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游戏研究社
每天发点儿有意思的内容,基本都和游戏有关。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游戏研究社  ·  “中国二次元”本身,成为了一种文化输出 ·  昨天  
游戏研究社  ·  为什么二次元玩家的春晚越来越多了? ·  4 天前  
游戏茶馆  ·  官方下场刷初始号,这款卡牌RPG出奇招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游戏研究社

小众玩法的《疑案追声》,是如何两天卖出十万套的?

游戏研究社  · 公众号  · 游戏  · 2019-04-05 23:59

正文

《疑案追声》上架Steam一周了,目前是94%的好评率。游戏发售当天销量是6万套,在Steam全球热销榜上最高排名是第四。根据官方公开的数据,两天销量已经超过了十万套,现在一周过去了,保守估计销量应该是十几万套。

 

《疑案追声》是NEXT Studios好评率(和评测数量)最多的游戏


这是个不容易的成绩,因为《疑案追声》发售时机并不好。同期最大的话题之作是《只狼》,然后发售日当天,Steam上又杀出来一个高人气游戏《雨中冒险2》,聚焦了很多玩家的视线。


可能你会疑惑,《疑案追声》是个AVG游戏,而《只狼》是个动作游戏,《雨中冒险2》是个多人联机的rogue刷刷刷,从类型上看完全没有竞争关系。但这年头大众的注意力和推广资源都是有限的,Steam的商店推荐位有限,主播同一时间也只能播一个游戏,跟高人气游戏撞车了,必定会在推广方面会受影响。


而我们之前也介绍过,这里再给还不了解这款游戏的玩家做个简单的介绍。《疑案追声》是NEXT Studios开发的一款靠“声音”来玩的推理解谜游戏。NEXT Studios的产品强调创意和特色,这款产品又格外另类——游戏不提供案件的现场画面,玩家无法接触任何案发现场的物品,证人也无法审问,你所依靠是 “案发前的完整录音”,而且连声音的真实身份都需要自己推断。


由于《疑案追声》的游戏画面经常只有一张简略的建筑平面图和一个个代表人物声源的小圆圈,普通玩家难以想象游戏的具体玩法。和热门游戏同期发售,对《疑案追声》而言本应是很吃亏的。

 


不过就结果来看,这款游戏没有太被同期的热门游戏影响。B站头部UP主如渗透之C君、逍遥散人、逆风笑等相继发布试玩视频,总播放量已超过200W,并且几天之内产生了50页以上的原创游戏视频。发售当天,B站直播《疑案追声》的主播迅速突破了99+,其中逍遥散人在3月29号的游戏直播人气位居直播人气排行第二。而在斗鱼等直播平台上,也出现了大批直播《疑案追声》的主播,包括女流和寅子,人气也都很快突破了百万。


 

但现在来看,以这款游戏的另类程度,两天能有十万销量是比较难得的。再怎么说,这也是个小品类的游戏。PV刚公布时,很多玩家无法想象这是款什么样的游戏,只知道是需要实际体验过才能感受其魅力,对发行和宣传带来了很大挑战。 “声音”是《疑案追声》最大的特色,但声音也是常规游戏宣发中,最不被重视的元素。一般游戏宣传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人设、画面和直观的玩法上,这些都能直接对玩家形成刺激。至于声音……一般我们在宣传里常见的是对声优和配乐的强调,至于声音作为玩法有可宣传的,先例很少。



如何在发售前让玩家感兴趣,这对发行环节提出了考验。看过之前报道的朋友应该知道,这次《疑案追声》的发行商是B站,我们来看看B站是怎么做的。


B站给出的解决办法是发挥自身作为内容平台的优势,从社区互动和内容上推动。通过有计划地逐步放出一系列悬疑音频、悬疑海报、互动活动来调动用户的兴趣,进而把用户自发互动和创作的热情调动了起来。


比如在游戏的正式公布后,B站就上线了一个大型的互动页面。在这个名为“坠落的真相”的在线推理活动中,邀请了知名悬疑小说作家蔡骏担任顾问。活动脚本是制作团队专门原创的,呈现形式则模仿了游戏的玩法,放出了几段质量非常高的对话录音,供参与者进行推理和讨论。


 

这个活动很有意思,可以说,活动本身几乎就是游戏的一部分,因为也采用了真人语音线索的方式。一开始玩家并不知道这是什么游戏的推广活动,只是凭着兴趣参加。在数天的时间里,官方逐渐分四次放出不同的音频,而音频放出的顺序,也是由玩家根据自己的推理投票选出的。


由于B站社区对新鲜事物的天然亲和,这个活动在站内迅速积攒起了很高的人气。在展示游戏玩法乐趣的同时,激发了长达两周的讨论,玩家在活动的评论区盖起了近1500层讨论楼层,长篇推理分析层出不穷。

 


有很多玩家甚至连续几天一直追踪这个活动,从开始到最后,每有新的音频放出,就会进行下一步推理。而这样的玩家并不是寥寥几个,而是一大群,兴致勃勃地在活动页面写“长篇作文”,只是本文限于篇幅只能放出一部分来。

 


说实话,游戏推广见了很多次,但能连游戏都没见着的时候就把玩家的积极性调动到这种程度,的确很少见。从中可以看出,B站在这款游戏推广的过程中,思路明显不同于很多厂商,是以用户社区、UP主、原创内容等自己擅长的内容生态链,去推动游戏内容的传播。通过内容和热度的不断“滚雪球”式的积累,才有了前文提到的,游戏上线后在B站内外都很高的关注度。


那么,其它厂商想不到用这种方法吗?也未必。只不过,这是对B站而言最擅长的一种方法,也是其最有竞争壁垒的一种——B站已经是国内流量最大的单机和独立游戏内容集散地,用户多是年轻又有表达欲望的网生一代,对新奇的内容更敏感,内容的创作和传播能力强。而B站长期以来通过内容积累构建的PUGC生态,对这种特色鲜明的作品也有着天然的加成。


这些年来,像《疑案追声》这种因为某些特色而在B站上走红的“小众”游戏有不少,多是随着一些UP主的推荐而聚拢起了比较核心的用户圈子。像是王老菊、散人、谜之声等UP主,都让很多大众玩家认识到了游离于大众视野之外的另类游戏。但内容的爆发存在运气的成分,UP主也无法确定自己播的某个特立独行的游戏一定会火。而对于能调动更多资源,且在内容传播和用户生态上有宏观理解的B站来说,这种可能性要更加确定一些。通过相对长线的活动进行推广,匹配游戏特色和用户属性,而不是单纯看曝光量和转化率,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B站目前在内容运作上比以前更成熟了。


哔哩哔哩副总裁张峰曾经说过,B站在挑选游戏时,已经不做二次元或三次元,商业或独立这样的区分,只看游戏品质的好坏。官方能放出这种话来,也侧面说明B站用户的内容接受与消化能力。在理想情况下,只要用对了方法,好内容总能在B站找到用户。


这种特殊性也不只是在独立游戏内容上,B站近年来做火了很多“小众”的内容。比如B站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纪录片平台,这在其它视频平台纷纷把重点放在网综网剧的大环境下显得十分难得。像是《我在故宫修文物》这样的纪录片,原本在电视播出的时候人气很低,到了B站反而有了非常大的影响力。众所周知纪录片是一个受众比较垂直的内容类型,受众不能说少,但比较分散,很多质量高的纪录片都游离于大众视野外,难以像综艺节目那样屡试不爽地聚拢大批观众,而今纪录片却在B站打开“销路”了。 

 

纪录片在B站有着很高的播放量



结语


从2018年开始,优秀国产游戏越来越多的涌现出来,即使卖到百万套也不再是多年一遇的成绩。但对于《疑案追声》这么一个小众玩法的产品来说,目前的口碑和销量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成绩了。而对于发行商B站来说,《疑案追声》的成功,商业上的回报也可能只是次要的——毕竟这款游戏全价也就38块钱。那么这次合作的重点就在于,B站通过这次合作证明了,他们可以找到好内容,并有能力把好内容推出去,而这才是B站的“生意经”。




APP | 你还可以回复"APP",获取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