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国之美?
中国之美,美在博雅国学,海纳百川,生生不息,含万物而化光;
中国之美,美在丹青妙意,天人合一,形神兼备,只留清气满乾坤;
中国之美,美在书法灵韵,穷观极照,心与物冥,臻达生命的极境;
中国之美,美在器物巧美,雄浑质朴,深沉雄大,秀骨清相,雍容大气;
中国之美,美在中和礼仪,美在音乐正声,美在诗国情韵,美在纹饰内蕴,美在色彩雍容,美在衣冠华彩,美在营造神功……
想穿越千年亲近这份“美”,博物馆、画廊就是必到之处,然而很多建筑、书法、绘画、器物往往分散在世界各地,去往展览现场不仅费时费力,也让人难以形成系统认识。
为此,先知书店特别推出
“
最美中国四书”
,精挑细选四部兼具中国美学与中华智慧的高颜值好书,既可让我们足不出户在视觉上大饱眼福,又可从建筑、书法、绘画等多个维度探寻中国美学背后的文化根基——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中国古建近在咫尺,也很熟悉,但真正谈及时却又感模糊不清。
那么,
《最美中国古建筑》
就是一部十分值得入手的书。它
集学术与艺术于一体。由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园林博物馆艺术顾问
、古建学者王其钧教授,
耗时50年精心绘制500
幅建筑手绘画作+130处绝美古建+近15万字专业古建解读+51张古建实景图片
,只为展现东方美学的古建瑰宝!
全书
以八大类别(宫殿王府、城池、古民居、陵墓、礼制建筑、古塔、寺庙道观、公共建筑)重新梳理中国古建筑发展过程。
以王其钧教授专业角度,
手绘还原千年前的建筑景观图;以及手绘现存古建中,单体建筑的平面、立面、剖面和结构拆分图、建筑全景图等。
当今数字化媒体的时代
,我们可借助媒体去了解和欣赏各种建筑。然而,
视频或一般的图书介绍,并不能把中国建筑的美予以全方位呈现。
这也是
王其钧教授
为何要用手绘的方式描绘古代建筑图的初心,他撰写出这本《最美中国古建筑》,带领我们在手绘图中品味传统文化的精妙,在盛宴中体悟中国古代建筑的魅力。
书法是中国人的文化瑰宝,已有3600年历史。它不仅传达信息,更是一种有仪式感的艺术。
在提笔忘字的信息数字时代,书法更是成为了一种稀缺能力,
这部书不仅帮我们补齐了这一课,而且透过一幅幅名家名作,我们还能了解到书法的历史背景,体悟到书法背后蕴藏的文化内涵。
《最美中国书法》纵跨3600年,呈现了中国书法的完整演绎历程,从甲骨文、石鼓文、金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定型于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
共收录来自50多位历代书法大家的120幅传世名作
。
这些作品精选自全球顶级艺术博物馆,包括故宫博物院、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日本宫内厅三之丸尚藏馆等15座艺术殿堂。
超大八开重磅制作,内页采用140g浅米丽彩映画特种纸
,完美呈现原作质感,给您博物馆级别的震撼视效。专业团队精细修复,横撇竖捺细节惊人,打造如同穿越百年亲临杰作般的现场观感。
更有14张罕见加长版大拉页最长拉页展开近1.8米,总长度超过19米,展现画卷的磅磺大气。
不只是书法碑帖的罗列,还有详细的解读和精妙之处的放大,每幅书法均有专业解读,作者刘含之用精炼隽永的语言让我们真实感受中国书法之美。
《最美中国画》
这部书不是博物馆中孤立的杰作,而是中国的一部艺术史,是中华民族厚重的人文精神积淀。
由于历史原因,中国重要绘画珍品的收藏,分散在两岸、美国、英国、日本等各大艺术机构,难以聚首,不得不说是艺术爱好者的一大遗憾。
《最美中国画》此次精选汇集全球15家著名博物馆的传世画作。
这本书比普通8开还要大两圈(长405mm 宽297mm 高61mm),
需要成人双臂才能抱起。
之所以选择这么大幅面的开本,也是因为只有这种超大幅面才能完美展现中华文化上千年的艺术瑰宝的魅力,才能让我们感受到“东方极致之美”的震撼。
除了震撼的开本、巨幅的拉页,本书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大幅画作的全图展示和这些名作的特异点细节放大。尤其是长宽比悬殊的中国长轴画,只依靠大幅面的简单平铺是无法展示其全貌的。
所以书中采用了大比例尺缩微,最大限度的将画作全貌呈现出来。
(《清明上河图》:
图中黄框部分,
是大比例的画作全图)
故宫是一个伟大而神秘的存在。论其伟大,故宫作为世界范围内规模极其庞大、保存极为完善的古建筑群,见证了中国历史的兴衰变迁,是中华文化的文明象征和璀璨结晶。
谈其神秘,我们今天所能观览到的规模宏伟的建筑群落远非故宫的完整体,不少区域依然未开放。而位于中国古代权力中枢的故宫也有太多的历史过往和未解之谜等待进一步研究与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