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主要讨论了医院和医生与大众之间的隔阂,以及某些私立医院的盈利口号和行为引发的公众不适和争议。文章提出了医疗行业应重视社会效益,而非首要目标赚钱的观点,并呼吁医护人员牢记救死扶伤的誓言,严格监管暴利行业。
文章提及某些私立医院的口号和行为,如开业时喊出的盈利目标,引发公众不适和愤怒。这些行为损害了医者形象,让人对医院的盈利目的产生质疑。
文章强调医疗行业带有天然的公益性质,无论是公立医院还是民营医院,都应该将社会效益放在经济效益前面,而不是首要目标赚钱。
文章提到医护人员宣誓的誓言,并呼吁医护人员牢记救死扶伤的初心,对得起自己的誓言,关注那些真正需要救助的患者。
文章认为暴利行业应该受到法律更加严格的监管,包括医院在内的野心勃勃的机构,其暴利行为可能带来不良后果和对社会的负面影响。
各位,我是太守。
真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救死扶伤的医院和医生,与大众之间已经有了如此之深的隔阂。
曾几何时,中国传统文化中“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的说法消失不见了,那种“宁可架上药生尘,但愿人间无疾苦”的中医精神也再难见踪迹。
这中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导致出现了现在的结果?
9月27日,有一个私营医院开业了。他们的一群员工举着横幅,喊着口号:
“空降全国各地,打压你的当地,贵阳医院已落地,目标先赚一个亿!”
这条视频让很多人感到不适,甚至有一些愤怒。
救死扶伤的医院,赤裸裸树立目标是捞钱,确实有损医者形象,让人愤慨。
9月28日,相关医院的老板还发了个视频,解释说:
自己是医美的医院,不是救人的医院。
这番解释的话,听起来也怪怪的,医美不是医院,又一个白马非马论?
总之,听完这家医院的Slogan,只能暗自感叹,他们是先赚一个亿的小目标,背后会有多少人家破人亡?
医院和盈利挂钩,这感觉就像是火葬场庆祝自己生意兴隆一样,让人心里极度反感。
6月12日那天,南通一家医院新建了一个血液内科。
一群医生护士手舞足蹈,热热闹闹庆祝新科室开张。
医务人员轮番说出“血液内科开业大吉”“血液内科平平安安”“血液内科药到病除”“血液内科百事可乐”等祝福用语,氛围颇为喜庆。
血液科开业大吉?
这样的表述很快也引发了公众心理不适,相关医院道歉了事。
其实,他们恭贺医院科室“开业大吉”还算是常规操作,还有很多更生猛的话让人惊愕。
犹记得2022年的时候,深圳一家医院开年终大会。在他们会场的上方赫然挂着一个大红的横幅:
虎虎生威迎新年,手术室里全是钱。
这件事情让我印象深刻,时隔近两年想起来还感觉心有寒意。
手术室里,躺着的是鲜血淋淋被开肠破肚的病人,但在医生眼里却是哗啦啦的钱?
这个说法,让普通大众都感觉到被冒犯,难道自己这么努力地活着,在有些医护人员眼中只是一个躺着的提款机?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这感觉,令人愤怒。
不要玩文字游戏,说“私立医院不是公立医院”,他们都是医院,同属医疗行业。而医疗行业又不同于其他商业领域,它带有天然的公益性质,无论是公立医院还是民营医院,都应将社会效益放在经济效益前面,而不是首要目标赚钱。
发财,从来不应该是医院的首要目的。
2018年8月19日,是首个“中国医师节”!在这届全国医师大会上,医护人员一起宣誓:
志愿献身人类的健康事业;自觉维护医学的尊严和神圣;敬佑生命,救死扶伤,平等仁爱,尊师重道;诚实守信,恪守医德,精益求精,慎思笃行……
每年都有医护人员宣誓,但有些医护人员,敢不敢摸着良心问问自己:
到底对不对得起这些言犹在耳的誓言?
一家名不见经传,小小的医美医院,都敢喊出来一年先赚一个亿的“小目标”,不得不说,这家医院是有野心的。
野心代表着暴力,而任何一个暴利行业都应该受到法律更加严格的监管。因为对于这些目标就是赚钱的人来说,只要给他们300%的利润,他们就敢践踏这人世间一切法律。
如果没有300%的利润,他们也会想尽办法把利润扩大到不敢扩的位置位置。
看着这些颇具野心的医院,让我想起来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