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除了学会掌握和应用科学的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还需要提升自身的素质和思想。不管是哪项能力的提升对于完成医院各项工作任务都有重要意义。
过于精明,结果往往不好
今天要说的是院长的个人素质方面
。每个医院都需要有一个聪明的院长,但是不需要精明的院长,因为过于精明的院长,往往成就不了大事业。
过于精明的人,遇事总是思虑太多,瞻前顾后,做起事来前怕狼后怕虎,想的太多,顾虑太多,很容易错过和失去很多重要的事情。
医院的事业不好做。院长想成就一番事业,不但需要深思熟虑,有些时候更需要果断的勇气,执着的精神。而精明的人总是盘算太多,大多数刚愎自用,结果往往都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聪明的院长和精明的院长的区别就在于
:前者是智慧的,后者是愚昧的。
有时候被夸精明能干并不是什么好事。
院长的聪明智慧应表现为强烈的实践精神
。聪明的院长会将聪明转变成智慧,因为智慧促进实践,在智慧的基础上行动,才能够事半功倍。
而精明的人往往困于表面,机会就在眼前,但是往往因为过于算计产生自负、浮躁的情绪,做事情急于求成或者是错失良机,结果总是一事无成
。所以说,院长切忌过于精明,有时候愚钝也是一种智慧的表现。
过于精明则会忽略务实
精明的院长往往是不愿意吃亏的,更不愿吃苦,他们沉迷于算计而忽略务实。
优秀的医院院长都有一个共性:做实事
。做实事指的是院长的执行力。之前的医院管理的文章中一直强调员工的执行力问题,鲜少谈及到管理者的执行力,其实院长的执行力一样重要。
院长的执行力首先决定于院长的决策决心
。聪明的院长一旦决策了某件事情,他们会决心将事情落实到底,就容易取得成功。如果院长斤斤计较、犹犹豫豫,工作落实不到位,那么结果只能是不尽人意。
特别精明的人往往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精英,未必能在某个领域中有所成就
。过于精明的院长也未必能在医疗领域中有自己的一番作为。因为精明的院长会将事情计算的很明白,但是就是不实践于实事。精明的院长会纠结一件事情的好与坏,纠结在好结果占据的概率和坏结果的概率比较,而结果就是错失良机或者是一事无成,决策落实不到实际,执行力就是零。
反之,聪明的、智慧的院长一旦决策了一件事情,便将事情在最佳的时间落实到位,督促着组织将事情做好、做到位。他们不计较这个决策的成功与失败,他们在意的是手底下的人有没有认真去做这件事。
这就是聪明的院长和精明的院长的区别:精明的院长眼里有成功和失败,聪明的院长眼里只有成功。
执行就是成功
美国电影《阿甘正传》讲述了一个美国青年阿甘的故事。阿甘智商只有75,成长之路上受尽嘲讽,但是他最后却成为了成功的企业家。
其实嘲讽阿甘的人是愚昧的,而阿甘成功的原因只有一个:
不计较输赢的坚持
。阿甘精神就是一种简单的坚持、执行,不计较成本的努力。
当今企业不缺乏聪明人,企业缺乏的是坚持的“愚人”。太聪明的人对于每个决策都要掂量得益,计较损失;“愚人”只是认真做事,傻傻执行,把事情尽可能的做到成功。
医院的院长也是一样的,院长是什么样的院长,手下的人才会是什么样的人,医院才是什么样的医院。
一个优秀的院长不一定是有多高超的医疗技术,但一定是一个合格的管理者,是众人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