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湛庐文化
与思想有关。这里传递最新出版资讯,让我们用阅读引领改变世界的思维与方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为你读诗  ·  故宫名画引入茶盘,让喝茶更风雅 ·  昨天  
今晚报  ·  她去世了……曾控诉琼瑶介入婚姻 ·  昨天  
今晚报  ·  她去世了……曾控诉琼瑶介入婚姻 ·  昨天  
为你读诗  ·  大师出品紫砂壶,古雅质朴 ·  2 天前  
长江云新闻  ·  缴税5千万!江西福彩开出2.5亿大奖 ·  3 天前  
为你读诗  ·  愿花儿常开不败,你我处处逢春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湛庐文化

湛庐创始人韩焱对话麦肯锡前资深合伙人奥利维耶·西博尼:重塑决策框架,提升你的决策品质

湛庐文化  · 公众号  ·  · 2021-09-23 21:00

正文

左:韩焱 湛庐创始人,《噪声》出版人
右:奥利维耶·西博尼 麦肯锡前资深合伙人,
巴黎高等商学院教授,《噪声》作者

我们若想找到哪些决策受到噪声的负面影响,就要测量出它的影响。也就是说,你要找到噪声在哪里。


—— 奥利维耶·西博尼

麦肯锡前资深合伙人

巴黎高等商学院教授

《噪声》作者


(本文来源于2021年9月22日晚,“远离噪声,做聪明的决策者——对话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暨《噪声》新书发布会”直播内容)





噪声在很多方面都有影响。但是,还有一个噪声的重灾区,那就是商业领域里的决策,噪声经常会导致巨大的决策失误,造成严重的损失。那么,我们该如何避免在商业领域里受到噪声的危害呢?有请西博尼教授为我们分享一下,您觉得如果我们想在商业界避免噪声的影响,我们怎么重塑决策框架,提升决策品质。



0 1

找到噪声,减少噪声,控制噪声


韩焱 :噪声的一个重灾区,就是商业领域里的决策,噪声经常会导致巨大的决策失误,造成严重的损失。那么,我们该如何避免在商业领域里受到噪声的危害呢?我们怎么重塑决策框架,提升决策品质?


西博尼 :谢谢各位邀请,我们确实是在《噪声》本书里面花了很多篇幅讨论商业决策。回答您刚刚提的问题要花很长时间,但是我重点讲一下。


首先,在企业当中,在商业当中, 我们要找到哪些决策受到了噪声的负面影响,就要测量出它的影响,你要找到噪声在哪里 ,就像卡尼曼教授提到的噪声审查。当你看到了它的破坏性就会发现,很多商业领袖在我们对话当中常常会说,在许多领域、许多他们做的事情当中,存在变量其实是好事,他们希望有更多的差异,想要多样性和更多的创新,不想让大家的想法都一样,也不想所有的判断都一致。


没错,确实是这样的。如果你要投资新的产品,如果你想要有创意的时候,你当然想要有差异性和创新,但是商业领袖常常误解的一点就是,这些是你的商业决策当中很小的一部分。在许多商业活动中,我们想要的或者说我们应该要求的是一致性、一贯性、可靠性、统一性,而在许多今天的决策中,如果我们无法取得共识,那肯定是有人错了,不是说你不一样是因为你有创意,而是因为你错了。


例如说在应聘和招聘的过程当中,有人可能觉得,如果我们面试同一个应聘者,大家的观点不一样,这没有问题,沟通就好了。确实可以沟通,但这并不OK,因为这就意味着我们看到的是对同一个应聘者适不适合这个岗位,结果有不同的理解,面试者当中肯定有一个人错了,可能两个人都错了,但是至少有一个人的解读是错的,这就是噪声。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每一个商业人士可能都会在招聘过程当中面临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商业领域当中受到噪声影响的例子,例如说员工的评估,例如说产品定价,或者收购价格,这些决策当中我们都会做出判断,而这种判断可能都会受到噪声的影响,我们必须控制这方面噪声的影响。


韩焱 如果我们想要减少噪声,就必须能够区分“规则”和“标准”,它们两者其实都能约束人们的行为,减少噪声。那么您认为我们使用它们的时候要注意一些什么?在什么时候用更多的规则?在什么时候用更多的标准?因为用规则和标准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有一个担心,虽然它帮助我们减少了噪声,但它会不会损害组织的创造性


西博尼 :其实现在的主要问题就是:到底是我们想要有创意差异,还是说讨论寻求正确答案。如果是你想要有更多类型的创意,那就不叫降噪,而是应该主要关注的是我们应该创造出不同的想法,评估不同想法,找到最合适的一种,但在商业决策当中这是很小的一个比例。


例如,员工表现评估,在规则和标准当中,我们如何评估员工的表现?我们可以用非常抽象的标准,例如说工作做得好的人评分高,工作一般的人评分就一般,工作不好的人评分很差。如果我们这样做的话,我们其实能够给经理更多的自由,因为他们可以决定谁做得好,谁做得一般,谁做得不好。


这样就会有很多噪声,因为不同人对于好的工作想法不一样。如果你喜欢的人做了这份工作,你就会觉得他做得比较好,但是如果由一个你不太喜欢的人做同样的工作,你可能就会觉得不太好。 所以我们需要有标准,大家就可以在解读的时候减少差异,进而就会减少噪声


我们需要更多看一下规则或者指南,如果我们告诉你不要仅仅说这个人在工作中做得好,而是要对他表现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评估,具体地说出这些方面都是什么,比如第一个先说做得好,做得一般,做得不好的是什么,或者是做得更好的是什么,然后再给一些例子,比如谁在这些方面做得非常好,谁做得一般,谁做得不好,然后把打分的人进行对比,让他们知道参照的标准是什么。这样你就能知道他们究竟做得怎样了。


如果说你本身有相应的自由度来决定你的决策,那么在有标准的情况下你会感觉更自由。但是事实上在规则的情况下噪声是比较少的,那么你就会感觉比较受限制,你还必须要有其他人给你的框架做出评价。所以,是否是创造性创意是我们区分的基础,有些领域你不想要有这种创意,而有些领域则需要有创新,需要给大家带来振奋,让大家觉得自己的工作非常有趣。


同时,还要在你降低噪声和能够容忍的噪声之间实现平衡,其实有些时候这些噪声并不会彼此抵消,因为在世界上或者组织中, 如果想要完全消除噪声的话,唯一的方法就是让大家不要做出决策。所以对于组织来讲,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就是决定你要准备接受多大程度的噪声 。讲到这点,噪声的水平可能是越来越少的,这也是通过噪声审查实现的。


韩焱 我的问题体现了一个管理者的焦虑,中国有一句古话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我是都想要,所以西博尼教授的分享让我意识到: 我要抓住经营当中的主要矛盾,这段时间让我困惑或者影响我最大的到底是什么,我到底想要的是什么,想好了这个才会更好地克服噪声



0 2

降噪3原则

做独立的思考者与聪明的决策者


现场提问 市面上既然有那么多的噪声,作为普通投资者来说,在投资过程中,我们应该做什么?或者应该避免什么才能和这些噪声进行和谐相处呢


西博尼 :我肯定不能给你如何投资的建议,但是我们确实了解如何做出比较好的投资决策,首先第一点,信息是完美的,尤其是在股市上的信息是完美的,否则我们用个人做决策是很难超过机器的,或者我们自己来做决策的时候只是通过股票的指数。已经有很多的研究或者经济学家提炼出最好的方法,然后不要看这个结果,不要做任何改变,这是最简单的这部分。


比较难的这部分是当你进行投资时,而且没有充分信息时,你仍要做出判断,这时就不能把这个工作交给规则或者是机器,而是需要自己做出决策,比如你买房子的时候就要自己做出判断,比如说你要给个人或者是初创企业投资,你要自己做出判断。这方面我们需要尽可能降低你在决策过程中的噪声,也就是遵循这样一个原则,就是书中讲到的决策问题。


可以给你一个例子,我们有一些做法和实践,做投资时把你的标准进行细分,如果是一家初创企业你要想着应该有一个好的市场、好的产品、好的创始人,要有很好的销售团队,要对应你的标准是什么,所以你可以列一个表,一个初创企业应该有这些品质。


然后再评估你看的初创公司是不是符合这个要求,不要笼统说对这个公司总体印象是什么,喜不喜欢这家公司,这就是你直觉想这样做,这时候直觉会占主导,你会过度有信心要投资,或者很消极不想投资。这种信心可能是来自你的直觉思考,就是噪声,想要降噪的话,应该分析式的思考,严谨的思考,作为投资者来说要把你的决策分析到不同的纬度,当然还有其他方式,但是这是一个很好的起点。


现场提问 很多政策的制定和出台都会听取相关企业、专家等等不同领域人士的意见,在这种情况之下各方的角色和利益诉求都不同,作为政策制定者我们怎么避免被噪声影响,做出准确的决策?同时还能避免花费太长的时间提升决策效率


西博尼 :这个问题可以讨论好几个小时,所以我关注于以下几点。在我们决策过程中听专家意见,其实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我们讲到专家的时候具体指的是什么?我们是否能够信任这些专家,他们不会出错或者他们比其他人是更准确的、更正确?这是我们需要问的问题。


我们考虑到有不确定性的存在以及客观无知的存在,所以很多领域中专家的专长和专业知识其实也并不是非常具有说服力,我们轻易就能够找到一些我们非常容易信服的专家,如果我们研究一下他们到底有多正确,就会发现他们评判中也会有些错误或者是误差,所以这就是我们在政治预测或者是经济预测,或者是任何在有不确定性非常大的领域中做决策的时候会有情况。


我们看见有些专家做预测的时候,其实他们并不是做得特别好,如果说专家非常好,我们可以信任的话,自己本身有了非常好的过去的成绩,来证明他的判断是非常好的。比如说我们有专家知道过去曾经预测过非常多的情景是正确的,就知道是非常好的,如果你是公司销售,要了解一下你们的销售数字,未来的数字是怎样的,对于几十个季度进行过预测,很有可能你也是这个方面专家,能够很好为公司预测销售的业绩。


有些时候我们把人们叫作专家,依赖他们做决策,尤其是公共决策领域。还有一些人非常聪明,他们能够说服人,但是这些人他们过去的评价成绩并不是很容易被一般人进行分析,这个时候就要小心谨慎一些,要看一下我们给这些专家的建议应该有多大的权重。


现场 提问 在贫富分化的环境当中,偏差和噪声会不会越来越多?作为普通人怎么样应对这个问题


西博尼 :我也希望能有答案回答这个问题,但是答案可能不一定是噪声,而是说公众客观无知,例如说贫富差距或成功差距,或者有人获得投资,有人获得工作,有人却没有,很多人的差距是因为一系列的事情造成的结果,而这些事情可能是运气因素,不是噪声,譬如刚刚刘润先生谈到的招聘,你获得了这个工作或者没有获得这个工作,心情是不同的,或者一个企业家获得了投资,另一个企业家没有获得投资,他们心情也会很不一样。


研究《噪声》带给我们的结论也许是我们应该和情绪拉开一定距离,退一步,更冷静一点,提醒自己,我们有负面答案,并不是因为我们不够优秀,而是因为做判断的人受到许多噪声影响,反过来就算得到很好的结果,可能并不是因为本身很优秀,也可能是因为决策者有一定的噪声影响我们,可能没有办法回答您的问题作为普通人如何应对贫富差距,但是我想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可能首先要意识到在决策当中噪声是有很大的影响。


现场 提问 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应该更好的想办法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书里面也反复说如果我们想减少噪声,我们一定要做独立思考者。您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让我们能够成为独立思考者?减少上网时间是不是很好的方法?它会不会成为我独立思考起点


西博尼 :我很想说减少上网时间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卡尼曼教授也说了,我们不能直接用直觉回答问题,我们应该从不同角度分析,先简单分析一下。


如果你上网就是去社交媒体,大部分在社交媒体上你看到的观点都是跟你观点比较相似的,可能是因为你的朋友,可能是因为那些算法会给你推送你更喜欢、你更同意的观点,你听到的都是那些观点相似的人的意见,这肯定并不益于你独立思考。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