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医疗械企出海已经成为势不可挡的时代风潮。
当前,集采导致市场利润受到严重挤压,造成了国内细分市场的“内卷”。相较之下,发达国家追求高性价比产品,以优化公共医疗费用支出;而发展中国家在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和支付能力的背景下,呈现出对医疗产品需求不断增长的趋势。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出海成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
2023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为1029.53亿美元,其中出口额535.50亿美元,与2019年相 比增长39%,年复合增速8.6%,
实现了良好的增长。
那么在这1030亿美元中,哪些国产企业提供了令人瞩目的贡献呢?
器械之家盘点了十家在海外市场表现突出的中国医疗器械企业,探讨它们的海外营收情况以及成功经验。
迈瑞医疗
2023年迈瑞医疗实现营收349.3亿元,境外收入135.49亿,占营收比重38.79%,同比增长15.83%。
自2018年登陆国内资本市场以来,迈瑞医疗聚焦主业,围绕生命信息与支持、体外诊断、医学影像三大业务领域深耕,通过三十余年发展、二十余年海外布局,目前已拥有同行业最全的产品线,产品销往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北美、欧洲、亚洲、非洲、拉美等地区的约40个国家设有62家境外子公司;在国内设有26家子公司、30余家分支机构。
报告期内,迈瑞医疗通过并购和自建的方式加快了对海外体外诊断市场生产制造、物流配送、临床支持、IT服务等本地平台化能力的建设进度,海外中大样本量客户的渗透速度仍在持续加快,全年成功突破了超过100家海外第三方连锁实验室,并且通过血球业务线已经建立起来的技术创新和临床价值等各方面的优势,公司仍在不断加深和海外第三方实验室的合作关系。其中,
迈瑞已经成为拉美第一大实验室DASA的独家血球供应商,并将借此机会横向拓展更多业务。
此外,公司加大了海外高端市场的覆盖投入力度,推动海外超声高端型号增长超过了25%,加速了高端客户突破的进程,并助力超声业务首次实现了全球第三的行业地位。
威高股份
2023年威高股份实现营收132.2亿元,海外收入33.97亿元,占总营收比重的26%,同比增长7.3%。其境外销售地区主要集中在亚洲和美国。
2023年内,威高集团滚动制定了发展战略和中长期发展规划。结合行业政策和竞争格局的变化、临床需求、自身资源的积累等情况,提出了“平台化”、“国际化”、“数字化”三大经营战略和“人才”、“创新”两大保障战略,
主要内容为加大研发力度与加深海外拓展。
截止2023年底,
威高股份海外客户总数为7,530家(包括医院3,265家、其他医疗单位2,022家和经销商2,243家)
。
作为一家港股上市的医疗器械企业,威高股份主要的业务涵盖医疗耗材制造、骨科耗材、介入产品、药品包装、血液管理等领域。报告期内,
公司持续在介入板块布局新产品并快速推向欧美等全球市场,为集团整体的海外市场布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联影医疗
2023年联影医疗实现营收114.1亿元,海外收入16.7亿元,占总营收比重的14.7%,同比增长53.97%。其中高端设备增长迅猛。
在国际市场上,
联影医疗专注于“一核多翼,高举高打,全线突破”的市场战略。
公司从海外产品注册、团队和网络建设、生产基地和供应链布局等多方面入手,积极推进海外业务发展。目前,公司业务已覆盖亚洲、美洲、欧洲、大洋洲、非洲超65个国家和地区,其中覆盖约1/3“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覆盖医疗匮乏国家及地区超30个。
截止2023年底,联影医疗已在
境内外54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取得产品注册证 或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超700张,45款产品获得CE认证,其中16款产品通过了MDR认证;44款产品通过51项FDA 510(k)注册认证,
获准在美国销售。
乐普医疗
2023年乐普医疗实现营收79.7亿元,海外收入10.2亿元,占总营收比重的12.87%,同比下降4.94%。其中高端设备增长迅猛。
自2019年乐普成立国际事业部以来,公司通过丰富的产品组合和多渠道的销售体系持续发展海外业务。
海外销售产品包括冠脉通路、封堵器、体外诊断、吻合器和原料药等。
与此同时,公司不断推动产品海外注册申报,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实现 243 项医疗器械产品欧盟 CE 认证。
目前,乐普医疗已在亚洲、欧洲、北美、中东等 160 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广泛的销售网络,通过灵活的渠道销售以及多元化
产品组合策略
,公司海外销售优势显著,同时
公司马来西亚产能正在建设中,为将来其业务辐射马来西亚及周边东南亚地区打下稳固基础。
华大智造
2023年华大智造实现营收29.11亿元,海外收入10.05亿元,占总营收比重的34.5%,同比下降33.2%。其中基因测序仪业务在海外实现收入8.48亿元,同比增长41.82%。
自成立之初,华大智造即开展全球化布局,以中国深圳为总部,在国内武汉、长春、青岛、昆山、 杭州等地设有23家分、子公司;在中国香港、美国、日本、拉脱维亚、德国、新加坡、荷兰、塞尔维亚、新西兰等地设立了24家境外子公司;
基于业务板块及产业协同、市场可及性及资源配置的目的,公司已建立全球9大研发中心、7大生产基地及9大国际备件仓库,以及超10个客户体验中心。
目前,华大智造国外生产基地主要分布于拉脱维亚,且
美国生产基地建设也于此前5月初落成,是该公司继在拉脱维亚建设制造基地后,在海外布局的第2个制造基地。
理邦仪器
2023年理邦仪器实现营收19.37亿元,海外收入9.6亿元,占总营收比重的49%,同比增长6.7%。
作为一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理邦仪器具有全球化的视野、持续的创新能力致力于为医疗机构提供更贴近临床需求的优质产品及解决方案,经过数十年的不懈努力目前已 经成为知名的医疗健康产品、解决方案和服务供应商。目前业务涵盖病人监护、心电诊断、超声影像、 妇幼健康、体外诊断及智慧医疗六大业务板块,形成了多领域、多元化的业务布局模式。
此外,
理邦
还是最早进军海外市场的医疗器械民族品牌之一,公司已在全球设立了4大研发中心、19个子公司,产品远销至17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国际市场上,理邦不仅构建了国际样板医院;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广泛的海外终端关系网络,覆盖非洲、中东、拉美、亚太、欧洲等地区;
同时还设立了秘鲁子公司,促使理邦全球营销网络系统进一步完善。
开立医疗
2023年开立医疗实现营收21.2亿元,海外收入9.39亿元,占总营收比重的44%,同比增长18.2%。
开立医疗作为专业的超声、内镜供应商,在全球范围内的市场认可度在不断提升。
目前在全球超声行业排名前十,国内市占排名第四;
在消化内镜领域,其国内市场市占排名第三,仅次于奥林巴斯和富士,国内企业中处于龙头地位,而且市占率还在迅速提升。
一直以来,开立坚持
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共同发展策略
,目前公司在国际市场建立了覆盖全球近170个国家和地区的营销网络,并持续加强本地化运营,在海外多地成立分子公司,打造常驻海外的营销和售后服务团队,为公司产品在海外的销售和推广提供重要支撑。
近几年来,公司海外业务收入保持连续增长,海外收入占公司总收入一半。
海尔生物
2023年海尔生物实现营收22.8亿元,海外收入7.8亿元,占总营收比重的34%,同比下降6%。
其中项目类业务增速受国际局势影响有所下滑,经销类业务持续增长。
基于覆盖800多家经销商、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网络布局,海尔生物重点加强当地化布局,已形成以尼日利亚、英国、阿联酋、新加坡等地为中心的用户体验培训中心体系和荷兰、美国等仓储物流中心体系,深化英国当地化模式并向全球复制,快速把握和响应当地化用户需求。
报告期内,
该公司海外经销网络突破新增近170家、突破7个空白国家,持续扩大东欧、非洲、拉美等地区用户覆盖度,并在西欧、亚太等地区深耕生物制药用户群。
截至报告期末累计已有400余个型号获境外认证。面向生命 科学用户,除优势品类超低温产品外,液氮罐、培养箱、离心机、实验室耗材等品类快速增长。
其中,离心机在欧、美等地区实现突破,冻干机在亚洲区域完成首单,生物安全柜新进入东欧等地 区用户实验室,实验室耗材在亚洲、北美、欧洲等区域实现突破与复制。面向医疗机构用户,除 太阳能疫苗解决方案外,药品冷藏箱、血液冷藏箱、耗材类业务等发展迅速。
怡和嘉业
2023年怡和嘉业实现营业收入11.22亿元,海外收入7.3亿元,占总营收比重的65%,同比增长20.7%。
公司作为国内呼吸健康领域龙头企业,在行业领域树立了良好的口碑。作为知名国产品牌,公司的产品销售覆盖全球,并已具备了良好的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根据最新沙利文数据,
怡和嘉业家用无创呼吸机在全球市场市占率和排名由 2020 年的 4.5%(第四名) 提升至2022年的17.7%(第二名),国内市场占有率由2020年的21.6%提升至 2022年的25.8%,国产品牌中国内市场排名第一。
经过多年探索与耕耘,公司产品以高可靠性和高性价比受到国际市场的广泛认 可,各级经销商及用户均给予公司产品较高评价,
产品销售覆盖全球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取得多项NMPA、FDA、CE 等认证。
同时,公司也是市场上少有的家用无创呼吸机产品通过美国FDA认证、欧盟CE认证并进入美国、德国、意大利、土耳 其等国家医保市场的国产制造商。
微创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