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部分人开机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应用市场,搜索和下载各式各样的App了。
据环球网报道,截止今年3月份,我国手机App总量已经达到了210多万个,仅仅3月份新上架的App就有两万六千多个,人均下载的App数量也上升到了70个。
从这茫茫多的应用中淘出适合自己,且安全优秀的App,真是一门技术活儿。有些人靠软件测评类up主推荐,有些人则是靠朋友安利,其实还有一个重要渠道——平台推荐。
应用商店本身也有App分类、精选和推荐的功能。可是在大部分应用商店中,平台推荐的主要形式几乎很难摆脱图标堆砌。这些眼花缭乱的图标虽然丰富,但也会让我们感到难以聚焦,让应用商店变得有些不太好逛。
更有甚者,用户的隐私安全也被埋了“雷”。如果一些违规违法收集用户隐私数据的App上架应用商店,让一些甄别能力不强、隐私保护不敏感的用户下载到,轻则隐私数据泄漏,重则遭遇电信诈骗。
所以说,应用商店不仅仅是用户下载App的工具,更是树立品牌形象、传递品牌价值、守护用户隐私的重要阵地。
如何将“应用货架”打造成“精品廊”,就成了手机厂商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
在10月22日举行的华为原生鸿蒙之夜暨华为全场景新品发布会上,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宣布,目前,已经有超过15000个鸿蒙原生应用和元服务上架鸿蒙系统。作为将这些原生应用呈现给用户的第一站,原生鸿蒙应用市场(AppGallery)也迎来了一次改头换面的焕新升级。
在视觉上,原生鸿蒙应用市场一改往日图标展示的页面,改用精心设计的杂志化布局,减少了交错标签,用大卡推荐的方式介绍App,让用户的视觉焦点聚焦于应用本身。其中,首页新增的“主打推荐”栏目是一个亮点。这些每天焕新的专题推荐都来自于专业编辑团队的用心策划和亲身测评,他们精心挑选优质应用,经过反复打磨和验证,再结合故事化的介绍和充满艺术感的陈列,为用户呈现他们感兴趣和需要的内容。这不仅是一个“应用的商场”,更是构建了一个能够连接并理解用户、提供应用探索乐趣的乐园。用户每一次打开应用市场,都能发现新的主题、新的世界。
在保护隐私方面,原生鸿蒙应用市场也进行了大量更新。安全审核更加严格,不满足安全要求的应用无法上架,这从源头上就降低了隐私泄漏的风险。
在应用的下载页面中,还完整标出了该App需要收集的信息和目的,并标注哪些信息经过了安全访问机制收集,让用户能够清楚地看到隐私信息的动向。此外,原生鸿蒙应用市场还会在应用首次启动时提供“标准化的隐私协议及弹窗”,用户再也不用阅读各种繁杂的隐私条款和声明,让隐私保护不再是一句空谈。
从开发者的角度看,原生鸿蒙应用市场的改变也带来了诸多便利。在隐私方面,原生鸿蒙应用市场提供了“隐私政策托管服务”的标准化模版,大大简化了隐私政策的撰写过程。通过隐私政策托管,开发者还能更快完成隐私政策的准备和审核,从而加速应用上架,整体的发布效率也提升了不少。
除此之外,原生鸿蒙应用市场还将推出众多对用户、对开发者都有利的新功能。例如一次下载,多端无感安装功能,让用户可以在多台鸿蒙设备上同步安装新App,省去了繁琐的下载过程,实现多设备无感同步。
对开发者来说,这些新功能最终指向的都是降低下载门槛,增加用户留存。
这也正是鸿蒙生态的理念,时刻以用户体验为核心,运用精美的设计、强大的能力,吸引越来越多的开发者和用户参与到生态共建中,以原生鸿蒙应用市场作为沟通桥梁,共同将鸿蒙生态打造成一个开发大拿云集、用户安全畅享的美好、健康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