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唧唧堂
唧唧堂学术管理分享平台,更好的学术阅读与写作!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四川日报  ·  白龙马突然离世! ·  11 小时前  
赛柏蓝  ·  AI爆发,医药营销大变化 ·  5 天前  
医脉通临床指南  ·  Resmetirom治疗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唧唧堂

RFS:银行特定信息的披露与金融系统的稳定性

唧唧堂  · 公众号  ·  · 2024-07-13 20:03

正文

本期推荐一篇2024年4月发表在RFS上的论文《银行特定信息的披露与金融系统的稳定性》。自2007-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防止系统性银行挤兑一直是政策制定者和研究人员关注的核心问题。随着危机的爆发,银行个别行为引发和加剧系统性风险的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为了提升金融系统的整体稳定性,公开披露银行特定信息成为一种常规做法,例如通过压力测试来评估银行的抗风险能力。然而,现有文献在这方面的研究仍存在局限性,多集中于整体经济状态的披露,忽视了系统性风险和不同银行投资者之间的战略互补性。因此,本文旨在填补这一研究空白,探讨不同类型的银行特定信息披露对银行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通过理论分析,研究发现,披露银行的系统性脆弱性(即银行对系统性风险的暴露)有助于缓解系统性银行挤兑,因为这种信息披露将系统性风险从更脆弱的银行转移到更不脆弱的银行,从而减少整体系统性风险。相反,披露银行的特定资金短缺信息(即银行的特定财务问题)则不能有效缓解系统性银行挤兑,因为这种信息披露未能根据系统性脆弱性区分银行,不能产生有益的负匹配效应。

为了深入研究这些问题,本文构建了一个三日期的经济模型,包括监管者、银行和投资者。投资者在第一天向银行投资,在第二天根据对宏观经济状态的私人信号和监管者披露的信息决定是否撤回投资,在第三天根据银行的存续状况获得回报。银行的存续概率由宏观经济状态、系统性风险和银行自身的特定资金短缺决定。系统性风险由其他银行投资者的行为决定,这种相互依赖性使得对一个银行的挤兑会对其他银行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的分析方法基于信息设计和全局博弈模型。首先,监管者在第一天设计银行特定信息的披露规则,这些规则决定了银行的系统性脆弱性和特定资金短缺信息的公开程度。然后,通过全局博弈模型分析投资者在不同信息披露规则下的行为决策,求解投资者的无差异条件,推导出在不同披露规则下的稳态切换临界值。研究表明,披露系统性脆弱性的信息能够有效再分配系统性风险,降低系统性挤兑的概率,从而增强整个银行系统的稳定性。基于此,本文提出了最优的信息披露策略,即在系统性脆弱性维度上最大化信息异质性,以确保系统性风险能够有效再分配。

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通过合理设计信息披露规则,监管者可以有效缓解系统性银行挤兑,增强金融系统的稳定性。这一研究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新的视角,有助于改进现有的监管披露政策,提升金融市场的长期稳定性。

论文原文:
RFS, April 2024
Disclosure of Bank-Specific Information and the Stability of Financial Systems
Liang Dai, Dan Luo, Ming Yang



唧唧堂学院推荐订阅


以下专栏及课程,安卓手机用户可通过下方小程序链接订阅,苹果手机用户请通过文末“阅读原文”链接访问唧唧堂学院H5页面订阅。


论文导读


**经济金融**

经济金融论文导读会员(年度)

2024 经济学顶刊论文导读/数据库

2024 金融学顶刊论文导读/数据库

中国主题经济学论文导读专栏

AER百年最经典论文导读专栏

JF2022最佳论文导读专栏

新冠主题经济学论文导读专栏

人工智能主题论文导读专栏


更多经济金融论文导读专栏请访问

唧唧堂学院



方法班课程


AMJ(2022)微观研讨班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