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廊坊市围绕流域内河流水质改善和水环境安全,强化区域协同、定期会商、督办交办等一系列工作机制,压实责任、精准施策,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推动全市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人民群众获得感显著增强。
据介绍,2024年,廊坊市8条重点河流9个国考断面全部达到国家和省考核目标,其中2个断面水质为Ⅱ类,5个断面水质为Ⅲ类,2个断面水质为Ⅳ类,优良水体比例达到77.8%,高于考核目标22个百分点,较上年提升11个百分点,达到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潮白河吴村、北运河土门楼、永定河后沙窝村、大清河台头4个断面较目标实现提质升类。全市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稳定保持100%,全市入河排污口近年来首次实现全年100%达标。
为统筹推进重点流域治理,廊坊市印发实施《廊坊市2024年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以水环境治理改善为核心,点面结合,系统推进重点流域综合治理。在国省考河流重要节点、汇入支流、生态环境敏感点设置水质监测点位,按月开展监测和水质分析,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沿河踏勘,现场开展帮扶指导,查找问题隐患,跟进整改进度。配套制定《廊坊市2024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方案》《廊坊市2024年白洋淀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工作要点》《廊坊市2024年汛期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廊坊市鲍邱河水质达标方案》《廊坊市永定河水质达标方案》等,全面推动各项重点工作落地落实,启动实施各类水生态环境保护工程32项,进一步助力域内水生态环境质量巩固提升。
扛牢责任,护好人民饮水“生命线”。廊坊市不断加强水源地保护,切实保障饮用水安全,组织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评估和基础信息调查,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及长效管护,逐年印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方案,谋划实施廊坊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规范化填平补齐建设项目,全面提升饮用水水源安全保障水平。
积极推进美丽河湖创建,按照美丽河湖创建总体要求,根据生态环境部《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清单》,明确廊坊市列入清单的“7+1”条美丽河湖建设时序,指导地方开展美丽河湖保护建设工作,积极争取、全力培育申报“美丽河湖”案例,2024年廊坊市子牙河已通过省级美丽河湖初选。
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是系统推进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的基础工作,按照“有口皆查、应查尽查、不缺不漏”要求,扎实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截至2024年底,已完成146条河流排查整治工作,累计排查河湖岸线4510.23公里,共排查1117个入河排污口,均已填报“全国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信息化平台”,并通过上级审核。
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离不开绿色发展“底色”。廊坊市不断强化联防联控,积极对接上游北京和下游天津等地,通过电话、工作群等方式共同研讨跨界河流水质、水量变化情况;在水污染防治联防联控工作方面密切协作,建立了定期会商机制,2024年与天津市西青区、武清区共开展6次联防联控工作,避免上下游污染纠纷,实现流域协同共治。同时,加强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抓好汛期分析研判与处置,做好突发水污染事件应对,切实保障水生态环境安全。
“2025年,我们将继续提振信心、抢抓机遇、迎难而上,统筹发展与保护,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十五五’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开好局、起好步、打好基础。”廊坊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东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