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集音乐播放列表:http://music.163.com/#/playlist?id=824233816
欢迎点击下方“原文链接”移步关注我的公众号及云音乐账户“Bebop号上的冰箱”
“你我流着相同的血,为了追寻其他的血,那些迷失的怪物的血”
——威夏斯“Ballad of Fallen Angels”
故事演到第五集,终于到了些许推进主线故事的时候了。随着斯派克的恩师不(mao)可(en)说(lai),被无情屠戮,斯派克一直隐藏在阴影中的宿命对手威夏斯终于现出身影,此时恰好停留在火星的主角们也自然而然地被卷入了这场血雨腥风。
再次来到以香港为原型的火星,这次的故事并没有花太多的笔墨渲染市镇风情,而是大量地致敬了经典的黑帮枪战片。正如黑帮片常常使用宗教音乐元素烘托气氛以及角色形象,这一集的配乐中大量包含了美声颂歌、合唱、管风琴此类常与宗教联系起来的元素,也使得本话成为了系列剧中配乐质量质量最高的几话之一。
本话的标题“堕天使的歌谣(Ballad of Fallen Angels)”致敬了著名摇滚乐队史密斯飞船(Aerosmith)的著名歌曲《堕天使(Fallen Angels)》
Slipper Sleaze
作曲:菅野洋子
钢琴:乔治·科利根(George Colligan)
电吉他:彼得·伯恩斯坦(Peter Bernstein)
电贝斯:斯坦利·克拉克(Stanley Clarke)
其他配器:安全带乐队纽约部
这首放客爵士风的曲子总让我联想到热线电话等候客服接线时所播放的配乐(我是有多喜欢打客服电话投诉啊,笑)。
随着架子鼓锤轻点节奏,摇摆的钢琴与电吉他奏出挑逗而肆意的旋律,如同傍晚微黯的天空下,一片灯红酒绿的火星繁华街区的景象。歌剧院中的上流人士没有为生计奔波之扰,正在享受着他们觥筹交错的惬意时光,却不知这座剧院的某一个贵宾包厢内正暗流涌动,酝酿着一场大阴谋。
菲驾驶着“红尾天使”突然降落在剧院门口,引起了入场人群的一番骚乱,她肆无忌惮的粗暴行径与穿着低胸晚礼服玲珑曲致的曼妙身姿,与此时背景中张扬而性感的乐句相得益彰;而她对觉得两千八百万乌隆赏金唾手可得的得意心境,也可以从这欢快的旋律中一览无遗。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假如仔细留意第三话时赌场外放的环境音乐,你也可以隐约听到一小段本曲。而当时的菲,也是做着无债一身轻的美梦,所谓“历史总是相似的”,她的美好幻想这一次很快又将化为乌有。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zBJlu0eia685Q2euJ91bLXLDvzr02RHP5B5h84ibPW8fp7Kv1C0EH1wboicx0s2U9nIahsIdLDRGBKSuXTria9yaMA/0?wx_fmt=jpeg)
左上图:菲粗暴的降落;右上及下图:性感魅惑的菲
Ave Maria
作曲:菅野洋子
演唱:耶基·恩蒂格(Jerzy Knetig)
配乐:华沙爱乐乐团(Warsaw Philharmonic Orchestra)
说实话,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以为这首曲子是某部歌剧里选段的改编。不过事实证明我被菅野洋子成功地骗住了,甚至这首曲子的歌词都有可能又是如她一贯风格生造的(歌词与通常的拉丁语版本不同,如果有哪位读者熟悉拉丁语系或是波兰语望告知)。“圣母颂”这个题材在在古典音乐作品中有着非常高的出镜率,而菅野洋子的在编曲与配器上也是可圈可点。同时,他们还请到了华沙爱乐乐团以及波兰男高音歌唱家耶基·恩蒂格为这首曲子演奏及献唱。
作为对希区柯克《擒凶记(The Man Who Knew Too Much》经典段落的致敬,菲与威夏斯的初次会面发生在歌剧院中(电影中为伦敦阿尔伯特音乐厅)。在庄严的歌声中,所有观众的注意力都凝聚在舞台上。没有人注意到,在昏暗的舞台灯光所投下的阴影中,威夏斯一如电影中的刺客,匿身于贵宾包厢,正缓缓伸展开他罪恶的魔爪。
与观众席上不断酝酿的邪恶相对的,是舞台上无比圣洁美好的咏叹调。耶基用他浑厚而具有穿透力的声音,在如泣如诉的弦乐伴奏中,赞颂着圣母玛利亚的圣洁美好并祈求着她的包容与庇佑。在主歌的第二次重复段中,菅野洋子更是用配乐中单簧管部回旋的分解和弦致敬了经典的舒伯特版的《圣母颂》。当歌曲过半,随着第二次重复的结束,旋律突然曲风一转,从阳光光明的大调滑落到了相平行的关系小调(Relative Minor),霎时间天空中乌云笼罩,压抑与紧张如影随形。在弦乐部充满张力的齐奏声中,人声充满痛苦与挣扎,渴求着拯救与宽恕,而此时的菲终于也发现自己身陷囹圄无法脱身。终于,长久的祈祷得到了回应,随着弦乐再次齐奏出大调的主旋律,阳光也射穿厚厚的云层,重新降下耀目的道道光芒;邪不压正,终有一日,红龙与威夏斯加注世间的罪恶枷锁也将被心怀道义的人们打破。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zBJlu0eia685Q2euJ91bLXLDvzr02RHP5JG8z2hhgiayfdgXNGQuNlJGaDkjAVk6ClM80vyIRelS9d9v5n6lGTHA/0?wx_fmt=jpeg)
左上图:羊入虎口;右上图:圣光照耀;下图:威夏斯现身
Waltz for Zizi
作曲:菅野洋子
配器:安全带乐队
慵懒的吉他拨弦在鼓刷与鼓面轻柔摩擦的节奏中响起,旋律让人想起《圣诞夜歌(It Came upon A Midnight Clear)》。三拍子的圆舞曲节奏温柔缱绻,营造出强烈的怀旧气息,似是一个老人坐在夜晚寂静的火炉旁的沙发上,在半梦半醒间任由自己的回忆如走马灯般一幕幕上演。随着曼陀铃的切入,曲子到达了一段热烈的高潮,他似乎想起了自己的光辉岁月,事业成功、家庭圆满,一股热流突然奔涌在胸膛之中。然而,当心情激动的他睁开双眼,眼前还是寂静和空旷的大屋,只有摇曳火光为伴,旋律也回到最初孤单与凄凉。好在这种空寂的感受没有持续太久,悄悄滑入的班多钮手风琴(Bandoneon)和声为曲子增添了一丝暖意,毕竟,就算旧日繁华不再,除了感叹时光无情,还可以品味它们所曾带来过的美好不是吗?
Rain
作曲:菅野洋子
作词:蒂姆·简森
演唱:山根麻以
配器:安全带乐队
现在,终于轮到本集人气最旺的两首曲目之一了。《Rain》这首曲子一共有两个版本,一是由史蒂夫·康特(Steve Conte)演唱的男声版,另一是山根麻以演唱的女声版,前者收录在最早出版的原声带1中,而后者则用在了剧中以及作为附加音轨收录在了5CD的原声套装中。两个版本的演绎在配器和时长上都完全相同,但是在歌手的演绎上却大不相同。康特的声线偏流行摇滚,嘶哑而狰狞,充满了挣扎的痛苦;麻以的声线在她一贯的沙哑磁性之外增加了对胸腔共鸣的运用,更具有厚度与穿透力,配合着歌词给人一种无可奈何的命运感。据说菅野洋子最初打算在剧中使用康特的版本(也因此将这一版本选入了一开始的原声碟中),但是最后改用了原本只是试录的山根麻以版。
这首曲子中大量应用了管风琴这一常见于天主教堂中的乐曲,与本话最后的教堂大战相得益彰。管风琴浑厚的音色非常好地营造出磅礴的气势,尤其是在主歌部分时配合着空灵人声的柱状和弦断奏,将重兵埋伏的教堂中肃杀的气氛直呈眼前。当歌曲进入副歌部分,随着歌手唱出“Walk in the rain”,配乐陡然奔涌而出,管风琴以其丰富的音色,模拟了数十人乐队管弦齐鸣的效果,音符就如倾泻的弹雨一般扑面而来,让人置身于命运的狂潮之中无处遁身无处躲藏,更是让这场宿命之战显得惨烈无比、仪式感十足。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zBJlu0eia685Q2euJ91bLXLDvzr02RHP5ovyW0vfbLWJ7379PXrjpVlGA8cg43RKS2VYH4xEclwhoDd1sdB5Kgw/0?wx_fmt=jpeg)
左上图:巴黎圣母院式样的大教堂;右上图:哥特式的教堂内景;右中图:等待着斯派克的威夏斯;下左图:斯派克以身犯险;右下图:花窗玻璃下的对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