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男孩派
我家有男孩,成长交流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男孩派

不知道怎么夸孩子时,就把这5句话背下来

男孩派  · 公众号  ·  · 2025-04-05 09: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图片

▲家有男孩,点击上方卡片一键关注

图片

泛泛的夸奖只能带来表面上的效果,长期以往,反而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

学会正确夸奖孩子,让他们感受家庭的温暖,也能获得真正的自信。

——虎妈

♬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男孩派主播晏娇朗读音频

作者 | 钱志亮
来源 | 钱志亮工作室(ID:qzlgzs)

如今的父母并不吝啬夸奖,然而在具体的生活中却发现:我们总是把“好孩子”挂在嘴边,孩子依然表现得很糟糕。

到底是夸奖没用,还是孩子难教?

无论哪个时代的孩子,都渴望获得正向反馈。

只不过,大人使用的赞美方式和频率,造成了效果的差异。

要想知道如何夸孩子最有效,我们首先需要明确: 赞美的根本目的究竟是什么?

是为了让孩子自信?让孩子对自己感到满意?让孩子感觉良好,摆脱种种失望?

事实上, 真正的自信是来自对真实自我的接纳,是对自身感受的确认与信任。

这也是许多赞美无法让孩子表现更好的根本原因——虽然好话能带来短暂的愉悦,但当孩子面临真实挑战时,浮于表面的信心往往不堪一击。

那些充满夸张成分的赞美非但不能帮助孩子认识真实的自己,反而会让他们形成对外界评价的依赖,甚至阻碍其对负面情绪的接纳,评判式的夸奖因此收效甚微。

帮助孩子从内部建立起对自己的认可,帮孩子看见成长的力量这才是我们想要鼓励的东西。

今天分享5种自带“成长导航”的夸娃金句,让每一次夸奖都成为孩子自信的源泉。

孩子缺乏自驱力,一遇困难就退缩?

不是孩子不优秀,而是需要正确的引导

4月8日 上午 9:00 ,点击 预约 直播

我邀请到家庭教育践行者 杨泓老师

分享儿子从“病患儿”到“哈佛学霸”的成长历程

剖析积极养育的核心和逻辑

教你养出自驱、坚韧、有爱的孩子

▽▽▽

描述努力

在夸奖孩子时,重点应放在过程而非结果上。这样做能让孩子关注正在做的事,而非外界的评价。

例如:看见过程:“妈妈发现你背课文时会把长段拆成小段背。”

命名品质:“你反复思考错题的样子,就是老师常说的钻研精神。”

描述努力是在教孩子关注做事过程中真正重要的部分。

当我们关注孩子的努力时,就是向他们传达这样的信息——做好一件事,不需要太多的天赋,而是可以通过努力不断提升能力。

这样的夸奖能带来什么改变?

  • 更关注学习过程,而非仅仅追求结果;

  • 更愿意挑战困难,因为知道能力可以提升;

  • 减少对失败的恐惧,把错误看作学习机会。

有这种心态的孩子在面对新的困难和挑战时,更有可能积极尝试。

描述进步

有的父母夸孩子,喜欢拿孩子和其他人相比,比如“你比其他小朋友厉害多了”,横向的比较越多,孩子的压力也会越大。

当我们不得不关注结果时,可以结合孩子的进步来夸奖:

“你今天上台时比上次放松多了!”


“比起上周,今天跳绳多坚持了2分钟!”


“去年这时候你还害怕下水呢!”

我们把关注点放在孩子自身的进步上,通过对比“现在”和“过去”,让孩子直观看到自己的成长。

这种方法能培养三个重要认知:

能力是可以不断提升的、进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每个阶段都有值得肯定的地方。

如此一来,孩子看到自己不断变化和成长的过程,方便确立正确的目标,找到前进的方向。

图片

描述所见

关注是鼓励孩子的最好的方式之一。

描述你的所见便是一种关注。

想象一个孩子将画了很久的画捧到你的面前,睁大眼睛看着你,眼神里写满了求点赞。

这时候,比起好听的话,他更希望你能停下来,认真地看看这幅画。

如果你能借助语言细致地描述你所看到的内容,孩子感受到自己的付出被重视、被关注:

“这些飞舞的花瓣让我感觉春风扑面而来。”


“你用了深浅不同的蓝色来画海浪,近处的颜色深,远处的颜色浅,很有层次感。”

这样的描述虽然听起来不像传统意义上的夸奖,却能让孩子感受到被真正“看见”的喜悦,这时候,你的关注就是自带鼓励色彩的。

《爱的管教》的作者贝基·A.贝利曾说:

“孩子要求受关注,而不是被评判。但是成年人倾向于评判而非关注。”

积极关注是促进孩子成长的关键因素,当我们用描述所见代替评判时,就是在给予孩子这种珍贵的关注。

描述感受

培养孩子的自信,有时候我们也要教孩子信任自己的感觉。

当孩子纠结是否分享玩具时,比起说

“这才是乖孩子”,不如告诉他:

“你舍不得分享,对吗?有这种感觉很正常。”

“但是你很喜欢弟弟,你也想和他一起玩。”

这句话里藏着关键信息: 你的感受被看见了,你的感受不可耻,你有能力化解自己的负面感受。

我们将他们的感受描述出来,是在表达我们相信他们的感受是正常的并且可以应付的。

父母越是关注孩子们的内心世界,给予他们充分的情感支持和理解,孩子们也就越是能够

学会尊重自己的真实感受,正视自己的真实需求。

图片

提问式赞美

什么是提问式赞美?

比如:

“哇,这个主意真特别!你是怎么想到的?”


“你是怎么想到要画这个的?”


“你是怎么想到那道数学题的解法的?”

如此追问给孩子一个机会来详细说明自己的想法,远比一句“你真棒”更有力量。

当我们用“你是怎么想到……”来替代对结果的赞美时,孩子会感受到: 大人真正关心的,不仅是他的成果,更是他思维的过程和细节。

这种提问式赞赏,能帮孩子学会回顾自己的思考路径。

真正的欣赏,会好奇对方眼中的世界。

当孩子发现你对他“如何思考”感兴趣时,他会相信:自己的灵感、逻辑甚至天马行空,都是有价值的。

这种内在认可,远比外界的掌声更能滋养成长。

夸孩子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以上话术仅供参考。

真正的夸赞应结合孩子的性格、具体行为及成长需求,才能发挥积极作用。

作为父母,我们需要细心观察孩子的行为,并经常自问:

“我的方式对孩子的自我认知有何影响?”

持续的反思能帮助我们学会具体、真实、恰到好处地表扬,让孩子在鼓励中培养自信、独立和韧性。

文末点个 “推荐” ,愿我们都能学会正确地夸孩子,滋养他们的心灵。

图片
*来源: 钱志亮工作室(ID:qzlgzs),致力于为家长提供专业、实用的育儿知识和理念。钱志亮,北京师范大学名师。研究方向为儿童发展问题咨询、特殊需要儿童教育。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图虫创意。
亲爱的,如果我们的文章对你有帮助,就把我们“ 设为星标 吧!这样就不会错过每天推送啦!


图片
育儿先育己,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关注男孩派
每早七点陪你一起成长
图片
图片

走之前记得点个 在看 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