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接手了一个新项目,不得不说非常和我心意,写代码时超有动力、屁股几乎挪不动地方。下班时间常常自然而然的就错过了,进入了惯常加班的状态。开始的时候还觉得很爽,毕竟做的是自己很喜欢的东西,但是很快就发现了不太对劲的地方——除工作以外的全部都开始越来越糟。
不疲劳和不觉得疲劳是两回事
开始加班的前段时间我是非常开心的,当时还在朋友圈里面得瑟,上班上出快感了,总想在办公室多待一会。
在大部分人看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是不容易感觉到疲劳的。也确实是这样,我基本上能够全天保持专注,包括加班的时间,也基本上不会感觉到什么疲劳。
但是事实上,不容易
感觉到
疲劳 ≠ 不容易疲劳,疲劳一直都在持续积累,能不能感觉到只是早晚的事。不容易觉得疲劳,就会自然而然的加班加点的工作,最终就直接导致了后面的精力透支。
实际上,我在过去的两个星期中并没有直接感觉到疲劳,基本没有特别累、不想动的状态。而最明显的感觉则是
对工作之外的东西开始提不起兴趣
。
最明显的就是早上起床后的这段时间效率大幅度下滑。往常我早上起来坐在电脑前,就会自然而然进入码字状态,写上两个小时,然后吃早饭去上班。可是加班的这段时间,坐在电脑前几分钟就开始难以集中注意力,有的时候干脆不想开始,总想着玩点啥。
按理说,经过一晚上的休息,第二天早上应该是一个很完美的状态。但是很可惜并没有,这说明在精力在过度消耗后,一晚上的睡眠是不足以恢复状态的。
除此以外,还有相当多的问题,比如,回到家中,脑子依然会疯狂运转工作上的事情,迟迟做不到清空思维,滔滔不绝的讲着工作上的事情和发现。最后日常生活、思考和写作都受到了不小的影响。如果这个状态持续积累,不论是对于生活还是个人的健康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果断放弃加班
总而言之,过去的这两个星期就是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中度过的,我决定果断放弃加班,强迫自己到点按时下班。
改回正常工作节奏的那天晚上,我自己本人其实并没有感觉到明显的改善,但是也太的一句话提醒了我,「你可算变回正常人了,感觉你前段时间人都不正常了,暴躁了许多」。看来精力过度透支所影响的远远不止工作效率这么一点。
提起精力过度消耗,大家普遍认为,人会先感觉到累。但是我发现其实并不是,在真正赶紧到累的时候,可能说明精力透支已经持续已久了。从我的经验来说,最先出现的问题是,对身边的事物失去了好奇心和兴趣,除了工作以外的事情,什么都不想做。而且很多问题都不是直接感觉出来的,而是潜移默化的结果。
重视休息的意义
以前当朋友问我应该怎样提高效率,我常常建议先养成自己的节律,到了固定的时间就会自然而然的进入状态。但是这次经历告诉我,
比节律更加重要的是学会休息
,如果精力透支,节律也是不管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