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慧通数据
慧通数据,开启畜牧饲料行业大数据时代!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软件定义世界(SDX)  ·  指标数据体系建设分享 ·  2 天前  
数据派THU  ·  Transfusion: ... ·  4 天前  
数据派THU  ·  提升数据科学工作流效率的10个Jupyter ... ·  5 天前  
天池大数据科研平台  ·  使用DeepSeek必备的10个技巧 ·  3 天前  
大数据D1net  ·  2025年数据治理趋势与成功策略全解析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慧通数据

本元论坛2024:14位行业大咖共话饲料行业九大热点话题

慧通数据  · 公众号  ·  · 2024-10-25 16:35

正文

好饲料论坛 III: 以人为本铸造好饲料——技术研发体系建设与人才传承及发展

主持人:沈水宝博士,广西大学副教授、广西饲料工业协会会长

互动嘉宾: 李勇博士,新希望六和研究院院长

王洪燕,天津瑞孚农牧集团董事长

林登峰,福建新正阳饲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周建川博士,铁骑力士副总裁、技术兼集采总监

黄红梅,上海新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秦江帆博士,正大康地集团技术总监

刘宏伟博士,巨星农牧股份有限公司饲料生产事业部总经理

岳隆耀博士,北京微巍营养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参与嘉宾:

孙涛博士,英联农业集团技术副总监

龚飞飞博士,天康生物股份有限公司饲料事业部技术中心总监助理

李俊波博士,安佑集团华南事业部配方总监

廖瑞波,正大康地农牧集团有限公司养殖板块营养师

陈圣阳,北京中农优嘉反刍技术总监

毕玉花,福建圣农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动物营养师

主持人:技术恒久远,智慧永流传!

问题1: 要想持续地做出“好饲料”,需要建立怎样的研发平台和技术体系?

秦江帆: 正大康地进入中国45年,市场有很好的口碑,随着市场和行业的变迁,正大康地十分注重研发,猪禽水产都有自己的研发基地,四个畜种上分别建有自己的研发体系,而且重视梯队建设和人才培育。

李勇: 研发一是要做,新希望六和目前研发人员有一两百人;二是适当地做,三是做的过程中不断优化“做什么,怎么做?”。

周建川: 铁骑力士做生猪和蛋鸡两个产业链,目前做的是基于原料评价和数据库建设。研发要有完善的评价机制。

问题2: 饲料企业的核心关键看技术,如何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和企业优势,做出差异化的产品?

黄红梅: 作为养猪人来说,要看盈利,养猪成绩和成本有关系,一是健康度,二是料比;养猪是个系统工程,所以饲料要做系统营养和母子一体化,产品差异化要看肠道健康、免疫、肉质等方面。

林登峰: 用户有三层含义,第一层是经销商为主,他们要求又好又便宜,第二层是以动物为本,第三层是以消费者为本。差异化产品可以从技术难点开始或者别人想不到的方面做,而且要长期打磨。

王洪燕: 一是如何做好产品定位?产品可以给客户什么好处?有什么优势?能做到什么水平?

二是如何实现定位?同等价格比质量,同等质量比价格,调动所有资源匹配要做的事情。

问题3: 从走出校门到成为一名专业成熟的动物营养师,关键要走好哪几步?

刘宏伟: 第一步必须在猪场深入了解各生产流程和存在的问题,第二步了解饲料品管和加工的关键点,并与饲养结合;第三步做研发,第四步是师傅指导并在岗位上实习,第五步是持续地努力。

岳隆耀: 未来越来越难,首先要比过去付出更加努力,所以要有进步的欲望;其次是不要忘记学习,实践很关键,悟性好;第三是少走弯路,尽可能从事研发工作,拜访客户,了解市场,总结研究。最后做人是根本,待人真诚,学会分享。

问题4: 一款好饲料,从配方设计、到生产制造和品控,再到用户反馈,最后到升级改进,营养师必备哪些技艺?

秦江帆: 向下扎根、向上成长。

王洪燕: 好饲料的产生是一套流程,从客户痛点,需求提炼,方案设计,方案验证等,除了专业能力,还要识别流程在哪个阶段,参与建设流程。

黄红梅: 首先要懂猪,其次熟悉原料、工艺、品管等。

林登峰: 开发好饲料要从调研开始,了解畜牧学科,产品设计需要对品控、工艺等的了解,产品上市后要有接受投诉的能力,最后还要懂人性。

岳隆耀: 补充两点,一是商业思维,二是老板思维。

刘宏伟: 补充一点,培训指导能力。

周建川: 补充一点,我们内部现在叫产品经理,项目团队的管理能力。

李勇: 首先发现问题在哪里,其次要把细节落实到位。

李俊波: 深刻理解原料的营养特性和加工特性。

陈圣阳: 深耕一线拿到一手数据,走进加工车间把产品做好,走到品控把质量做好。

孙涛: 对行业发展趋势有清晰的认识,

龚飞飞: 补充一点,翻译转化的能力,把客户的需求转化为技术需求,最终转化成产品。

毕玉花: 一是实时关注肉鸡生产关键点,二是换位思考,用最简单的语言和工人沟通。

廖瑞波: 补充一点,对客户的反馈要有判断力。

问题5:除了饲料工业中心以外,当前很多大企业也都在建设自己的原料数据库,是不是存在一种资源的浪费?以后是不是可以实现数据共享?

李勇: 数据库是一个相对值,而且难点是它背后的线性公式不能调。数据共享的前提是共建。

秦江帆: 区域化的原料很难有数据,建议从国家或行业层面共建共享区域化原料的数据库。

周建川: 我们一直做地产原料和发酵原料营养价值评价,如何从国家层面有效共享数据。

刘宏伟: 适合企业的就是最好的数据库,大企业共享数据库可以让中小企业实现弯道超车。

问题6:经营要降本,销售要增效,双重压力如何应对?成本与成效如何平衡?

林登峰: 增效第一,再考虑降本。

黄红梅: 增效的重点是销售,提高人效,锁定目标,千万不要让销售空转。技术围绕客户需求做。

王洪燕: 对外要精准,对内要精益。

问题7:新技术、新产品,使用怕增成本,增风险,不使用怕错过,如何把握?

刘宏伟: 一是识别新产品是否复合企业需要,二是做试验。

岳隆耀: 大企业有评估体系,中小企业想做特色产品,更大胆一些,敢于试错,

周建川: 这和企业基因有关系,鼓励创新,包容失败。从体系来说,要小心求证,如果当时不合适当作技术储备。

李勇: 首先不能错过,新产品还是要有评价。

林登峰: 我一直在试错,创新一定要试错,多做几次试验来验证。研发需要自由的灵魂。

黄红梅: 对新产品要有开放的心态和严谨的评估。

王洪燕: 用不用是个决策,而决策的前提是信息要对称,要明白自己到底需要什么新技术和新产品来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秦江帆: 大胆尝试,仔细求证。

问题8:做养殖现场服务,发现问题时,不是饲料产品本身有问题,就可能是养殖场环境或管理所导致的,如何分辨?怎样解决?

林登峰: 第一时间到现场应对投诉。

嘉宾1: 就职于干胜反刍事业部,负责西南大区,一直在一线。我告诉客户4-3-3,4是品种,3是营养方案,3是现场管理,如果去掉品种,3-7,3是营养,7是现场管理。其次在一线心里会孤独、羡慕,但从不迷茫,还要唿吁让领导下一线,唿吁企业给刚毕业的学生机会,唿吁做区域性的方案。

孙涛: 和上一个嘉宾的发言感同身受,受粗饲料和现场影响很大,我还感受到郁闷。十多年很多时间在解决客诉,如何解决?一是产品覆盖面要广,二是不能盲目自信,检查内部各流程,三是一定要去现场。

赵剑萍提问1:天康在产品力和模型之间的适配度如何考虑?

龚飞飞: 细分市场,做产品货架,即满足不同的客户的产品。

赵剑萍提问2:如何理解孤独?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