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文化有腔调
文化高地,文艺之美。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为你读诗  ·  沉浸式冥想一小时,度过六十分钟的平静 ·  2 天前  
为你读诗  ·  一色胜万彩,恬静娇美,雍正也爱它 ·  3 天前  
为你读诗  ·  2025年喜迎福气,诗词贺新年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文化有腔调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丨读诗

文化有腔调  · 公众号  · 文学  · 2017-03-13 18:18

正文

朗读:阿biu

背景音乐:Spring Romance


 如果有来生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

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

一半在尘土里安详,

一半在风里飞扬;

一半洒落荫凉,

一半沐浴阳光。

非常沉默、非常骄傲。

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如果有来生,要化成一阵风,

一瞬间也能成为永恒。

没有 善感的情怀,没有多情的眼睛。

一半在雨里洒脱,

一半在 春光里旅行;

寂寞了,孤自去远行,

把淡淡的思念统带走,

从不思念、从不爱恋;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只鸟,

飞越永恒,没有迷途的苦恼。

东方有火红的希望,

南方有温暖的巢床,

向西逐退残阳,向北唤醒芬芳。

如果有来生,

希望每次相遇,

都能化为永恒。



 

关于这首诗的作者,有说是海子,有说是姜岩,还有人说出自网络小说,但绝大多数都认为这是三毛的作品。后来有人专门去求证,发现这是一首凝结着集体智慧的产物,作者已不可考。但在网络上,这首诗常常和三毛的名字并列出现。由此可见,这首诗所传达出的情感与人们印象中的三毛是十分贴合的。


如果有来生,你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这首诗说,要做树,要风,要做鸟。它们看似不同,却又十分相同:独立而坚定,自由且洒脱。树是沉默而骄傲的树,从不依靠,从不寻找;风是潇洒而薄情的风,从不思念,从不爱恋;鸟是没有方向的鸟,东南西北都是兴奋的旅途。它们不追逐永恒,却成为永恒。


这样的选择是不是很三毛?很像那个把“万水千山走遍”,讲着“撒哈拉的故事”的女孩所做之事?在三毛过世后,她的父亲如是说:“我女儿常说,生命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是否痛快的活过。我想这个说法也就是:确实掌握住人生的意义而生活。在这一点上,我虽然心痛她的燃烧,可是同意。”这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三毛的生活态度。


三毛应该算得上是一个奇女子。她原名陈懋平(mào),因无论如何也学不会写“懋”,就自己改名为陈平。不但如此,还把“陈”的左耳搬到隔壁去成为右耳,这么弄下来,父亲只好投降,她给自己取了名字,当时才三岁。而三毛这个笔名,只因她喜欢张乐平的《三毛流浪记》。后来她干脆认张乐平为父。长大后,她四处游历,踏遍万水千山。这些经历成为她笔下的作品,三毛从来不刻意追求某一种技巧和风格,一切都显得平实与自然。然而在她信笔挥洒之中,却又妙趣横生、意蕴悠长。有读者认为“流浪”才是她的真正的名字,无论是她的经历还是文字,都充满着一些浪迹天涯的意味。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