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久, 我都误以为自己是个勤俭节约的女孩:买衣服拎着一个麻袋去北京动物园服装批发市场,买锅碗瓢盆去“老板娘跑了老板跳楼处理”十元店。化妆品保养品,也只在有折扣时才囤货。租房子时,家具也都在二手市场买,不在意外观,经济实用就行。家电我也总买最便宜的。
我总觉得贵的东西买起来需要前思后想,太费脑子。便宜的不心疼,坏了再换就行。
搬家的时候,才发现,那些动物园买回来的一麻袋一麻袋的衣服,百分之八十从来都没穿过。十元店里的锅碗瓢盆,没有一件值得保留。打折时囤积的化妆品,没用完就都过期了,二手的家具,笨重又丑陋,留着碍眼,弃之可惜。
这些看似便宜的东西,却因为便宜,并不心疼地一点点累积。最后变成了大量的了短时间使用的一次性物品。
我坐在地上看着那些不得不丢弃的物品,恍然惊觉,我以为的节约,其实是惊人的浪费。
难怪,在买东西这件事情上,员员对我非常嫌弃。
他买东西非常认真,对家里添置的每一件东西,都十分在意。细细测量房间的大小,花上好几天的时间在网站上选出家具的范围。然后我们从大理开车到成都的宜家,他在小本子上认真对空间与家具的大小,认真挑选。
当然他也会出现选择困难,犹豫不决。找我商量。我对这个过程很不耐烦,常常敷衍他说:“那就买A吧!”
他却会说:“可是B,C,D都各有好处。听我细细讲完。”
我们常常讨论了很久以后,还是选了A。我是个急性子,觉得这是浪费时间。但当我们把家具都发回大理后,却惊奇地发现,在他的严格把控下,家里添置的每一样东西,都在合理的位置上发挥着功能,形成了协调的美感。
但他对有些事情又格外宽容,我突发奇想要把家里刷成不同的蓝蓝绿绿,他说棒极了,没问题。
每次看到我在淘宝便宜的衣服,员员就会很生气。我很少认真做选择,所以衣服买回来,穿一两次就会被永远地放在衣柜里,洗一洗就变形。
不了解他的时候,我还以为他生气是因为舍不得花钱,很小气。后来我才发现,出国旅行或是在商场里看见什么有意思的衣服,他都会鼓励我去试试,如果好看又实用,哪怕很贵,他也会鼓励我买。
其实我们的收入还算高,但我内心深处始终是小时候那个贫穷的小孩。觉得自己配不上拥有好的东西。
贵的衣服鞋子我都喜欢好好地收起来,舍不得穿。平时总穿着便宜的衣服鞋子,说好的衣服要留到重要场合。员员很看不惯这一点,说这样才是真的浪费。
在他看来,一样东西,就算只花一块钱,如果买回来只是放在那里,就是不必要的浪费。再贵的东西,只要常常使用就不算浪费。
他会花很久的时间,选一双鞋子,但会一直穿一直穿,直到它穿坏为止,才买新的。我没有任何一双鞋子有他的鞋子贵,却总忍不住东买西买一大堆。
他穿的用的似乎比我精致讲究,但我的花销却比他多好几倍,在购物上浪费的时间也更多,储藏室里堆放的不用的东西,大部分都是我乱买的。不但浪费钱,还浪费时间和空间。
于是我举手投降,卸载了自己的淘宝,买什么东西都与他商量。开始和他一样,精心挑选自己拥有的每一件东西,再便宜的东西,也不能乱买,所有东西都要物尽其用。
不过,有时我会看上一些毫无用途十分奇怪的纪念品,只要够独特,他就会支持我买下。
让你很开心,就是有用的。他说。
如今,家里已经不再积累那些一段时间后就会被丢掉的物品,渐渐添置了一些好玩的东西,每一件物品都是一段有趣的回忆。
这几年,我的消费习惯越来越像他,买一件东西都精挑细选,保证它们真的实用,衣服买得又少又精,保养品也用完才买,不再囤积,有的没的不必要的东西,统统都减去。
渐渐的,我改变了。曾经我的桌子上堆满了纸张文具,一片混乱,现在只剩下整齐的桌面,工作效率提高了很多。出门旅行时,一个背包就能装下所有的东西,轻装上阵,可以走更远的路,去更多的地方。
我能明显地感觉到,我们的生活过得越来越舒适和有质量,花的钱却比以前少很多,感觉轻松
富足
又
自由
。
我可以不用再只是为了钱去接一些并不喜欢的工作。选择有趣的,能让自己成长的工作。还能尽情地创作自己最钟爱的绘本,像少年时那样,快乐自由地写作。
曾有那么一段时间,我也觉得同员员在一起有些痛苦,似乎被管束得厉害,现在才发现,他让我丢弃的只有坏习惯而已。
我很高兴,自己变得简单轻快。
年少时,攒好久的钱,精心选择一盒自己喜欢的磁带,一遍又一遍听的珍贵快乐,我已经很久没有体验到了。
现在,我再次找回了这种快乐。
明白自己真正的需求,认认真真地选择,适度节制地获得,物质才会给人带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