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花苼米
感性与理性并存 躁动与平静并存 雌雄同体的现代女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HR成长社  ·  人事工作节点安排表.xls ·  17 小时前  
HR新逻辑  ·  瑞幸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  2 天前  
FT中文网  ·  《唐探1900》的当代留学启示录 ·  3 天前  
安徽省应急管理厅  ·  开工大吉!复工复产安全提示请收好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花苼米

你单身的原因是灵魂太高贵,没有人配得上

花苼米  · 简书  ·  · 2020-03-11 04:16

正文

️️

“我配不上你。”不管是嘴上说出这句话,还是心里有这样想法的男人,请相信他就是真的配不上你。

一个女人的高贵来自于她灵魂,一个男人自卑也不是金钱和社会地位能弥补的。

1.

什么是匹配,什么是合适?

爱情真的存在吗?爱情是存在的,而且是永恒的,但爱情的对象是可变的。心里想着念着一个人时,爱情就存在着,有时候是想着一个人,有时候是想着几个人,当心中升起爱的感觉时,爱情就存在心中。

你说这是单相思、暗恋,不能称为所谓完美的爱情。你说爱情要互相拥有、恩爱、包容、相濡以沫、要吵吵闹闹过日子,不分离相守一辈子。

现在望眼过去有几个男人还怀有这样的情怀来对待爱情?有几个能静心坐下来说说你喜欢什么,我喜欢什么,谈个恋爱恨不得加上微信就上床,一言不合就拉黑,学不会去爱,也学不会告别。

诗人作家余秀华说 “如果你一辈子也没有找到和你相匹配的灵魂,那只能说明你的灵魂太高贵,没有人配得上。”

在谈到恋爱和婚姻时,人们总说找个合适的,找个各方面“匹配”的。他们在说什么呢?相貌、身高、收入?还是工作、社会地位?

作为单身被催婚好多年的大龄青年来讲,深有体会。经常被身边的亲朋好友介绍和被介绍,周旋在挑选和被挑选的过程中。我想,如果只是说这些硬性条件来匹配的话,网络大数据比任何人做得都精细吧。

现在网络这么发达,上任何一个征婚网络,输入数字和硬性条件,就会有成千上万和你匹配的人出现,听起来貌似找个合适的人也不是那么难嘛。

2.

婚姻是女人的必需品吗?

又一个问题出现了,为什么要找个人结婚?有人说大家都这样,没有人可以自己过一辈子,等你老了身边没个人在身边多凄凉。

每每这时就对他们说,那我就多挣钱去好一点的敬老院,和那些同样独居的老头老太太一起生活,也不会觉得孤单。

在我看来,人都是要死的,人生本就虚幻一场,死在哪儿和谁在一起都随遇而安。人生最重要的是深刻的体验活着的时光,不管有没有所谓的“伴儿”,体验人生探寻生命的意义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一个人也要去探索,两个人还是要去探索,如果遇到愿意和我一起的,那是人生的幸事,如果没有,独自探索也不失美妙。尽量让人生过得精彩才对得起自己的坚持吧。

这些话是断不敢说给家人听的,这让他们觉得有挫败感,会说“xx家谁的女儿嫁了个好人家,日子过得舒服嘞,你一个女人家自己打拼多累,一个女人挣那么多钱,每个家庭就是不完整的。”

开始听到这些会给他们讲丁克家庭啊,讲女人不该只被婚姻束缚啊之类的。后来从他们眼中看到略带悲凉的眼神中,透出无奈的神情,嘴上说着“就单凭咱的正直善良也不愁找不到人家啊,怎么就嫁不出去呢?”

这时我就会陷入思考,难道真的是我太差太挑剔吗?虽然身边很多人也说不要太挑剔,但女人必须结婚才是完整吗?独立自主的选择权,自由支配自己的人生有错吗?当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冲突时该妥协吗?

一个女人拥有独立思想、独立经济,还拥有勇敢、刚毅、正直、善良、感性温柔这些品格时,只用一个家庭和婚姻定义她自身的价值,是对女性这个性别和她们所能创造价值的忽略。

如果说女人有了婚姻才完整,前提就定义了婚姻是必不可少的,也注定了她会为这个重要的东西付出几乎全部精力。女人天生是奉献的、包容的,她能为家庭、孩子、爱人所做出的奉献精神,是很多男人无法比拟的。这也注定了她的生活圈子会以家庭为中心。

都说现在是“她时代”,当女人也负担起家庭责任的一部分时,矛盾出现了,婆媳之间的摩擦,怎么平衡事业和家庭?女人总是被问起这样的问题,男人却很少被问及。

男人只要手一甩,门一关就可以去闯荡事业了,所有的成就和光环也会因为他的成就给他加分,家庭地位随之增高,女人主内为家庭奉献成了理所应当的事。反之女人这么做的话就会遭人诟病,人们往往看不到她们的成就,只看她孤身一人好凄凉。

女人主内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婆媳问题已经不是最主要的矛盾了,虽然还会有部分残留的固化思想,说女人就得为男人奉献,为家庭和孩子奉献,大多数女性已经足够独立,可以撑起家庭和事业的半边天了。

当女人的思想一直在独立,一直在进步的时候,男性的思想却还跟不上。更让人可气的现在很多文章都在写“女人要独立才面包和爱情”“女人怎么做才能挽回男人的心”“男人喜欢这样的女人”等等…

每每看到这样的文章我都觉得女人的思想是在进步,在独立。怎么还会有一部分人认为女人要学会撒娇取悦男人,才能得到男人的爱。

我想写一些这样的文章,《男人这样做才能得到孩子的尊重》、《这样挽回前女友》、《男人如何平衡事业和家务问题》、《这样和妻子沟通让你们甜蜜如初恋》。

看到这些是不是有些许不适应,因为现代社会对女性的教育已经够多了,社会已然该进入一个男性教育的时代了。教育他们如何和孩子相处,如何和爱人沟通,如何平衡家务和事业,如何学会刚柔并济,就如女人刚柔并济一样。

都说中国女性的地位相比其他国家已经高太多了知足吧,但真正的男女平等了吗?并不是,我说这些并不是标榜女权主义,受影响的不仅仅是女性,还有制度不完善下的男性群体,以及对下一代的教育。

就像之前网友有说过“现在的女人都不想结婚了,男人还只想娶个保姆”。做饭洗衣服带孩子还是女人应该做的事情,这样的思想想必也还不在少数吧。

女人的意识已经觉醒,甚至已涉及社会各个顶尖领域,男人还只想女人洗洗做饭,思想已经比女人落后太多了。

身边的家人和亲戚还是会不停的劝说“找个男人过日子才是正经事”,嘴上应和着,心里盘算着。如果硬性条件达到了互相匹配,两个人就一定是真的合适吗?

软性条件的三观相合呢?精神世界的匹配呢?每每说起这些都被略带鄙夷的语气回答,“想那么多没用的,过上好日子比什么都强”。甚至会说“你都那么大年龄了还挑什么,再挑剩下都是渣渣了,到时候就更嫁不出去了”。能想象出来这些话出自身边最亲近人的口中吗?

当然了,亲朋好友是出自于关爱,善意的规劝。即便他们当中已处在水深火热当中,也会说出同样的话。人们的智商高低不同,行为却惊人的相似。自己深陷婚姻的泥沼不自知,还拉着别人一起下去,虽然他们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做。

说到这些就想起了我的姐姐,她二十岁不到嫁到姐夫家里。我家是农村的,姐夫家是郑州郊区的一个县级市。虽然说也算是农村的吧,但这几年发展好了,也成了拆迁户的一员。

那时还开出租车为生计,后来规划拆迁就没做事了,不知道这是不是增加了他的优越感,还总觉得我姐是下嫁给他了呢。说话语气中总带着一种“我是一家之主”的大男人气概。

婚后生了一儿一女,姐姐也是做生意打小工从来没闲着,那时姐夫给我最多的印象就是在床上躺着,要么就是电脑旁打游戏,旁边都是烟头和空啤酒的狼藉。

聊天时也是那几个话题,“再过几年我们就分小区了,儿子,看你姐跟着我享福了。”“说了不让你姐做那生意偏不听,不是做生意的料。”“我儿子女儿长大可是孝顺他爹的是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