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乌鸦电影
同样的电影,不同的解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闹闹每日星运  ·  周运 | 闹闹12星座周运势:0210~0216 ·  2 天前  
闹闹每日星运  ·  这几个星座有本事但没架子 ·  3 天前  
闹闹每日星运  ·  星历0210:水瓶学习新技能 射手要量力而行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乌鸦电影

观看前请做好心理准备!它被禁,我不意外…

乌鸦电影  · 公众号  ·  · 2024-08-09 12:28

正文



摩洛哥,卡萨布兰卡。

斋月期间的某一晚,小女孩穆迪尔偷偷把姐姐的裙子装进黑色塑料袋,趁着欢庆气氛的掩护,匆匆跑出家门。


穆迪尔来到一家照相馆。

大汗淋漓的她套上超大号的连衣裙,给嘴唇黏上红色口香糖,用牙膏在眉心点了三点。

然后站在夏威夷的背景前,留下了一张照片…


一路上,穆迪尔东张西望,全程好比谍战。

如果被父母,尤其是祖母发现,等待穆迪尔的,将是一场严厉的教训。

为什么拍照成了禁忌?

许多年以前,穆迪尔的祖母烧光了与家族有关的所有照片,并制定了一条铁律:禁止家族成员以各种形式拍摄照片。

所以,穆迪尔直到12岁,都未拥有一张照片…


长大后,穆迪尔渐渐发觉,每当谈及家族往事的时候,祖母总是言辞闪躲,面色凝重,拿谎言搪塞。

似乎,有一段重要的故事,被刻意掩藏起来。

而穆迪尔很清楚,祖母回避的话题与家里的拍照禁令,有着直接关联。

于是,穆迪尔决定收集亲人们的记忆碎片,戳穿祖母的谎言,弄清楚那些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所有谎言之母》 (又译作《所有谎言的起源》) 埃斯迈·埃勒·穆迪尔 指导。


影片曾获得第76届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最佳导演奖”和金眼睛奖的“最佳纪录片”,在美国独立精神奖、美国制片人工会奖亦有入围,豆瓣评分7.5。

导演:埃斯迈·埃勒·穆迪尔

这是一部形式非常特别的纪录电影。

由于影像资料缺失,导演和家人一起,基于泛黄的记忆,用泥塑复原了40年前的生活样貌。

泥偶和街区的微缩模型被讲述者赋予生命,一幕幕往事变得鲜活,控诉着家族历史的至暗时刻,和被强制抹去的时代记忆。


有人评价: 影片用最卡通的画风讲述最恐怖的故事,冷静的语气下是无尽的惶恐与绝望,别出心裁的声音设计是一大亮点,导演完成了一次对纪录片边界的探索。

《所有谎言之母》的题材和呈现形式,都容易让人联想到那部由潘礼德执导,曾入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聚焦柬埔寨大屠杀的《残缺影像》 (豆瓣评分8.2)

这样的讲述,足够愤怒,足够震撼…

电影《残缺影像》

别看穆迪尔的祖母是一位行将就木的老人,多年来,她一直保持着对家族的独裁统治,决定不容反驳,行为不容质疑。

她不苟言笑,目光锐利,没有半点慈祥之态。

每天下午6点,她都会拄着拐棍坐在门口监视所有人,还经常趴在墙上偷听大家的聊天,暗中掌控着家族的一切…


穆迪尔的父亲是文盲。

年轻时,他曾参与建造了当地的足球场,每次踢球,他总能收获一大波喝彩。

久而久之,成为职业足球运动员,站上更大的赛场,已然是他的人生梦想。


后来的某一天,他发现承载着梦想的球场被人挖出一个巨型深坑,像是在为掩埋某些东西做准备。

从那以后,穆迪尔的父亲不得不放弃足球梦,转而成为一名制作泥塑的手艺人…

仔细回想的话,祖母的性情,父亲的放弃,似乎是受外部世界的影响,有着明显的时空重叠。


穆迪尔还注意到,一个特定的日期总会被亲友提起,神秘又严肃,惊如梦魇,重若磐石——

1981年6月20日。


那天是什么日子?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

一个神色凝重地男人,缓缓走到监狱的微缩模型前,讲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

那是一个慵懒的周六。

一家人如往常一样,围坐在一起吃午餐。

突然,一阵暴躁的敲门声打破了祥和的餐桌氛围。

紧接着,几名拎着棍棒的摩洛哥士兵破门而入,二话不说就把男人拉到一旁,狠狠打了一顿。


还没回过神,男人就被丢进了监狱。

那是一间还不到12㎡的水泥房,四周只有一扇供进出的门,没有窗子,更没有通风口。

昏暗中,男人感觉到不断有人被推进牢房,至于具体有多少人,他无法估算。

因为炎热,牢房里满是水蒸气,男人像蜘蛛一样爬着,慌乱之中似乎摸到了房顶。


不知过了多久,牢门被打开。

男人顺着亮光爬出了牢房,瘫坐在地上。

穿着长靴、拎着棍棒的士兵命令他回到牢房内搬运尸体,处理那些被活活憋死的人。

男人坚决不从: 你可以杀了我,但我绝对不会再回到那个地狱…


毫无意外,等待他的,又是一顿殴打。

男人坐在门口,数着被拖出的尸体, 整整36具!


这些普通民众究竟犯了什么法?

当时,卡萨布兰卡的日用品价格疯涨,特别是面粉这种必不可少的食物,严重影响了民众的生活。

街头挤满了抗议者,尤其是贫困街区。

但没想到,这场争取权利的示威游行遭到了官方的武力镇压,有600多人死于枪口之下,其中很多是手无寸铁的儿童…

受害者家属不允许收尸,不允许哭泣,只能在家中默哀。


尸体去哪里了?

士兵开着卡车,把尸体拉去某处,集中掩埋。


上文提到的足球场,其实就是一处乱葬岗。

直到2005年的一个夜晚,人们在足球场发现了一些人类骨骼,才挖出了几十具尸体。


大屠杀发生的当晚,电视台照常播放着音乐节目,没有新闻播报,仿佛一切不曾发生。

官方抹除了一切痕迹,只剩下一张回响着尖叫的黑白照片,向人们证明着,大屠杀的真实存在。


当天,穆迪尔的祖母亲眼目睹了邻居家的姑娘脖子被击穿,倒在血泊里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为了保护家人,祖母关紧门窗,不允许任何家庭成员出门,严密监视着大家的一举一动,之后又焚毁了所有照片,害怕家人受到牵连。

事实上,大屠杀发生后,有士兵再次回来,逮捕了一些并未参加示威游行的男性,关了10多年。

漫长的岁月里,穆迪尔的祖母变成了家族中的独裁者,时刻把 “隔墙有耳” 挂在嘴边,近乎精神虐待一般要求着家人。


这些,都是大屠杀烙在她心头的印记。

她用一个又一个谎言,遮盖着永远无法被治愈的心理创伤…

制作《所有谎言之母》,导演穆迪尔前前后后一共花费了10年时间,这部纪录片能够被世界看到,已经相当了不起。

卡萨布兰卡,因1942年的好莱坞同名电影而受到无数人的热烈向往,那句 “世上有那么多的城镇,城镇中有那么多酒馆,她却走进了我的”, 被视作乱世浪漫的具象化。

电影《卡萨布兰卡》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