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也谈钱
从草根起步,为最终财务自由而奋斗的也谈钱。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麦音乐  ·  我看见许许多多他人的面孔 ·  昨天  
FM1007福建交通广播  ·  女歌手唐伯虎被曝拖欠劳务费,其工作室被起诉立 ... ·  昨天  
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  ·  盛世华章 精彩津年丨图书馆里 民乐“快闪”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也谈钱

别着急 | 十年之约 #9

也谈钱  · 公众号  ·  · 2021-09-27 02:43

正文

「十年之约」是我从今年开始的一份长期实证——投资躺赚,不折腾、不挑时间、不高抛低吸、不看新闻预测未来、不盯盘,也能获得不错的收益,年化 10% 的投资回报并不难实现。

在实证账户中,每个月 28 日我会定投自己计划长期持有的三只主动基金,1000 元三等分,风雨无阻(已设置为自动定投 👇、红利再投资)

我的自动定投

这个实证计划 不是给大家的建议 ,只是我自己对投资的探索和验证,记录买入并持有过程中可能面对的意外,也留下沿途的惊喜。有兴趣参考这份实证的小伙伴请先读完之前几篇内容:

实证账户更新

每个月 28 日是实证账户定投的日子,这个时间发文也是顺便当个人力闹钟来提醒同在月末定投的小伙伴们~

这是我在 有行记账 中记录的实证账户走势情况 ↓ 目前 累计下跌大约 8%

我在投资中不太在意短期涨跌,只要确保自己正确理解并认可基金经理的投资理念就好,3~5 年以后再回头看。

……

今年大部分明星基金经理的表现都不太理想,我持有的几只也是。

2018 年我开始买兴全趋势和富国天惠时,他们虽然是年头很久的基金,但还算不上明星。但如今肯定算了,之前小伙伴分享给我的一张图 ↓

我选的三位基金经理居然齐齐上榜,有点意外(可惜在投资上出名算不上啥好事儿)

而这三只明星基金开始“没落”有个明显的时间界限, 大约从 5 月末开始 ,他们开始明显跑输偏股基金的平均收益 ↓ 下面这张图我截的是兴全合宜

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从这个时间以后中小盘开始明显领先大盘白马股,而前期的明星基金对中小盘的配置明显不足(或者说因为他们对中小盘的配置不足才让他们成为了明星,毕竟去年以前中小盘还是人人喊打的垃圾)。

所以有种声音越来越多:

这些基金的规模都太大了,现在是中小盘的天下,但他们都买不了,大规模基金已经不行了。

但真的是这样吗?

其他大规模基金的情况我不清楚,但就我自己持有的这三只基金,它们规模在 300~400 亿,我并不认同这种说法:

  1. 今年代表中小盘的中证 500 走势很好,2021 年大约上涨了 15%。但虽然名为“中小盘”,中证 500 中的权重公司却很多都在 百亿以上

  2. 网上有博主统计了今年表现比较好的几只中小盘风格基金,发现他们持有公司的平均规模也在 100 亿到 500 亿不等

相比于大盘动辄上千亿的市值,中小盘股票确实市值小,但并没小到这几只基金都买不了的程度。

……

而且昨天我在跟踪兴全合宜的走势时,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对比数据。谢治宇名下正好还有一只小规模的基金可以拿来作对比:

  • 兴全社会责任三年持有期混合,这是一只封闭基金,现在的规模大约 58 亿;

  • 我持有的兴全合宜现在的规模大约 340 亿。

我对比了两只基金的走势,结果发现近三个月,中小盘开始领先于沪深 300 以后,但两只基金一大一小走势却几乎没有区别 ↓(数据来自天天基金)

然后我再往前追溯数据,发现了一个更有意思的事儿 ↓ 两只基金的走势能明显分成三段:

  • 最早的 2020 年上半年,两只基金的走势几乎没有区别;

  • 最近的 2021 年下半年,两只基金的走势也几乎没有区别,并没有体现出规模大小收益上的区别。

  • 而中间 2020 年下半年 + 2021 年上半年,兴全合宜的收益一直不及同期的封闭基金,累积 大约跑输了 10 个百分点

而这中间发生了什么呢?我发现这段时间里兴全合宜一直在被申购买入,份额越来越大,以至于兴全合宜在 2020 年末开始了申购限制。

我的看法:

  1. 两只基金近期走势高度一致,说明两只基金持仓雷同。谢治宇不是想买中小盘而不能,而是有自己的考虑暂时还没买,如果想买早在小基金中体现了。

  2. 兴全合宜在被不断申购买入的期间持续跑输另一只封闭基金,背后的因素并不是规模本身,而是规模变大的过程,是新钱涌入带来的干扰(所以前面说成为明星不是啥好事……)

而前两天,很多小伙伴可能已经知道了,兴全合宜的申购限制已经取消,说明新钱涌入已经停止。长出一口气,兴全合宜的压力终于可以小一些了。

……

所以对于基金规模太大、不行了的说法,我依然表示怀疑,也不会因此急于调整自己的投资。

富国天惠的持仓一直很分散,重仓也才买到 3% 左右,想买中小盘随时可以买。基金经理有自己的选择和判断。

兴全趋势的一大重仓是房地产,这也是过去业绩被拖累的一个原因。但我认同这个选择,现在不少靠谱的房企都在按照要破产的形式给估值,那要是没破产呢?而很多赛道公司都在按照未来 10 年最理想的情况规划,可但凡发生一点意外呢?

而兴全合宜可以买港股,和沪港深 300(注意不是沪深 300 哈)相关性很大。最近沪港深 300 的估值下降得很快,而 A 股相比于 H 股溢价又已经是历史高位……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