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公众号“点兵堂"(微信ID:WarriorSalon)授权转载。
“马里亚纳猎火鸡”过后,日军绝对国防圈被打破
1944年6月,美军在马里亚纳海战中大败日本联合舰队,一举攻下塞班岛,将日本所谓的“绝对国防圈”撕开了一个大口子。为了加强西南太平洋岛屿的防御,日军不得不抽调中国大陆和本土的精锐部队,将其运往南洋。此时,美军的潜艇部队则抓住战机,屡屡出击,给日军的海上运输船团以沉重打击,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胜利。无奈之下,日本海军不得不向对手学习、照搬了盟军在大西洋护航运输队的经验,抛弃之前5艘以下小船队的编组方法,改为10艘以上大船队,以此加强护航兵力。
同年夏末的日本国内,一支规模堪称空前绝后的运输船团开始筹备,准备以强势兵力突破美军潜艇封锁,向西南太平洋前线输送大批兵员。这就是本文悲剧的主角——ヒ71船团。
1944年8月10日凌晨5时,ヒ71船团编组完成,搭载第26师团驶离九州岛佐贺县的伊万里湾,向南进发。船团核心是12艘执行军队运输任务的商船,共搭乘日军37600人,支援船只包括7艘油船和1艘粮食补给舰。护卫兵力为排水量20000吨的“大鹰”号护航航空母舰、2艘驱逐舰和5艘海防舰,由第6护卫船团司令梶冈定道少将指挥。
ヒ71船团由梶冈定道少将领兵护卫
值得一提的是,ヒ71船团的运输船都是当时日本所能搜罗的快速船舶,航速均在15节以上。日军将运输船编为四列纵队,护航舰掩护船团的两侧。ヒ71船团一出港即以高速向南航行,企图尽快通过美军潜艇的封锁线,一路途经台湾、菲律宾和印尼,抵达目的地新加坡。
可是好景不长,当天午后,“吉备津丸”号商船就出现轮机机械故障,不得不提前离队返回长崎港。出师不利,一块大石头沉甸甸地压在了船团每个人的心口上。接下来的几天一切正常。可是到了8月13日,受热带低压影响,天气急剧转变,暴风雨使得船只航行变得极为困难,保持队形更是不可能。无奈之下,船团只得航向澎湖暂避风暴。8月15日船团抵达马公,进行休整,饱受晕船之苦的陆军官兵分批上岸休息以恢复体力。
8月17日,风暴逐渐平息,船团再次进行了整编, 4艘商船离开船团,与其他军舰组成另外一支护航队,驻高雄的1艘驱逐舰和2艘海防舰则加入护航大队。此时,整个ヒ71船团的护航舰达到10艘,运输船有15艘。护航兵力和运输船的比例达到了令人乍舌的2比3,加上“大鹰”号护航航空母舰,该船团的规模极为可观。
排水量20000吨的“大鹰”号护航航空母舰,船团的核心支柱,可以清楚地看见甲板前端的97式舰载攻击机
此时日军完全不敢掉以轻心,船团前方就是美军潜艇的出没的杀戮之地——吕宋海峡。在这里,美军早已部署了数个潜艇“狼群”,但它们同样受到了风暴的影响,连续数日的狂风暴雨使得水面航行极为困难,因此不得不进行长时间的水下航行以避开恶劣天气。
8月17日夜间,风暴减缓后,美军SS395“红鱼”号潜艇上浮,艇长山迪·麦克雷格很快就发现了在暗夜中向南航行的ヒ71船团。潜望镜中,10多艘大型运输船和1艘小型航空母舰在内的护航舰历历在目。麦克雷格大喜过望,向其他潜艇发出电报,召唤战友一起参加猎杀。
8月18日凌晨5时许,“红鱼”号占据攻击阵位。5时30分,艇长麦克雷格向油轮“永洋丸”号发射了4枚鱼雷。这时,他突然发现了“大鹰”号航空母舰,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麦克雷格下令潜艇迅速转向,对准航空母舰准备发射2枚鱼雷攻击,但是潜艇转的太快了,结果还没来得及瞄准就已经错过了发射位置。此时天色渐亮,再不下潜就很可能被日舰发现。无奈之下,他只得放弃攻击,命令下潜,草草结束美军第一波攻击。
打响第一枪的SS395“红鱼号”潜艇(照片摄于战后,已经拆除了甲板炮)
根据日军资料, 8674吨的油轮“永洋丸”号被“红鱼”号的1发鱼雷命中,船上的独立混成56旅团中,官兵350人共死亡35人。不过,“永洋丸”号总算捡回一条命,在“夕凪”号驱逐舰的护送下,灰溜溜地掉头返回高雄。
天亮后,ヒ71船团开始忙碌起来,“大鹰”号航空母舰陆续起飞舰载机,每架97式舰载攻击机的机翼下各携带1枚炸弹,执行反潜巡逻任务。在飞机的掩护下,ヒ71船团度过了一个平安的白天。傍晚时分,“大鹰”号陆续收回了舰载机,现在一切只能靠水面护航舰艇了。ヒ71船团剩余的14艘无武装船只组成2列纵队,护航舰则在外围展开警戒幕。18时50分,船队取消了之前为规避潜艇而使用的“Z”字航线,航速由原来的12节提高到15节。日本人的动机很明显——在优势护航兵力的掩护下,快速突破美军潜艇封锁线,以最短的时间驶往菲律宾马尼拉。
入夜后,吕宋海峡的天气再次风雨大作,每秒12米的暴风夹杂着大雨使得能见度极低,日军船团的队形开始逐渐混乱起来。相反,得到“红鱼”号发出的消息后,大批美军潜艇凭借着雷达的指引,正步步紧逼,距离船团越来越近。
20时,在吕宋海峡的美军潜艇SS269 “红石鱼”号上,雷达屏幕终于出现了ヒ71船团的信号。但是,暴风雨天气也给美军带来了极大麻烦,由于雷达性能的限制,虽然发现了目标,但是精确定位非常困难。21时许,艇长汉克·穆森突然发现日军船团中有艘船打开灯光。他借着这个机会,迅速确认了自己与船团之间的位置。艇长粗略地清点了一下目标,判定船团有大约20艘运输船和15艘护航舰,这个机会绝对不容错失!
22时20分,穆森指挥“红石鱼”号浮出水面,对准一个类似油船的目标射出2枚鱼雷,并观测到有1枚命中目标。
SS269“红石鱼”号潜艇是当晚运气最好的一艘潜艇
穆森艇长这一把真是中了头彩,他击中的正是ヒ71船团的核心——排水量20000吨的“大鹰”号航空母舰!鱼雷命中了右舷后部的航空燃料库,“大鹰”号随即发生大爆炸,爆炸后的火焰直冲云霄,高达1000英尺。大火迅速蔓延,大量舱室进水,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和烟雾让人喘不过气来。10多分钟后,大火诱爆了重油库和高射炮弹药库,再次引发大爆炸。“大鹰”号于22时48分沉没,共死亡水兵477人,随船的931航空队人员死亡484人。
“大鹰”号被击沉后,整个ヒ71船团顿时群龙无首,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离“大鹰”号最近的护航舰疯狂地向各个方向盲目地开炮射击,胡乱地投掷深水炸弹,照明弹此起彼伏,各船的信号灯闪烁不停。此时,“红石鱼”号静静地保持在潜望镜的深度,一面观察战果,一面缓慢地机动,等待下一个猎物。
“帝亚丸”号一度作为美日交换在彼此国家的侨民的战时交换船,因此采用了类似红十字的涂装,但最终仍然难逃可悲的下场
“红石鱼”号悄悄地转到了船团的右侧,重新装填鱼雷,等待下一次机会。23时12分,“红石鱼”号瞄准了一个大目标——排水量17537吨的“帝亚丸”号商船。在500米的极近距离上,“红石鱼”号以30度方向发射3枚鱼雷。这次,2枚鱼雷分别击中目标右舷2号船舱和轮机舱后方,剧烈的爆炸瞬间导致该舰的电力中断,炮手和搭载的野战炮兵乱成一团,只能使用机关炮和高射炮向着漆黑的大海漫无目的地扫射。23时40分,“帝亚丸”号发生大爆炸后沉入海底,该船搭载的5478名日本军人中,共死亡2665人,损失近半。
午夜过后, 0时32分,红石鱼号第三次发起攻击,这次的目标是7184吨的辅助巡洋舰“能代丸”号。“红石鱼”号潜艇一口气齐射了6条鱼雷,其中一枚击中了“能代丸”号左舷2号船舱,将其重创。不过,“能代丸”侥幸逃生,随后在“择捉”号和“第11”号海防舰的护航下蹒跚逃离战场。
“帝洋丸”号油船,这是“红石鱼”号的最后一个战果
此时,“红石鱼”号只剩下6枚鱼雷了,4枚装填在艇艏的发射管里,2枚在艇艉的发射管里。穆森决定在天色大亮之前再来一次攻击。5时10分,“红石鱼”号对2个目标将6条鱼雷全射了出去,9850吨的油轮“帝洋丸”号被3枚鱼雷击中后沉没,船员死亡41人。
日军船团屡受痛击,阵脚大乱,队形早就不复存在了,各艘船只四散逃跑以躲避想象中无处不在的美国潜艇,而这恰恰给潜艇创造了攻击的良机。
SS222“蓝鱼”号潜艇及时赶到吕宋海峡,大开杀戒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亨德森艇长指挥的SS222 “蓝鱼”号潜艇也加入这个狂欢之夜。顺利地发现了目标后, 0时33分,“蓝鱼”号发起了第一轮攻击,用1枚鱼雷击伤了11249吨的“阿波丸”号的船艏。由于伤势不重,“阿波丸”号继续高速狂奔,最后成功挣脱美国潜艇的纠缠,向马尼拉方向逃窜。
黑暗当中,亨德森艇长继续搜索目标,并于3时20分发现了18300吨的“速吸”号供油舰。随后,“蓝鱼”立即向其发射了4条鱼雷,2雷命中。“速吸”号立即受创停车,但并未立即沉没。早上7时18分,已经结束猎杀的“蓝鱼”号突然发现“速吸”号仍然在海面上漂浮,于是又向其补射了3条鱼雷,鱼雷全部命中早已动弹不得的“速吸”号,顺利将其送下海底。在目标沉没之前,美国大兵为“速吸”号拍摄了一张照片,这是它唯一一张留存的照片,也是它的遗照。
这是蓝鱼号潜艇拍下的“速吸”号油船垂死挣扎的遗照
让我们继续回到吕宋海峡的修罗场,凌晨时分,美军安德伍德艇长指挥的“锹鱼”号潜艇发现在混乱中四处乱窜、脱离保护的9590吨的陆军特设登陆舰“玉津丸”号。在3000码距离,“锹鱼”号信心满满地打出一轮齐射,结果4枚鱼雷居然全部失的!“玉津丸”号的炮手乱成一团,纷纷开炮抵抗。安德伍德担心招致日军护航舰的攻击,下令下潜,在躲了一阵子发现没有危险后才命令重新上浮。
4时30分,安德伍德重新咬住了“玉津丸”号,这次他一口气发射了6枚鱼雷,其中2枚鱼雷击中了“玉津丸”号的右舷中部,舯部的锅炉舱被引爆,大量蒸汽喷出,同时船体大量进水。仅仅3分钟就已经倾斜达30度,4分钟后就在海面上消失了。按照日方《战时船舶史》的资料,搭乘“玉津丸”的第26师团部队4820人中有包括独立步兵13联队联队长安尾正纲大佐在内的4755人葬身鱼腹,另外随船还有135名船员死亡。由于船沉的太快,而且天气恶劣,救援不力等因素,全船的幸存者仅65人。
陆军特设登陆舰“玉津丸”号,带着近五千名日军官兵葬身鱼腹
天亮后,焦头烂额的护航队总指挥梶冈定道少将发出命令:所有残存的船只和护航舰在吕宋岛西面的林加延湾重新集结,到19日中午,他仅仅收容了5艘运输船和4艘护航舰。这支小小的护航队一路提心吊胆地沿着海岸线航向马尼拉湾,最终在21日抵达了目的地,其余掉队的船只则三三两两地陆续抵达。
恼羞成怒的梶冈少将实在咽不下这口气,在运输船抵达马尼拉后,他命令第3扫荡小队的3艘海防舰“佐渡”号,“松轮”号和“日振”号重返被美军潜艇伏击的海域,一心找回场子,报一箭之仇。然而,在没日没夜的折腾了一天一夜之后,疲惫不堪的3艘海防舰一无所获,且燃油和补给已经所剩无几,只得掉头返航。有道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日本水兵万万没有料到的是,他们苦苦搜寻的美军潜艇已经摸到了家门口,在马尼拉湾入口处布下了伏兵!
SS255“座头鲸”(上)和SS257“硬头鲻”(下)号潜艇,摸到日军家门口布下伏兵
8月22日凌晨,马尼拉湾水域,美国潜艇SS255“座头鲸”号和SS257“硬头鲻”的雷达发现了这3艘倒霉的日本海防舰。只见日舰以“松轮”号和“日振”号在前开路、“佐渡”号压阵的三角队形向马尼拉湾返航。2艘美军潜艇立即计算出对方的航线,准备进行拦截。“座头鲸”号潜艇之上,艇长切斯特·尼米兹发现目标是3艘海防舰后,稍微犹豫了一下,他唯恐一旦攻击这些吃水较浅的海防舰无法得手、反而会遭到日舰的反扑。但是,“硬头鲻”号的艇长塞缪尔·迪利是个血气方刚的硬汉,他认为攻击肯定没问题,因为目标不算太小。在他的坚持下,尼米兹同意一同投入攻击。
“佐渡”号海防舰,吃了一发鱼雷就开始原地转圈
2艘美军潜艇几乎同时发起攻击。“硬头鲻”号向打头的“日振”和“松轮”分别使用2条鱼雷实施扇面齐射,“座头鲸”号则向“佐渡”齐射3条鱼雷。转眼之间,三艘军舰齐齐中雷,轰鸣声不绝于耳,浓烟和大火从舰体直升空中。“佐渡”号舯部中雷,当即就无法操纵,在海面上绕圈。“松轮”号也是舯部中雷,但是舰体断裂,前半段很快没入海中,只剩下后半段还漂在海面。“日振”号则是半截沉在海里,半截露在海面。可笑的是,虽然3艘日舰都受了伤,可是由于前几天的护航和搜索消耗了大量燃料和补给,许多舱室都空空如也,储备浮力变大,居然没有1艘立即沉没!
美军潜艇没有浪费时间,马上展开第二轮攻击,在晨曦的第一抹阳光中,尼米兹向“佐渡”号发射了3条鱼雷,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打着圈的“佐渡”号居然鬼使神差般地绕开了全部鱼雷,尼米兹无奈之下命令发起第三轮攻击,他瞄准了“佐渡”号和“日振”号,又是3雷齐射,这次“佐渡”号终于没能挺过去,包括舰长谷口信义中佐在内的73名官兵阵亡。但是,“座头鲸”号还是没能命中“日振”号。最终这残局还是由迪利的“硬头鲻”号来收拾,8时30分迪利向尚在垂死挣扎的“日振”和“松轮”发射了鱼雷,“日振”号和“松轮”号被击沉。其中“日振”号舰长石川浩大尉以下134人阵亡,“松轮”号舰长土曲英少佐以下134人阵亡,12人受伤。
“松轮”号海防舰是美军战绩榜上最后的几个名字之一
战火平息后,马尼拉湾之内的第3扫讨小队就只剩下1艘海防舰,日军被迫将第3扫讨小队的编制于8月24日撤销。ヒ71船团的残余船只在马尼拉进行了休整和修理后,再次进行了重组,部分船只在9月1日抵达此次航程的终点新加坡,一路上没有再遇到盟军的战机和潜艇。一场漫长而又纠结的悲剧终于落幕了。
这次惨重的损失对日本来说仅仅只是一个开端,随着美军潜艇的日益活跃,日本的军舰、船只在未来将遭到越来越大的损失,直到日本最终投降。
如果穿越回1937年,小人物的你该如何安排人生?
我们假设你今晚昏昏睡去,第二天一早突然发现自己穿越到了80年前的1937年。你具有这80年来的所有信息和见识,你的人生路会变怎样呢?
△点击图片进入文章
如果岳飞不管12道金牌,决意收复汴京,历史会是什么样的结局?
1140年的7月,军帐之中的岳飞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不久之前,岳家军再次击败宗弼,汴京近在咫尺,唾手可得。就在此时,朝廷连发12道金牌,强令岳飞退兵。
△点击图片进入文章
Q&A | 为什么青岛啤酒那么有名?
香港财政司司长梁锦松在一次省港两地交流会上说了一句话“外国人认识中国通常有两种途径,一个是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另一个途径就是通过青岛啤酒。”
△点击图片进入文章
△点击图片,查看所有往期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