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长假,你们出门玩耍了吗?
出行本是一件快乐的事,但在旅途中,我们会遇到很多不能忍的经历,以下几种情形,你中枪了几件?
然而,去敦煌旅游的小伙伴们却告诉小编,他们的体验很不一样!
敦煌市常住人口不到20万,
年接待游客人数却超过了900万人次,
即使在旅游旺季,
游客们也能自在畅游文化的海洋。
真正实现了
旺季不乱,淡季不淡!
来看看敦煌是怎么做到的?
不用排队买票!
不怕门票弄丢!
去敦煌,游客不仅能提前在线上预定门票,
通过
云终端门禁系统
游客还能任意使用
二维码、身份证、人像、指纹
等方法在三天内多次进出景区。
夏季的鸣沙山地表温度高达60度,
万一身体稍有不适,也不用担心!
敦煌安装了先进的
综合视频报警系统
,
能够及时发现中暑游客,
抓住“急救白金十分钟”。
此外,景区的指纹录入系统帮助有关部门
完善本地居民和外来游客的
指纹数据库
,
为当地安保工作提供支持。
03
不怕流量不够!
不怕网速卡壳!
敦煌在市内43家酒店、大剧院、
旅游景区等地实现了Wi-Fi全覆盖。
游客
只需一次认证,信号就永不掉线
。
同时,敦煌还推出了互动游览服务,
景点介绍、电子地图、自主导览、
语音讲解服务...一应俱全,
真正是
把“导游装进手机里”
~
04
敦煌采用华为
无线传感器
等网络技术,
对莫高窟、玉门关、汉长城等文化遗址等,
进行
实时监测、预警和管理。
例如对洞窟内湿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
游客数、交通接驳的密度等数据的监测,
景区可以决定洞窟开放时间和数量,
对文化遗产的进行有效保护。
敦煌研究院对石窟进行了
全面的数字化信息采集、加工和存储,
将获得的数据和文献数据汇集起来,
构建
石窟文物数字资源库
,
通过互联网向全球推广,
游客足不出户就能感受敦煌石窟的魅力。
05
智慧敦煌是怎么做到的?
让我们请出敦煌智慧旅游有限公司
董事长孙晓强先生
大数据能力代表着城市的“智商”,也
是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根本
。
依托
华为云计算技术构建的飞天云数据中心
,敦煌搭建了智慧敦煌统一基础平台,包括数据共享平台、视频共享平台、地理信息平台、大数据分析平台,能够统一承载智慧旅游、智慧家庭、智慧交通、政务服务等智慧应用,助力智慧敦煌的管理信息化、服务智能化、体验个性化。
孙晓强提到,“
敦煌有人类文明基因库,基因库就可数据化,通过对数据进行整合、研究、挖掘和加工,又将带动新一轮的创意、孵化、贸易、设计、加工、物流、金融、结算等产业发展。智慧敦煌的品牌得以创造,标准得以缔造,发展潜力无穷无尽。”
在未来,敦煌智慧旅游与华为将进一步紧密合作,在全国以及全球共同打造以智慧旅游引领产业型智慧城市的建设。
本文转自“华为”微信号,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