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理财,财不理你”这是前几年比较深入人心的一句广告词,但是如今的情况是:
“你若理财,处处陷阱,可能生不如死。
”
前几年大家理财意识比较强的时候催生了一大批理财公司,其中
P2P网贷发展最为迅速。
但是在去年,
整个2018年,P2P平台不是爆雷,就是跑路,
导致大家一听到理财就提心吊胆。
尽管P2P平台不具备金融系统重要性,但是从过去所显现的金融乱象来看,单个事件涉及的资金往往以百亿计,涉及到投资者的资金也多达几十万元之多,对社会造成了及其恶劣的影响,蒸发了巨额社会财富。
所以去年银保监会等部门就开始系统性地对P2P网贷机构进行出清,
一方面引导各平台良性退出;
另一方面对平台提出“三降”的要求:降余额、降人数和降店面。
今年相关制度逐步完善,各地方就开始执行,陆续清退P2P网贷。
比如6月14日,
上海金融监管局
就发布公告,披露了上海市第一批失联类P2P网贷机构共计99家;7月22日,
云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发布第四批清退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涉及7家P2P平台,截至今年8月初,云南已有67家P2P平台退出了网贷行业;
济南、四川、宁夏、青岛、天津等
地也陆续发文清退、取缔辖区内不合规的P2P平台。
截至7月末,全国实际运营网贷机构只剩462家,相比顶峰时期的5000家机构数量,减少了90%-95%,
P2P网贷行业正常运营的平台贷款余额现在还有6099.48亿元,环比下降5.12%。
今年10月份,各地更是快马加鞭,提速了清退P2P网贷的节奏,P2P清退名单不断刷新。
10月16日,湖南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宣布取缔辖内网贷机构P2P业务。继湖南宣布政策之后,山东省也发公告,
至今为止没有一家P2P平台完全合规通过验收,
未来山东金融局将对全省范围内未通过验收的P2P网贷业务全部予以取缔。
10月25日,湖北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段银弟也表示,湖北省第一批清退的53家机构也已被移交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注销、吊销营业执照。
10月28日,深圳市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告显示,深圳市第四批12家自愿退出且声明网贷业务已结清的P2P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的名单。
截至目前,今年以来,深圳已有139家P2P网络借贷公司自愿退出且声明网贷业务已结清。
这一轮大清退,换来的将是一个良好的大环境,我想对于互联网金融来讲,这不是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
获取更多股市信息,请长按文章下方二维码,加入水源地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