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最近很多人都跟九叔失联了
,如果大家中午12点还没收到推送消息,可以自行点进公众号主页看看,风里雨里,九叔每天11:55都在等你
大家看完文章也记得点下
“赞”和“在看”
,同时右上角
星标一下公众号
这样每次新文章推送,就不会错过了~(详见下方操作)
刘大妈每天都会去菜市场买新鲜的蔬菜,前两天她在买菜的时候听到邻居说现在的蔬菜都添加了甲醛,吃多了会得癌症。
尤其是这种看起来很整齐的菜,更是重灾区。刘大妈还是第一次听蔬菜里会有甲醛的说法,但关系到健康的事情,还是不敢大意,当天都没敢买蔬菜。
但这也不是长久之计,长期不吃菜哪行,一时间不知该怎么办了,难道之后只能自己种菜了吗?
近年来网上关于甲醛蔬菜的传言越来越多,不少经常吃的菜被扣上了“甲醛”的帽子。传言称经常吃甲醛蔬菜会伤肝肾,还会增加癌症的发生风险。这让大家都很害怕,这几种网传的“甲醛蔬菜”,还能不能吃?
1、娃娃菜
传言称,商家为了给娃娃菜保鲜会用甲醛浸泡,经常吃会增加白血病的发生风险。
实际上,
国家明令禁止在食品内添加甲醛
,如若添加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且甲醛的成本很高,味道很刺鼻,添加后一下子就会被发现,显然不会有商家去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2、蒜薹
网上有个流传甚广的视频,内容是工作人员将蒜薹末梢放到乳白色的液体内浸泡,据说这个液体就是甲醛,目的是为了保鲜。
其实这个乳白色的液体并不是甲醛,而是一种复合保鲜剂,主要成分为咪鲜胺,是在蒜薹上允许使用的一种保鲜剂,在合理
使用的前提下不会影响健康。
咪鲜胺在常温条件下10天基本就能降解完,且在清洗、烹饪下,基本都会代谢掉,可以放心食用。
3、白豆腐
有说法称,商家为了让豆腐的颜色变白,会违规添加甲醛。这个说法并没有科学依据豆腐的颜色与豆子以及凝固剂的种类相关,可能是这批豆子的颜色比较白。
不能盲目根据豆腐的颜色来判断是否添加甲醛,这是不科学的。
蔬菜内有甲醛其实不是什么新鲜事,食物内的甲醛主要来源于2个方面:
一是新陈代谢过程的产物,如蔬果、肉类、海鲜等食物内都有不同浓度的甲醛存在;二是一些不法商家为了延长食物的储存时间违规添加。
食物自己产生的内源性甲醛含量十分微少,且在食用签单清洗、烹饪中会被大量清除,不会对健康产生威胁。
至于外源性甲醛,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甲醛不能作为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和使用。
不论以任何形式在食物内添加甲醛均属于违法行为,日常在正规场合购买食物一般不用担心。
实际上,市面上出现甲醛蔬菜的概率很低,因为甲醛很容易挥发,且成本很高、味道刺鼻,很少有商家会铤而走险。
如果实在担心的话,购买食物的时候可以做好这几件事。
一是闻食物上有没有浓烈的刺激性气味,如果有的话不要购买;
二是看蔬菜的颜色是否正常,如若颜色异常艳丽、形状异常的话,也不建议购买;
三是摸蔬菜表面的纹路是否正常,如果没有任何纹路很光滑,不要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