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我是腾腾爸
《投资大白话》作者。还有若干大部头著作待写。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科学家庭育儿  ·  家里这两样东西选好了,娃的视力稳住了!我准备 ... ·  22 小时前  
育学园  ·  中国人这 2 ... ·  昨天  
阿里开发者  ·  3步,0代码!一键部署DeepSeek-V3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我是腾腾爸

又赚了!

我是腾腾爸  · 公众号  ·  · 2024-03-02 00:18

正文

2023年,中国商业银行的总利润约为2.4万亿,同比增长了3.2%。
就这么一条消息,我看到网上有大V恶狠狠地骂:银行太特玛赚钱了,银行又在喝老百姓的血,毫无人性。
我把这条消息转到微博里,有网友点评得妙:银行现在是一三五太暴利,二四六要倒闭。
确实,关于银行,舆论场上对它的评价完全两极分化。
更可笑的是,还有一部分人,一边骂它太暴利,一边不口口声声绝不愿意投资它。
这不是精神分裂吗?

银行是商业模式极为特殊的一类公司。
一边吸储,一边放贷。
银行必须赚钱。
银行不赚钱,倒霉的才真是老百姓——哪个老百姓的银行存款,不是辛辛苦苦赚来的血汗钱?
不让银行赚钱,怎样从根本上保障储户的利益?

银行是经营钱的公司。
国家经济规模有多大,银行的经营规模就有多大,营业利润也应该跟着同步放大。
2023年中国GDP同比增长了5.3%,M2增长了约近10%。
按道理,中国商业银行的营收和利润也应该跟着同比例放大才对。
5%-10%,是正常的增长空间。
事实上,中国银行业的业绩去年才增长了3.2%。
很多上市的商业银行,营收甚至还是下降的。
下降的那部分营收,少增长的那部分利润,就是银行业对全社会的让利。
幅度这么大, 还想怎滴?

中国与欧美不同。
中国的金融业,银行板块独大。
也就是说,我们的融资方式,一直是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为辅。
欧美正好倒过来,直接融资为主、间接融资为辅。
因此,欧美的金融业,券商、保险、投行这类直接融资机构生长旺盛。
拿中国银行业利润规模,跟欧美银行业利润规模,进行简单对比,得出的结论当然会比较滑稽。
有失公正。

美国金融业之暴利,远远超过中国金融业。
想一想,2008年金融海啸何以发生?浩浩荡荡的“占领华尔街”运动何以发生?
这不是明摆着的事实吗?

中国想做大做强金融业,让占我国金融业主导地位的银行都亏损、倒闭,这样才符合强金融的本义?
让中国的银行业亏损、倒闭、引发金融危机,这样才叫有道德有人性?
某些人的坏和蠢,真是让人匪夷所思。

当然,反过来想,财经大V恶狠狠的咒骂,其实是让我们听到了一则好消息:2023年的中国银行业,又赚钱了。
资深老银粉,忍不住嘿嘿一笑。
今年投资组合里来自银行板块的高股息,又有保障了。
说好的价值陷阱呢?

好了,周末,就聊这么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