这次不同了。


目前出现的是商业银行大幅收缩自身的资产负债表。政府要求金融去杠杆去风险,反腐败浪潮席卷金融行业,金融监管雷厉风行,这一切带来了一场信用收缩。这场银行业主导的信用缩表,尤其体现在资产负债表外业务的快速削减。最新数据显示,商业银行的委托、信托、未贴现承兑汇票业务大幅萎缩。由于过去几年中国经济的信用扩张基本上靠表外扩张完成的,这次突如其来的表外收缩的冲击比数字上可以看到的更凶猛。信用断流对经济和房地产业所构成的风险,可能比资金成本上涨更大。


银行缩表的第二个影响,是信用债成本的飙升和集资能力的下降。过去两年,中国经济的整体杠杆水平还在上升,不过将集资平台从理财产品移向信用债使得资金成本大幅下降,集资也更规范。信用债市场环境突变,可能令严重依靠借新债还旧债的部分企业的违约风险大幅上升。同时,储蓄增长明显放缓,银行争夺存款之战一触即发,货币环境正常化正在由货币市场的“假加息”,传导向实体经济的真加息。


据笔者观察,近期中国经济正在面临一场突如其来的流动性短缺,主要涉及银行的表外业务收缩,其烈度可能比数据所表现出来的更高,债市股市的表现折射出信用环境的改变。为了舒缓压力,央行重启了公开市场操作,不过相信货币环境正常化还将继续,金融强势监管还将继续。


货币环境正常化、防范金融风险、加强监管力度、肃清金融腐败,长远看都是好事,乃是防范系统性风险所必需。不过各部门纷纷推出的措施,却在制造一个叠加共振效应,有可能导致信用环境的矫枉过正。防范风险反而成为制造新风险的源头,就事与愿违了。这是需要警惕的。


版权说明:感谢每一位作者的辛苦付出与创作,《Bank资管》均在文章开头备注了原标题和来源。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发送消息至公号后台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非常感谢!


交流、合作、投稿等事项请添加小编个人微信号:bankziguan02,或扫一扫左方二维码添加(添加请备注机构+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