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Flywheel飞未
Flywheel飞未(前一面数据/多准)是宏盟集团旗下的全球数字商务智能解决方案提供商,专注于消费品领域。通过业绩衡量、策略规划和落地执行,帮助品牌实时了解绩效表现,提升市场份额,为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多家客户提供高效的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华社  ·  元宵节快乐! ·  昨天  
新华社  ·  以为是糖,结果放嘴里炸了! ·  2 天前  
人民日报  ·  “申公豹代购药单”,有……有点东西!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Flywheel飞未

来此知势 | 副业还是“负业”?沉迷副业的年轻人,真能实现财富自由?

Flywheel飞未  · 公众号  ·  · 2024-07-17 20:00

正文


《来此知势》是一档由宏盟集团旗下Flywheel飞未出品的播客对话栏目, 通过观察消费现象、分析行业数据和与业内人士的探讨,揭示商业趋势,解读行业变迁。 栏目已同步在小宇宙、喜马拉雅、APPLE PODCASTS、网易云音乐上线,欢迎在各大平台搜索《来此知势》订阅收听。

2024年7月,闲鱼上线了 “闲鱼简历” 功能,预示每个人都可以在闲鱼开启自己的副业帝国。

同时,在小红书这种以攻略为导向的社媒,应该没有几个词能比肩“搞钱”与“副业”。 近30天内,“搞钱”与“副业”浏览量均超过20亿,“副业”直逼30亿大关。 即使不是毕业季,这两个词也屡登热词排行榜。

与日俱增的就业压力催生出了五花八门的新奇副业,比如“代替”作为门槛极低的副业种类,成为了众多斜杠青年启动副业的第一次尝试。 副业市场到底是什么状况,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副业,让能力顺利变现,相信是每个潜在的商业鬼才都想了解的话题。

本次客座来此知势的是 后浪研究所《2023副业报告》作者杨小彤、Intuivia拾方咨询主理人/塔罗咨询师莫奈 ,议题关键词是眼下非常火热的“搞钱”、“副业”与“兼职”。口嗨半生,归来仍是打工人,沉迷副业的年轻人,真能实现财富自由吗?


点击图片跳转小宇宙收听本期节目


|嘉宾
杨小彤
【后浪研究所】内容作者
莫奈 Elaine
Intuivia拾方咨询主理人/塔罗咨询师
|主持人
Demi
Flywheel飞未市场部
|后期
吱吱(播客公社)
|视觉
火大客(播客公社)
|监制&选题
蛋挞(播客公社)
子瑶(Flywheel飞未市场部)

|内容摘要
03:04 闲鱼不咸鱼,年轻人新的副业平台
06:30 《2023副业报告》是如何诞生的?
08:15 社媒平台,年轻人在变瘦和变态中选择变富
10:23  “00后,23岁,不上班,靠这个副业来养活自己”
12:16 副业类型五花八门,倒霉和发财谁先追上我?
14:08 从跑滴滴送外卖到上门喂猫cos委托,传统几件套为什么变了
17:00 北上广打不进副业排行榜?超一线城市怎么不卷了?
19:54 条件都有了,但副业一做一个不吱声
21:06 从入门到放弃,我及时止损了
23:13 都是创业,做老板VS搞副业的区别
25:42 副业坦白局,现阶段还有什么不踩雷
26:56 代相亲和代上坟,这个年代还有什么不能“代”
30:00 在职是大厂人,离职是大厂魂,拥挤的大厂离职自媒体赛道
33:33 人人都能做自媒体吗?
40:18 自媒体上正在反优绩和反精英?
44:13 塔罗or玄学算不算一个好的副业?现场测算事业运
52:09 什么样的技能点有助于搞副业

以下为部分内容精选


1

年轻人正在通过副业对抗经济不确定性

来此知势Demi:

从数据来看,小红书上的热门话题如高考、副业、学生等,这几个词高频出现。闲鱼官方通过耗时和难度两个维度,针对不同年龄段的用户搞钱意识进行了分析,数据也显示,00后在从事副业方面明显领先。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图源:闲鱼)


小彤:

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可能与大环境有关。 近两年,人们的生活成本明显上升。由于当前环境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可能会面临裁员、降薪,甚至是不发放年终奖等各种意外, 这导致许多年轻人支出增加,但可支配收入减少。 实际上,大家并不想降低生活标准,也就是说,并不想通过节流来应对。因此,他们只能从另一个角度出发,即增加收入,也就是开源。


此外,由于许多不稳定因素的存在, 人们可能需要一种能够带来安全感的方式——多一条赚钱的途径,这样也就多了一份安心。 包括现在在社交媒体上,有很多分享自己年入百万、年入千万,或者通过副业实现财富自由的信息。人们可能不自觉地受到了这种氛围的影响,也想尝试自己从事副业。


莫奈:

在大方向上,我与小彤老师的看法是一致的。我认为, 整个大环境的变化使得年轻人群在主业上很难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不同于几年前,努力可能会带来相应的回报,但现在大家普遍面临的问题是,主业已经无法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


与此同时,我们回到了一个有更多的时间与自己相处的环境。无论是单身还是有家庭,人们都在思考如何利用这些时间来对抗和解决内心的焦虑。他们需要投入时间,见证自己的成长。 搞钱成了一个目标感非常明确的事情,人们可以利用这个目标来倒推自己的行动计划,从而发现有很多可以做的事情。 这可能是年轻人在当前大环境下,积极应对并做出主观考虑的一个表现。


(图源:后浪研究所《2023副业报告》)

2

副业多样化:追逐热点与资源能力变现

来此知势Demi:

变现并不总是人们从事副业的首要目标,有时候人们只是想找点事情做。在浏览小红书、即刻、豆瓣等社交平台时,我们可以发现五花八门的副业,它们可以用一句话概括: 倒霉和发财,看谁先追上我。


我可以列举一些我觉得比较有趣的副业,包括但不限于盗卖公司免费零食、上门喂猫、兼职伴娘、抢购并转卖茅台、AI代写、话费代充、麦当劳代下单、结婚首饰搭配、婚礼策划、医美中介、闲鱼陪聊,以及线下常见的炸淀粉肠。现在还出现了方言培训,例如教人说广东话。


(图源:闲鱼)


以前的副业可能更多是送外卖跑滴滴,对于近两年这些热门副业的转变,你们有什么看法?


小彤:

在选择副业时,人们往往会根据当前的热门趋势来做出选择。 一旦某个领域成为热点或新兴行业,许多人就会把握机会投身其中。例如,AI代写或利用AI创作作品,自去年以来随着AI技术的火热,人们发现了新的机会并借此赚取收入。同样,去年《繁花》播出比较火的时候,上海话教学也变得热门,有人在网上专门教授上海话,既推广了地方文化,也利用这一热点获得了经济收益。


闲鱼上海话教学包括真人教学与视频教程

(图源:闲鱼)


许多媒体也在关注这些新兴的副业,并进行报道。比如后浪研究所也报道过开设homebar的、做cosplay委托的。在媒体的宣传影响下,一些人确实发现了这些趋势,并开始从事同样的服务。这反映了年轻人在选择副业时的一个明显趋势: 追逐热点,就像媒体追逐新闻热点一样。


莫奈:

我观察到,目前年轻人从事副业和兼职主要可以归纳为3-4种类型。


第一种是卖时间 ,例如上门喂猫、陪聊等服务。 第二种是卖能力 ,即利用个人在主业或其他领域积累的能力,可以为他人撰写报告、进行数据分析或提供阅读和创作等服务。 第三种是卖资源 ,比如利用家中的产品进行销售,或将家中的房产出租,或开设宠物馆等。 还有一种是混合型,结合出售时间和能力,甚至资源。 在这个过程中,年轻人会根据自身实际拥有的资源来决定投入的量级。


3

搞副业最狠的城市,前三没有北上广

来此知势Demi:

后浪研究所去年也出过副业报告,想再请小彤老师来分享一下,目前什么地区做副业兼职的人比较多一点?这背后有哪些洞察?


小彤:

我们当时有专门设置一个问题来探讨副业人群的地域分布问题,本以为北上广深等大城市的高精尖人才更可能从事副业。结果意外发现, 副业排行榜前三的城市是武汉、东莞和宁波, 都是新一线城市,而 北上广等大城市的排名并没有特别靠前。


(图源:后浪研究所《2023副业报告》)


编辑部内部分析了背后的原因,认为一方面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机会众多,年轻人工作强度大, 可能连本职工作都难以应付,更无暇顾及副业。 而新一线城市的年轻人,通常也有比较高的教育背景,也很喜欢上网冲浪,看到网上关于副业的信息,萌生了尝试副业的想法或冲动。


此外,北上广的年轻人由于就业机会多,生存压力相对较小。 但随着城市等级的降低,年轻人的薪资水平也相应降低 ,如新一线城市的年轻人可能月入五六千,甚至十八线小县城的年轻人月入可能只有两三千。 在这种薪资条件下,从事副业的人会更多,希望通过副业增加经济收入。


之前后浪研究所也做过一篇稿子,标题叫《十八线小县城的职场没有秘密,但人人有副业》,这正是因为县城薪资低,许多年轻人和中年人为了养家糊口, 不得不依靠副业来赚取经济收入。 县城的工作相对较闲,一些年轻人甚至有机会在上班时间偷偷溜出去从事副业赚钱。


(图源:后浪研究所)

4

自媒体成功秘诀:适度期望,定位明确

来此知势Demi:

最近,大厂离职博主赛道相关的笔记在小红书上特别火爆。这种现象甚至催生了“离职博主观察员”这样的账号。但我点进他们的主页发现, 这些爆款内容往往集中在离职的last day或gap year期间,似乎离职即巅峰。


大量大厂离职博主催生了观察员

(图源:小红书账号@大厂离职博主观察员)


这背后反映出一个问题: 普通人的生活不可能每天都是last day的爽文,持续提供具有新鲜感和爽点的内容非常困难。 大多数普通人的生活是勤勤恳恳、普普通通的,这种状态在社媒上很容易被忽视。


那么对于将自媒体作为副业,两位有什么建议?


小彤:

许多年轻人可能受到成功自媒体博主的激励,认为自己也有能力从事自媒体工作。我之前采访过一些裸辞后暂时没有收入,转而依靠自媒体获取收入的年轻人。他们或许曾创作过一些爆款内容,获得过一些正面反馈,但这种反馈往往很短暂,大多数时间, 他们可能陷入粉丝增长缓慢、未接到广告、订阅量低、观看量少的焦虑中。 长期的焦虑可能导致他们开始自我怀疑,质疑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是否选对了赛道。


所以我觉得如果有人希望依靠自媒体赚钱, 可以去尝试,但不应对此抱有过高的期望。 过高的期望可能会让人忘记初衷,产生负面想法,变得消极。相反,如果对自媒体持有适度的期待,不抱太大幻想,当出现爆款或突然涨粉时,反而会感到幸福。


此外, 做自媒体前期也应该明确自己的定位。 很多人在开始时没有明确自己要做什么,或未考虑清楚应专注于哪个赛道,如何努力,以及可以接哪种广告。 缺乏明确的规划可能导致最终陷入困境,账号难以持续运营。


来此知势Demi:

创作者有流量焦虑是个很普遍的问题。他们可能会被动地迎合平台的流量和权力, 导致真实、鲜活的内容数量减少,质量也在迅速下降。 但是,人们总是追求价值和新鲜感。当一个赛道的内容变得有限时,就会引发流量和数据的焦虑。


此外,小彤老师还提到,与其说观众对内容感兴趣,不如说他们对创作者本人或其人设感兴趣。 让观众或粉丝对创作者有参与感、陪伴感和养成感,满足粉丝的期待和价值投射,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许多健身博主或听劝改造的博主通过展示阶段性成果给粉丝见证,满足粉丝的需求投射。


*小红书著名听劝改造博主,根据网友建议减肥、学穿搭、换发型等改变自身形象,还成功找到了对象,目前粉丝接近30万

(图源:小红书账号@小艾同学)


自媒体个人IP的核心资产是人本身。 每个领域都有许多分享者,但创作者本人是独一无二的。 因此,重要的是做好自己,不要失去自我。


莫奈:

首先,我也认为并非人人都适合从事自媒体工作。 在流量爆炸的背景下,人们往往只看到红利,却忽视了失败的高比例。 Demi和小彤老师提到的内容赛道选择、人设定位以及快速迭代等方法论,都是我们可以尝试的。


*15%的年轻人没有通过副业赚到钱,近7成年轻人副业收入不足3000元,失败的比例很高

(图源:后浪研究所《2023副业报告》)


第二, 如何在过程中不被互联网声音所裹挟, 保持真实的自我,这也是需要考虑的。我也在评估要不要去从事自媒体,就像Demi提到的,我正在进行To B的咨询,同时还有To C的咨询板块。但我会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咨询,如启发式共创帮助被访者识别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案,也有基于经验提供职业咨询,或者结合玄学塔罗牌解读其当前能量场。


因此,我认为每个想做自媒体的人,在行动之前, 都需要像给别人做咨询一样明确自己的定位。 但在行动过程中,需要快速迭代和调整方向,无论是监测流量、用户反馈还是服务后的体验,都需要快速迭代。 具备表达能力、逻辑清晰能力,以及独特的能力迁移的人比较适合做自媒体 ,无论是从体验角度还是价值变现角度,都是非常值得尝试的。

5

内容的真诚与共鸣,比精英人设更受欢迎

来此知势Demi:

我们最初分析了社媒平台上的一些热门笔记和账号,发现这些热门内容并非总是由头部KOL发布的,而是素人用户。这似乎表明 人们可能正在从精英主义转向反精英主义。 两位是否有这方面的观察或想法?


小彤:

现在年轻人可能更重视情感共鸣,而不是说教或建议。 他们更倾向于从与自己有相似经历或想法的素人那里获得情感价值,寻求内心的鼓励和共鸣。这种情感上的共鸣和支持是现代网友,尤其是年轻人,所关注和重视的。


如果一个普通人拥有成功的经验,年轻人可能会将其作为可参考和借鉴的路径。而对于那些已经非常优秀的个体,他们可能更倾向于从中学习方法论。这可能是许多年轻人开始关注素人博主,学习他们方式的原因之一。


来此知势Demi:

我也发现人们目前对说教有明显的逆反心理。另一方面,人们也意识到博主展示的内容往往是他们希望我们看到的,即他们希望塑造的人设。这种现象类似于电影《楚门的世界》中的情形,人们感到被不真实感包围。因此, 他们更倾向于寻找那些更鲜活、更真实的内容和声音。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