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德慧智
品读道德根文化图书,饮用传统文化源头甘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湘微教育  ·  “妈!我到底属啥?” ·  昨天  
湘微教育  ·  “妈!我到底属啥?” ·  昨天  
洪观新闻  ·  今天,“TA”将刷屏你的朋友圈! ·  昨天  
掌上铜山  ·  拜!大!年!🥰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德慧智

改善左脑枯燥的唯智能性学习方式,引导孩子们观想“心脑合一”

德慧智  · 公众号  · 传统文化  · 2017-11-06 19:00

正文

干支纪年:丁酉年 庚戌月 丁酉日


 

左脑枯燥的唯智能性学习方式,是非常痛苦和能量消耗极大的一种学习方式。成长期的孩子们,他们的能量集团式集中调用和缓释式能量调用模式,正处在逐步吸收并且同步不断转入储备的生理过程之中,他们对能量的调用尚且处于一种无为节制性,会以不伤本原为一种自动调节阀门开关。

 

孩子们的专心程度和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一般都处在15分钟至25分钟。超过25分钟,一般就会因为能量调用调节阀门的自动关闭而难以继续坚持。强迫性的坚持,就会迅速耗伤维持有效循环能量,甚至造成储备生理功能的故障。


 

为了使孩子们能够合理提升学习的注意力和持久性,可以掌握如下几个原则:


第一,学习前坚持调节身心和呼吸,使散漫无序的后天意识自觉规范到当前的学习场景中,使身心保持充分的放松和调适,达到松、静、自然的舒适状态。


第二,可以用语言和动作配合,引导孩子们观想“心脑合一”的图片,主动将头顶百会打开,与自然天光相连接,主动与地球地心能量相连接,运用图文思维想象将天德地气引入体内充满全身,特别注意充满双肾和大脑。同时可以将全身的穴位和皮肤的毛孔全部打开,全方位沐浴天地自然的能量。并且在学习到20分钟左右时,引导孩子重复第一和第二动作一次,进行增量强化。


第一步骤,既可以由动转静迅速进入一种生命能量应用转换的状态;同时,也为第二步骤的展开奠定基础,使第二步骤能充分发挥精气神的生理效应。


第二步骤的运用,对孩子们而言,不仅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再调用有限的库储能量进行支撑;相反,由于接收外部能量的门户被主动和充分打开,外部能量源源不断地进入体内补充,生命体能量场处于开放状态,有效能量循环和局部消耗能量的使用,不再从肾内经过脊髓而上调抽取过多,就能通过全身的门户穴位,甚至毛孔直接进入体内,不经转换地加以直接使用。


 

主动采信运用以上两个教育的小模块,孩子的注意力和持久力的时间,必定会逐步获得延长增量性。因为以上两种教育实践小模块,高度符合人体的精气神内环境机制,主动适应和高效配合学习中生命对能量调用的需求性。


学习的专注性、神智的集中性、意识的持久力都会相应增强,疲劳感会延长时间才会产生或出现;这样既延长了学习专注的时间,同时也会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能,并且也能对库储能量的调用产生更好的自动调节保护效果。


 

选自中华德慧智·教育辅导丛书《中华德慧智教育答疑汇编》



推荐 | 新书《中华传统五德修身文化•信》

推荐新书 | 德解《弟子规》 一次“德解”的尝试

早卧晚起,与太阳的升起相应 ——立冬的正善治养生

水始冰 地始冻——立冬物候

农耕文明所诞生的文化,是天人合一的文化——立冬简述

北方人一般不如南方人耐冻吗?——立冬天气气候

别有韵味,深秋图——霜降简述

秋霜降者草华落  水风摇者万物作——霜降物候

霜降养生要点——霜降的正善治养生

霜降的冷和寒对脾胃系统的影响——霜降口识与饮食养生

霜降赏红叶——霜降的民俗文化

阴阳凝为霜——霜降的寻根探源

“德解弟子规”  不只说“规矩” ——德解《弟子规》的教育意义

如何让孩子自觉抵制非德的行为和非德现象——什么是“德”?

五德与身心健康以及命运顺遂——“德解弟子规”不只说“规矩”

《德解弟子规》与《弟子规》的巨大差别 ——“德解弟子规”  不只说“规矩”

说“弟子” 谈“规矩”

掌握“规矩”背后“以德修身”的内涵——“德解弟子规”不只说“规矩”

帛书《德道经》与通行本《道德经》诵读效果的天壤之别——启动先天肾气!

为什么古人说“修道者多如牛毛,成功者凤毛麟角”——揭秘帛书《德道经》与通行本《道德经》的能量差异

《德道经》是无上瑰宝

大人都读不懂经典 为何要让孩子诵读?

经典诵读是中国古代教育学习的根本方法

“可”字,在古代就是开口诵——老子德道经中的“可”

“国学” 这么热!你选对了吗?——学“国学”要寻根

帛书《德道经》,是当仁不让的首选慧性经典诵读教材

何谓“健康”?

黄帝内经中的作息与人们的健康

东西方文化的区别就像我们吃中西餐一样

老中医告诉我们该什么时候起床和睡觉——一日之四时与生命健康

原来“经典”是有层级之分的——哪我读的是经典吗?

孔子问道于老子——是对道德文化的实践与求索

古代教师节是哪一天

“教师”的古今称谓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教师修身明德是教育的本质要求

如此逼着孩子们辛苦……真是有点悲哀!——慧与智同步开发是民族教育的根本

用经典中丰富的精神营养,滋养孩子们久已饥渴的慧识和智识——慧与智同步开发是民族教育的根本

引导孩子掌握全面而准确的诵读方法

如何解决诵读与学习冲突?

赚钱别忘了身体要健康——伏羲黄老思想的养生方法

传统文化是国家的命脉

真诚的孝心是做人的根基(吴致知)

“孝”与“老”——析“孝”字,寻孝道文化之根

孝不孝是次要的问题吗?——孝道思想的根本

抛弃德的孝道,是无根之木———如何立体式的践行孝道文化

你发现细胞内的善粒子了吗?——孝道的能量来自善

明孝道层级之分,做真诚至孝之人

经典诵读开启心音——掌握生命能量的三种元素

脾胃信土之气是后天之本

人体生命有三种能量——21世纪以后是一个“音”的运用时代

孩子注意力严重不集中怎么办?——脾胃信德土的培养是关键霜降,

古代中国的数学水平高深莫测——不可思议的“善数”技艺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中国的文化说到底就是一个德育文化

为什么人们脾气会变坏?——先天仁慈不足应该怎样补足(一)

怎么才能有一个好脾气?——先天仁慈不足应该怎样补足(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