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三会学坊
"叁會學坊”由清華法政哲學研究中心主办,華宇汉语法学专项研究基金资助,概分會讀、會講与會飲叁端。旨在积聚同道,于术业专攻中求会通,在切磋琢磨里观天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芋道源码  ·  SpringBoot ... ·  昨天  
芋道源码  ·  18.6k ... ·  2 天前  
开平广播电视台  ·  价格大跳水!跌至200多元,网友:终于等到了 ·  2 天前  
开平广播电视台  ·  事关校园食品安全!开平多部门联合检查!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三会学坊

No.1189 屠凯 | 马拉喀什,道声色兰

三会学坊  · 公众号  ·  · 2019-07-04 08:00

正文


马拉喀什,道声色兰


屠凯 | 文

清华大学法学院








从马拉喀什回来后,我一直想写下这篇小文,可惜没有时间。——开门见山,这是一个“攻略”。


Marrakesh


每次在旧大陆的边边角角当背包客,往往被当地人拿“哭你七娃”打招呼。这也难怪,一来日语导游的产业链发展得早,每个从业人士都能整两句。二来,我们邻国的朋友似乎学习英语的热情不高,银子不少,也必需当地人配合不可。三来,据我观察,邻国男青年喜欢当独行侠的较多,往往长发飘飘带个大单反,这和我国青春作伴或者广场舞大妈旅行团的模式颇为不同。所以说,落了单,当地人便容易当你作日本人。


可是这“哭你七娃”也蛮烦人,因为后面一定跟着推销的套路,总归是想方设法劝说你买些她爸爸手工制作,她妈妈精心打磨,她弟弟帮忙运送的义乌特产回家。再说,马拉喀什这种吞刀吐火鱼龙漫衍的热闹地界,一不留神走错路总不是好事。


可麻烦在于,在这个非洲的尖角,法语远比英语吃得开,而我那半吊子法语是不利索和阿拉丁萨拉丁们讨价还价或者打听方向的。一时间,遇到“哭你七娃”只好先不理睬他。


可突然,不知为何福至心灵,我想到何不主动回应呢!早不记得在什么地方,多半是北京牛街吧,偶然学到过穆斯林兄弟间的问候语,“瑟俩目”。我虽不是穆斯林,但是作为对那个吊儿郎当的“哭你七娃”的回答,在不知道别的词儿的情况下,想必也不算是太过分。


于是乎,新政策是,再有路边的小贩、趴活的师傅,乃至跟踪的乞丐拦截,我便一概站一站,对他们微笑着说声“瑟俩目”,拿出落落大方的风度来。


——真的有奇效。路边的小贩听了,也便直一直腰板,笑着说声“瑟俩目”。跟踪的乞丐听了,不等你问,便一股脑用英语告诉前方景点的通幽曲径,然后自顾自地招呼别人去了。而趴活的师傅,则瞬间庄重起来,浮现出一种国王酒店门童的骄傲神气。


是我想多了吗?这一声色兰的力量?


也许我确实在胡思乱想。这只是我自以为得计的幻觉罢了,其实阿拉丁和萨拉丁兄弟们只觉得遇到一个怪人,身上只有书袋又没有铜板~


但也许我的胡思乱想未必全无道理。第一次走向这个早已经被无数人走过无数遍的天涯海角,你可以选择当新版的“哭你七娃”,也有一丁点可能学得阿拉伯王子们使用流利的巴黎法语。但是,一个最最容易遗漏的交友之道,确是那个在旧大陆早就沿用千年的道声色兰。


何不就道声色兰,试试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