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进一步,为了维持员工的热情,保持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不动摇,不松劲,就需要“Mission”,换句话说,就是
明确公司的使命,并与全体员工共同拥有这一使命。
让我理解这个“Mission”,也就是明白京瓷公司目的、使命的契机,就是公司设立后第三年发生的员工反叛事件,当时京瓷还是一个很小的企业。
公司创立第二年录用的10余名员工,经过一年的工作磨练,已经成了生力军。我查了当时的笔记,时间是创业后第三年的1961年4月29日,正好是昭和天皇的生日,属于节假日,但当天仍然加班。突然,这10余名员工来到了我的面前。
“奖金至少要多少,工资涨幅每年至少要多少,你要给我们承诺。进厂时,原以为是一家不错的公司,谁知道是个刚刚成立的、弱不禁风的小企业。我们心里非常不安。你作为经营者,要给我们一个保证,否则我们集体辞职,我们已经做好准备。”他们这样逼我。
我对他们说:“保证工资奖金的涨幅,作这样的承诺是不可能的。”我解释了当时公司的处境,现实的状况,但说服不了他们。谈了三天三夜,我还把他们带到了自己的家里。最后我说:“虽然对将来的事情无法做出保证,但我一定会把企业办成让你高兴的好公司。请你们相信我。”这样总算把事态平息了。
其实,京瓷创业之初,我把创业目的定位在:“让稻盛和夫的技术问世。”
而一部分员工却不认同,“工资怎么涨,奖金怎么加“,他们来要求待遇上的保障。这让我愕然。
当时,我鹿儿岛的老家仍然十分贫困。我是家里七兄妹中的老二,父母兄弟节衣缩食,好不容易才让我上了大学。所以,我参加工作以后,多少也得给家里一点经济上的支持。实际上,虽然少得可怜,我还是每个月都给家里寄钱。
对家里的亲人尚且照顾不及,但那些与我无亲无故的旁人,却向我提出要保障他们现在乃至将来的生活。这让我感到困惑。
“早知如此,就不该创业,当个工薪族,进一家公司,把自己的技术发扬光大,那不是更好吗?”说实话,我当时真这么想。
然而,思考再思考,再三思考以后,我终于想明白了:
让员工生活幸福,这才是企业存在的目的。
于是,从“追求全体员工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幸福”开始,我一口气,马上定下了京瓷公司的经营理念。
当然,仅仅这一条还不够,作为社会的公器,企业还应该承担社会责任,所以,我又加上“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做出贡献”这一条。于是我宣布,今后,京瓷把这个理念中倡导的这两条作为企业经营的目的。
京瓷的经营理念在追求全体员工物质与精神两方面幸福的同时,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做出贡献。
这一经营理念,对于激发员工的热情,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如果把京瓷作为稻盛和夫技术问世的场所,我自己当然会意气风发,全力以赴投入研究,接连不断地开发出新的产品。但从员工的角度,他们一定会想:“让我们拼命工作,目的不过是推广稻盛和夫的技术,让稻盛和夫名扬天下。”
还有,即使公司发展顺利,员工们又会想,那不过是增加了稻盛和夫的个人资产。因此,
如果企业的目的,仅仅归结到实现某个个人的私利私欲,那么,点燃员工的热情,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