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投研帮
金融推理 | 内幕揭秘 | 独立调研 | 散户立场 | 白话解读 | 风趣幽默 【这里有主流媒体上看不到的东西……最好玩的投资研究解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投研帮

不爆没天理

投研帮  · 公众号  · 财经  · 2024-08-28 21:21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从债务周期、财政刺激、贸易顺差等方面进行了宏观分析。政府部门在财政刺激方面可能有心无力,公共财政支出中的利息支出增速持续高于总支出。社保就业支出稳步快速增长,但债务无法有效传导到实体经济。贸易顺差未完全结汇,部分被服务逆差和投资逆差抵消,资本账户资金流出是大头。实体投资和金融投资流出较多,导致外汇储备变化有限。企业在海外保留资金方便做投资,规避部分贸易风险。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政府部门在财政刺激方面可能有心无力,公共财政支出中的利息支出持续高速增长。

文章指出,政府部门在财政刺激方面面临困境,公共财政支出中的利息支出增速持续高于总支出。社保就业支出稳步快速增长,但债务无法有效传导到实体经济,导致财政刺激难以发挥应有的效果。

关键观点2: 贸易顺差未完全结汇,被服务逆差和投资逆差抵消。

文章指出,贸易顺差未完全结汇的部分可能被服务逆差和投资逆差所抵消。资本账户资金流出是大头,包括实体投资和金融投资流出较多,导致外汇储备变化有限。

关键观点3: 企业在海外保留资金方便做投资,规避部分贸易风险。

文章提到,企业在海外保留资金可以方便进行投资,规避部分贸易风险。这是因为中美利差仍为负数,且面对复杂的贸易环境,企业在海外保留资金更为灵活。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从债务周期的角度看,不少人对中央政府上杠杆搞财政刺激是有期待的。但很遗憾, 政府部门很可能也是有心无力。

如下图,中国公共财政支出里的利息支出增速,是持续高于总的公共财政支出的:

每年的财政支出大头就那些项目,以今年上半年为例,财政支出(中央 + 地方)一共 15.5 万亿,大头如下:

教育花了 2.3 万亿

社保和就业花了 2.5 万亿

卫生健康花了 1.2 万亿

农林水事物花了 1.3 万亿

交通运输花了 0.6 万亿

科学技术花了 0.5 万亿

利息支出花了 0.7 万亿

其中, 每年稳定增长的只有社保就业,以及利息支出两项 ,而且增速均高于总的财政支出。今年前7个月社保就业累计同比4.3%,利息支出累计同比5.8%,总的财政支出累计同比是2.5%。

在这么一个居民和企业支出都大幅放缓的年份,政府财政支出同比增加只有2.5%, 这很难叫逆周期调节。

社保就业稳步快速增长,原因是这两年失业率略有走高,老龄化增加,而且很多原先企事业单位退休的人,拿的退休工资并不低,福利待遇较高,这里面很多账是算不清楚的,反正笼统就一个社保就业, 每年的支出增速,都接近10%。

如果你说国内有什么 既得利益 的话,这里面是会有一些的,有一些企事业单位和国企,赚钱凭借的是资质垄断,并不是真本事,但却长期高福利。

回到利息的问题,今年前 7 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 2.6% ,支出累计同增 2.5% ,已经呈现负向剪刀差了。

从这几年地方政府的债务的增速来看, 大幅度发债也没带来多大的财政收入 ,如下图,近五年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同比增速都是15%+,这已经是坐火箭了。

债务增长了这么多,但是实际经济的效果也就那样,所以问题肯定不是出在债务的总额上,而是 债务无法传导到实体经济 ,无法体现为实物工作量的提升,更无法转化为财政收入。

至于堵点在哪里,可能在地方既得利益集团,可能在没有好的项目,也可能是项目还没有发挥效益,也有可能是财税体制运行面临了瓶颈。

在财政刺激看不到希望之后,我又把目光瞄向了 尚未结汇的贸易顺差

理论上, 2021-2023 年出口共形成 1.7 万亿美元贸易顺差,但国内外汇储备却增长有限, 2020 年底到 2023 年底仅增加 200 亿美元。如果这 1.7 万亿能够回来部分,也是一种对国内实体经济的货币投放。

经常账户 里贸易顺差是 1.7 万亿,但服务逆差和投资逆差大幅拖累, 23 年疫情后出国旅游导致旅游服务逆差 -1800 亿,投资逆差在 22 年是 -2000 亿美元。

其次是 资本账户 的资金流出,更是大头,简单理解就是国外对国内的实体投资以及金融投资。实体投资方面,国内资金持续流出到海外投资, 2020-2022 年已经达到 -1600 亿的水平,海外跟对国内的投资均净流入 1500-2000 亿美元。

整体看,近三年货物贸易顺差 1.74 万亿美元,服务逆差 -4200 亿美元,投资逆差约 -5000 亿美元;实体投资方面净流入仅 800 亿美元,金融投资流出 -3000 亿美元。再加上贬值贬了一些,导致近几年外汇储备几乎没有太大变化。

所以有可能并不是那么多的贸易顺差没有结汇,而是 被其他项给抵消了

而且真有未结汇的留在海外,对企业来说 并不一定要回到国内 ,在一段时间内中美利差都还是负数,而且面对这么复杂的贸易环境,企业在海外保留资金,也能方便做投资,规避部分贸易风险。

扒拉一下这些宏观账本,再看看现在不断暴雷的龙头公司财报,觉得不爆才没天理了。

......

对我们的知识星球感兴趣的,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加入 更多精彩内容等着你。 留言区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