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体外诊断网
体外诊断网是检验医学和体外诊断行业专业媒体平台、分享学习平台,在这里可以:1、了解IVD行业即时资讯、知识、产品;2、认识众多中国检验医学行业;3、认识超过10万IVD行业成功人士;4、扩大企业影响力,提升企业知名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体外诊断网

IVD黑马上报纸了

体外诊断网  · 公众号  ·  · 2024-12-04 12:11

正文

来源 :看余杭、 杰毅生物



鹦鹉热,一种曾经被定义为罕见病的感染性疾病,这两年逐渐被大众熟知,并被广泛科普。记者来到位于良渚生命科技小镇的杭州杰毅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杰毅生物”)时,检测人员正在对刚从医院取回来的标本进行检测。


“杰毅生物”针对鹦鹉热全新研发出来的一款靶向检测试剂盒,即将在今年年底拿到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对于疑似社区获得性肺炎且有禽类接触史的不明原因发热患者来说,用鹦鹉热试剂盒做一个简单的检测,就能够在2小时内轻松排查是否存在鹦鹉热隐患。这一曾经在临床上极难被判断的感染性疾病,就这样轻松找到了解决方式。


说它难判断,原因有二。客观上来说,鹦鹉热的病原体难以在体外成功培养,对于临床医生而言,很难借助培养实验判断患者是否感染的是鹦鹉热;主观上来说,不少患者很难判断自己是否有禽类接触史,鹦鹉热衣原体可通过空气或气溶胶传播,从实际病例来看,即便只是与鸽子粪共处一室,都有感染风险。



研发强针对性的靶向检测试剂盒,杰毅生物用到的是荧光定量PCR这一核酸检测金标准技术。但选取哪些病原体作为检测靶标,可不是拍拍脑袋就做决定,而是基于“杰毅生物”过去几年积累的庞大的病原体基因检测大数据。


作为国内最早一批接触高通量测序(NGS)的研究人员,“杰毅生物”创始人王珺在2019年成立企业时,就将“让每位感染患者第一时间得到精准诊疗”作为企业愿景。“感染性疾病是一类非常常见但死亡率居高不下的疾病,有时从感染到死亡仅仅几天甚至几个小时。以往我们的治疗非常依赖医生的经验,但在面对一些无法进行体外培养或培养时间很长、培养成功率很低的病原体时,无论是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培养还是凭经验使用抗生素,本质上都是在拼概率。一般培养病原体需要3-4天,医生尝试各种抗生素也需要一定周期来看效果,往往病原体还没培养出来或是还没找到合适的抗生素,患者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说起曾经在临床见到的一个个鲜活案例,王珺的语气中充满了叹息。



在王珺看来,治疗感染性疾病是在与死神抢时间,不能靠猜,更不能等,唯一的解法是,精准、快速地找到病原体!于是,一套针对病原体高通量测序的NGS流水线式自动化全流程解决方案应运而生。


“通过这套设备,从标本到报告,仅需13个小时就能得出所有核酸结果,且检出阳性率达到90%以上。‘杰毅’的病原NGS检测在过去几年已经累计做了40万人份,医生拿到报告知道患者的感染源是什么,就能立马切换治疗方案,进行精准治疗。”王珺说。


目前,“杰毅生物”通过自动化、人工智能等技术极大提高了病原NGS检测时效性,13小时的速度也已经领跑行业。但在王珺看来,这个速度还不够快。“ICU中有一种脓毒性休克,抢救时效仅有黄金6小时。超过6小时后,每晚一个小时,死亡率上升6.6%。”王珺说,“面对争分夺秒的感染性疾病,公司成立之初就在不断精进自动化技术水平,招聘的第一个员工就是做自动化的。经过自研技术的不断升级和打磨,相信不久的将来,病原NGS检测时间有望实现从13小时到6-7小时的飞跃。”



当然,要实现病原体的快速鉴定,检测实验是一部分,精准识别病原体是另一部分。“杰毅生物”拥有包含35000余种病原体的庞大数据库,几乎覆盖人类目前已知的所有致病的病原体的基因组序列;同时,早在2019年企业就与阿里达摩院展开合作,用人工智能进行快速计算,可以做到几十G的数据在测序结束十分钟内全部完成分析。基于此,检测完成后生成的测序数据才能在极短时间内生成病原体检测报告。


公司多年来持续投入升级病原NGS检测解决方案,除了帮助感染患者之余,王珺还有更深层的考量:“每一次检测都会累计一次数据,通过一次次分子检测,病原谱将越来越庞大且精准。一来,正如我们发现鹦鹉热近年来越来越高发,并非罕见病,基于病原谱,我们可以研发各种靶向试剂盒;二来,随着检测的常态化,通过数据走势更能预判流行病可能在什么时候发生;此外,测序可以精准了解每一个病原体的基因组序列,以此为基础可以知道病原体的来源及耐药信息。我相信这几点在未来都将对医学发展带来很大的帮助。”

为了方便体外诊断网的读者粉丝朋友们沟通交流,我们特成立体外诊断网全国第169群!欢迎大家扫描下方二维码,入群踊跃发言!

声明:本文仅用于分享,不代表平台立场,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尽快联系我们,我们第一时间更正,谢谢!

预约直播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