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表舅是养基大户
写点理财、基金的想法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南方能源观察  ·  “深度求索”来了,电力不再是AI发展瓶颈? ·  昨天  
能源电力说  ·  全国各地2月峰谷电价 ·  昨天  
能源电力说  ·  全国各地2月峰谷电价 ·  昨天  
完美Excel  ·  初试deepseek ·  4 天前  
中海油服COSL  ·  2025油生之坚守力量 ·  3 天前  
中海油服COSL  ·  2025油生之坚守力量 ·  3 天前  
完美Excel  ·  调查:怎样更好地搭建个人专用知识库?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表舅是养基大户

今日的悲悲悲悲

表舅是养基大户  · 公众号  ·  · 2024-09-13 21:51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作者主要描述了作者对于当今经济和社会状况的多重感受,包括宏观基本面情况、金融市场的变化、延迟退休政策等。文章还讨论了个人应对方式以及市场热点话题,包括信托行业的新变化、白酒和石油石化板块的情况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宏观基本面情况

文章提到了最受关注的M1同比下降7.3%,与M2的剪刀差进一步拉大,财政刺激的期望只能看四季度,以及调低经济目标等。

关键观点2: 金融市场的变化

作者感受到A债的牛市和A股的2700点保卫战,以及渐进式Delay Retirement套餐等话题引发了市场热议。

关键观点3: 延迟退休政策

延迟退休是迟早的事,按照“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等原则逐步推进。推出时机受到全球因素如美联储降息的影响。

关键观点4: 市场热点

包括信托行业的新变化、白酒和石油石化板块的情况、iPhone16预售和折叠屏概念股的持续大跌等话题也被作者提及。

关键观点5: 个人应对方式

作者提到个人应对方式包括降低利差损、重视海外资产配置、重视现金流回报等,同时也需要注意市场变化对个人投资的影响。


正文

家人们,今天真的很难当正能量博主了,想喝一杯咖啡,生活只给了三个选择——中悲,大悲,超大悲

你悄悄问:加点钱,能不能来个隐藏款啊。

生活说:可以的,我们还有一个“无线续悲”——渐进式Delay Retirement套餐。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悲悲悲。


今日的第一悲,是几个宏观基本面的情况。

一是今晚刚公布的社融,最受关注的M1,继续同比下降7.3%,较7月6.6%的降幅进一步扩大,和M2的剪刀差进一步拉大;二是9月人大常委会开完了,没有等到增发国债的消息,财政刺激的期望只能看四季度了;三是今天的提法,变成了“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目标”,大家觉得,和之前的,坚定不移相比,调子弱了不少。


今日的第二悲,是踏空式感受了,A债的牛市

本来以为10年国债2.1%是央妈的面子工程,是债市的列宁格勒保卫战,没想到,列宁格勒打了900天,而债市攻坚战只用了9小时,哐哐哐一顿操作,晚上睁开眼,10年国债已经到了2.067%了


今日的第三悲,是沉浸式感受了,A股的2700点保卫战

A股这点就比A债强一点,说保卫就保卫,顽强守护在了2704点的位置,没有给大家的中秋假期添堵。不太好的消息是,原来搞了个上证收益指数(000888),也就是把上证股票的分红也给算进去了,算是上证指数的增强版,今天收盘,到了3001.7点,最低点是3000.9点,最后好歹一大块血红的柱子,撑起了大A3000点,最后的荣光。

今日的第四悲,当然就是,大家下午热议的,渐进式Delay Retirement套餐。

这东西呢,不多说了,毕竟保守起见,都已经用英文替代了,大家反正也被各种新闻、段子、专家注释给喂饱了。

直说三个事实吧。

其一呢,这个delay retirement,是迟早的事,无非是啥时候发布的问题,其实,早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里,就已经提了,要按照“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等原则,逐步搞delay retirement,当时对外公布的解决思路,就是如今的正式方案,“taking small steps means the country will raise the retirement age by a few months every year and finish the reform in several years”,所以无非是在找时机推出而已

其二呢,从“时机”的角度看,事后来看,推出十四五规划的时候,正是2021年3月,那时候制度自信应该说是达到了顶峰,显然是最好的推出时点,那么错过了那个村,恐怕就只有现在这个店了——因为9月19日美联储降息,到目前为止,降息50bps的预期,又抬高到了45%,相信,在那之后,我们会有不少政策空间打开,包括这回的A500,上次说了,也有国庆节献礼的意味在里面。我们之前说过,互联网时代,人的记忆是很短暂的,今天你可能还在为delay retirement气得跺脚,下下周你可能就会为降低存量房贷利率50bps的政策拍手称快了。

其三呢,有人贴出了,全球不同国家的retirement age,但你看图也会发现,好像我们提高一点,也没有什么突兀的。是啊,事实上,真正的问题,是在于,大家之前开玩笑说的,即使还是到60岁退,那么,公司能不能活到你退休而不倒闭?公司如果不倒闭能不能让你干到退休?这才是实际的问题,对大多数人和企业而言,时代的变迁、科技的进步、AI对人的替代,其实远远比政策提高几年年限,影响要大得多。

我觉得抱怨没有太多的意义(当然吐槽有益身心健康),且,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一辈子势必都会继续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所以,怎么应对,可能才是真正值得去研究的事情。

我觉得,昨天在《解读一下保险昨天的重磅新规》里提到的,保险公司经营的困境,与未来发展的出路,对个人,可能也有点借鉴。

比如,作为个体,也要降低利差损——降低高息负债,提高收入,如果收入提高不上去,那就尽可能压低有息负债。

比如,从投资上,要重视海外资产的配置,保险公司,都不得不“稳慎推进全球资产配置”,如果你还没有这方面的意识的话,其实资产端的风险敞口可能是在被动扩大的。

比如,做什么事,都要重视“现金流回报”,就好比保险公司,爱投高频分红的股票,爱投定期分配收益的Reits。为什么定期分红的红利基金,听起来像个伪命题(实际降低了你的复利回报),但在海外,特别是亚太地区,就是受欢迎?你想象一下,当你50岁开始就不工作了,但65岁才能领retirement金,那这中间的15年,每个月到账的分红款,其实既起到了补充现金流的作用,也有情绪价值,对于老年人来说,这种执念可能更强。

再比如,保险新国十条里,满屏都在写的,注意小机构的主体风险,注意小机构的主体风险,未来没有刚兑的事情啦,未来没有刚兑的事情啦,如果你还没意识到这两块的话,那么,以后......你终究会意识到的。

......


多聊几句市场的热点哈。


1、沿着上面提到的刚兑,聊聊信托行业的新变化。

下图,今天的新闻,某信托,用1.5亿的自有资金,给地产项目公司直接发贷款,用来盘活项目,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拯救,之前延期的,14.7亿的地产信托。

也就是说,可能之前这个项目,离最终能产生收益,能结顶,还有资金的缺口,但是之前管用的其他办法,可能都不管用了,这时候,为了不让这笔14.7亿的信托“暴雷”,信托公司选择,用10%的资金作为杠杆,撬动整个项目重启。

能看到的,是当担,但是,担当的背后,是更多的风险。

从投资的角度看,很久很久以前,表舅就和大家说过,对非标类的融资类信托,要慎之又慎,不管是地产信托,还是城投信托。

中期来看,信用分化会越来越明显,而在这过程中,一个主体的公募债券,和非标债务的分化,也会越来越明显,说句大白话就是,很多企业主体,有钱,先还公募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能源电力说  ·  全国各地2月峰谷电价
昨天
能源电力说  ·  全国各地2月峰谷电价
昨天
完美Excel  ·  初试deepseek
4 天前
中海油服COSL  ·  2025油生之坚守力量
3 天前
中海油服COSL  ·  2025油生之坚守力量
3 天前
梅特涅的信徒  ·  特朗普争议言论的背后:西方文明的衰落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