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健全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等制度和政策体系。2017年来,广东、黑龙江两省持续深化对口合作机制,共同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
为展示广东与黑龙江对口合作新成果、探索跨省合作新机遇,南方网、粤学习客户端联合泛珠网推出“携手记”系列报道。今天联动东北网推出系列第三篇《南北合作的新路径,深哈是怎么走出来的?》,带您了解广东省深圳市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如何携手共发展。
2017年,国务院印发的《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部分省市对口合作工作方案》明确,深圳与哈尔滨建立对口合作关系。2018年,国家发改委印发《哈尔滨市与深圳市对口合作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具体的工作任务和要求。
7年来,紧扣东北全面振兴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深哈两市聚焦体制机制、产业合作、经贸交流等方面,不断深化合作内容、扩展合作领域,探索出了一条南北共促发展的新路径。
深圳城市风貌。图片来源:南方日报
深圳拥有40多年的改革开放经验,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强大的科创实力,以及“双区”建设的政策利好。哈尔滨则拥有雄厚的工业基础,丰富的科教资源,广阔的城市发展空间,以及对俄开放的区位优势。两市经济发展定位高度契合,产业结构深度互补,具备坚实的合作基础。
建立对口合作关系以来,深圳与哈尔滨不断完善对接机制,持续深化交流互鉴,打造全方位多层次合作格局,实现互促共进。两市精心组织召开深哈对口合作联席会议,加强战略规划对接,谋划推进重大合作事宜,强化各部门及各区县(市)精准对接,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开展常态化交流培训,累计互派优秀干部任职交流41人次,学习培训717人次。
哈尔滨举办青年干部培训班,深化深哈合作。图片来源:东北网
深圳充分发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先行示范作用,将深圳在政务服务、法治建设、科技金融、营商环境等领域取得的成功做法经验在哈尔滨借鉴转化。秉持“能复制皆复制,宜创新皆创新”的原则,哈尔滨带土移植、离土移植深圳政策129项,将“深圳经验”不断转化为“哈尔滨实践”。
第一批赴深挂职交流的哈尔滨市管干部认真学习深圳的“放管服”经验,撰写了调研报告,推动哈尔滨在全市实行“强区放权”改革,下放162项事权清单,如:参照深圳做法开创黑龙江第一例招投标“评定分离”和新型产业用地(M0),并在全市推广使用;学习深圳“最多跑一次”政务服务经验,推进“一网、一门、一次”改革。
合作发展少不了资金“活水”的灌溉。深哈加强资本对接,鼓励深圳国企、驻深央企按照市场化原则,参与哈尔滨国有企业改革重组,充分发挥两市共同设立的聚恒红土基金等产业基金拉动作用,引导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深哈对口合作。
科技产业合作,是深哈合作的重点。两市立足各自的资源禀赋与优势产业,共同谋划一批优势互补的合作项目,推动深圳“20+8”产业集群与哈尔滨“4567”现代产业体系有效衔接、融合发展。截至目前,深哈已累计实施合作项目119个,计划总投资1136.8亿元,目前完成投资410.4亿元。
纵观深哈产业合作的版图,可以看到其中的“含新量”与日俱增,两市的产业合作逐渐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在工业母机、精密仪器设备、空天技术、人工智能、特色轻工制造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两市频频布局合作。共同举办“深哈信创产业合作交流对接会”“深哈航空航天企业圆桌会议”;推动哈电集团、哈飞集团等哈尔滨装备制造龙头企业与深圳企业开展对接;围绕新材料开展合作,打造石墨烯材料特色产业基地,培育高性能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集群;依托深圳联合飞机等企业,培育工业级无人机产业集群......
深圳联合飞机科技有限公司在哈尔滨投资建设黑龙江大型无人直升机产业基地项目。图片来源:东北网
同时,基于两市大学大所、创新平台等丰富资源,深哈持续推进科技与教育领域合作,推动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哈尔滨著名高校院所和光明科学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鹏城实验室等深圳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合作,集中力量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推动更多科研成果在两地产业化。
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环节。近年来,深哈不断强化平台建设,借助深圳的高度市场化优势推动两市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在松花江北岸,深圳(哈尔滨)产业园(下称“深哈产业园”)里科技企业林立,发展日新月异。这里是深哈合作的首个“飞地经济”项目,规划面积约为26平方公里。深哈产业园投资开发公司董事长潘少松表示,如此大规模的跨省对口合作,这在全国都是创新之举。
深哈产业园。图片来源:新华社
时针拨回2019年5月,深圳与哈尔滨两市政府签署了合作共建深哈产业园协议,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合作共赢”原则,共同推进园区建设。
5年来,在深哈两市的协同努力下,深哈产业园加快完善园区基础配套体系,提升园区产业承载力,打造投资环境优越、产业特色鲜明、竞争优势明显、开放特征突出的对口合作标杆园区。截至目前,该园区共计复制96项深圳政策,一度创造了“两天一层楼”“两年崛起一座产业新城”的“深哈速度”。
当前,深哈产业园正在构建以“哈尔滨大学大所+深哈产业园+深圳科技企业与深圳资本”为核心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合作机制,成功引进华为、思灵机器人等一批世界500强、独角兽企业,核心区累计注册企业671家,注册资本239.6亿元。国家大科学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哈工大卫星、航威智能等深海空天产业集聚发展态势初步形成,园区内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集聚度高达77.7%,做法及成效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对口合作典型经验并向全国推广。
“通过深哈产业园这个平台,我们可以和华为、东软、哈工大等优秀校企合作,同时园区还能帮助我们与深圳资本对接,加速科研成果落地。”黑龙江省首个招商引资的智能医疗项目、位于深哈产业园的哈尔滨库柏特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