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点击
【药用植物研究前沿】
↑关注我们!
来源:
中国天然药物杂志
近期,浙江中医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窦晓兵教授团队在Frontiersin Pharmacology(中科院医学2区 IF=4.225)上发表了题为“Activation of the AMPK-SIRT1 pathway contributes to protective effects of Salvianolic acid A against lipotoxicity in hepatocytes and NAFLD in mice”的研究论文,该文以传统中药丹参的主要活性成分丹酚酸A(Salvianolic Acid A, Sal A)为研究对象,
首次揭示了Sal A激活AMPK-SIRT1信号通路减轻肝细胞脂毒性,从而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小鼠肝脏脂肪蓄积和肝细胞损伤的分子机制。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作为一种全球性慢性肝脏疾病,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然而目前临床上用于NAFLD的治疗方式和药物选择有限,尚未建立最佳的临床用药方法,因此如何有效防治NAFLD成为临床医学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近年来,根据NAFLD发病机制中的关键蛋白靶点来筛选安全、高效、低毒的小分子药物已经成为当今防治脂肪肝药物研发的重要方向。窦晓兵教授团队之前报道过中药丹参提取物具有明确的保肝作用,而Sal A是一种从丹参中分离出来的活性成分,有研究表明其可以通过改善肝脏炎症和脂质蓄积减轻高脂高糖饮食(HFCD)诱导的NAFLD症状。但其确切分子机制和靶点尚未阐明。
窦晓兵教授团队通过本项目研究发现:在体内小鼠实验中,Sal A可以显著降低NAFLD模型小鼠体重及脂肪含量,通过进一步检测发现Sal A可以降低NAFLD小鼠血浆中甘油三酯、胆固醇等血脂含量和谷丙转氨酶水平;进一步体外细胞实验研究表明Sal A预处理能够显著改善棕榈酸诱导的肝细胞死亡。接下来从体内外两方面对Sal A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发现Sal A以剂量依赖性的方式激活AMPK磷酸化,并利用基因沉默技术证实Sal A通过AMPK-SIRT1信号通路减轻肝脏脂毒性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本研究针对Sal A对肝细胞的保护作用提出了一种新的机制,有助于完善中药丹参及其有效成分Sal A的药效作用机制,并为临床上治疗NAFLD和其他代谢性疾病提供新的思路。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3389/fphar.2020.560905
转载自
中国天然药物杂志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请尊重他人的劳动果实,公众号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及微信号。
免责声明:药用植物研究前沿尊重并倡导保护知识产权,本文所引述机构或个人的观点、言论、数据及其他信息仅作参考和资讯传播之目的,不代表药用植物研究前沿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发现违法或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email protected],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