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樱桃小财女
这个是以前的【樱桃小房子】,现在的【樱桃大房子】的备用号,资讯都发在“樱桃大房子(ID:ytdfz8)”上了,如果樱桃大房子又找不到了,到这能找到樱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樱桃小财女

596家上市公司,辛苦半年,买不起一套房

樱桃小财女  · 公众号  ·  · 2018-09-04 21:15

正文

来源:正解局


房地产不死, 百业不兴。

房地产不死, 民心不宁。


今年上半年共有596家公司,净利润不到1000万。而在北京、上海、深圳一套好点的房子、学区房,售价超过这个数的比比皆是。


也就是说, 这596家上市公司,忙活大半年,可能在北京、上海、深圳连套房都买不上。


这个结果,不光让人震惊,更让人心生感叹。


根据相关规定,上市公司半年业绩报告要在8月31日前披露完毕。目前除了长生生物,其他公司都按时发布半年报。


半年报,是公司当年前半年经营情况的“成绩单”。


根据东方财富网数据, 有596家公司,占总数的16.35%,上半年净利润不到1000万元。


而另外一个扎心的事实是,这1000万搁在北京、上海、深圳,这3个中国最具魔性房价的地方可能连套像样的房都买不起。


在北京,学区房是楼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2016年,就曝出过10平米“过道”,被炒到150万。


这段时间,因为整治的原因,二手房中介下架了大量天价房源。


但是,我们查询成交记录仍然发现,比如, 这两套建成于1970年代的学区房,2015年成交单价已经超过12万每平米了。


一个三口之家,稍微要活动活动筋骨,1000万可能是打不住的。



在深圳今年5月,著名的海上世界双玺花园开盘,共推出167套205-424平的房源,预售备案价格8.17万/平-15.4万/平,其中,72套每套售价在5500万左右,另外95套每套售价也超过3000万。


即便如此天价,开盘当天,仍然有近700土豪,带着500万诚意金,等待摇号。以至于下面这个段子火了很久。



即便是300万这个二线城市的楼市“上车”门槛,仍然有445家公司没有达到。


再退一步,还有418家公司上半年净利润不到200万,想在三线城市买个房也几乎是不可能。


我一直认为,A股上市企业是全国最优秀的一小部分企业(当然,有少量应该清除出去的垃圾公司),它们能通过上市审批,不管是在管理经营上,还是盈利上都应该是中国企业的佼佼者。


可这五六百家企业,成百上千,甚至上万、几十万个员工辛辛苦苦大半年,想在北京、上海、深圳买套像样的房,可能都买不起。


不由让人心生感叹。


一叹:房地产之兴隆。


还是从个例子说起。


有规定:上市公司连续2年亏损,就得被带帽,也就是股票名称前加“ST”,表示特别对待;连续3年亏损,就得暂停上市了。


所以,很多上市公司为了不让被踢出A股,想尽办法。


而其中, 最简单的一条竟然是:卖房。


比如,“ST宁通B”在2016年挣扎在生死边缘,命悬一线间,董事会决定卖掉北京西城区2套市重点北京小学本部学区房,净赚2000多万,当年瞬间扭亏为盈,公司起死回生。



这些年来, 房地产火爆,吸引了众多上市公司纷纷搞起房地产开发。


像我们熟悉的茅台、雅戈尔、红豆、奥克斯等等,很多主业原本不是地产的公司,也按耐不住拿地、盖房、卖楼。


还有更多公司,做起炒房的买卖。


有数据显示,截止到今年6月下旬,A股上市公司中有44%的公司持有投资性房地产,合计市值高达9905.14亿元。



现实中,参与炒房的企业,比这个数字可能要多得多得多。下面是,南京一热门楼盘开盘摇号的名册,大大小小的公司赫然在目。



做实业有些要靠卖房求生存,更多的是想去分一杯羹,垫着脚去搞房地产开发,或者炒房。


房地产,生意真的是太火爆了。


二叹:实业之难。


下面是网上流传已久的一个段子。


马斯库是一名德国人,2005年拖着一只行李和300万元存款,漂洋过海来到上海浦东。他拿出100万元付了房子首付,剩下200万元经营红酒生意。


10多年过去了,200万元的创业经营款早被马库斯亏得颗粒不剩、底裤朝天。如今,他以1725万元卖掉房子,打算回国休养生息。


临行前,他耸耸肩,满脸不解地说:“MLGB,这真是一个神奇的国度!”



笑话归笑话。但是,这些年来,因为房价坐上了“火箭”,实体经济经营成本、压力不断加大。


早在2016年,任正非就公开表示:


深圳房地产太多了,没有大块的工业用地了,现在土地越来越少,越来越贵,产业成长的可能空间就会越来越小。既然要发展大工业、引导大工业,就要算一算大工业需要的要素是什么,这个要素在全世界是怎么平均的,算一算每平方公里承载了多少产值,这些产值需要多少人,这些人要有住房,要有生活设施。生活设施太贵了,企业就承载不起;生产成本太高了,工业就发展不起来。


华为在今年终于行动起来,7、8两个月分两批将8100名员工从深圳搬迁到东莞。


而华为将在东莞兑现8500元/㎡的员工福利房。但在深圳住宅均价已达5万元/㎡,改善豪宅已近10万元/㎡。


高房价的负面影响,其实早就传导到了实体经济领域,加重了企业经营成本和负担。



比如,银行就看重房地产、土地(来抵押),胜过企业本身经营、项目。企业到银行贷款,往往第一个问题就是:你有房产吗?


所以,有企业家调侃,就算乔布斯拿着苹果,来中国也会一分钱也贷不到。


下面这张图,可能更让我们震惊。


这是中国、美国制造业PMI指数的比较,可以发现在 2009年前中国制造业景气程度高于美国,但是现在,美国却要高出中国不少。



其实, 现在连日本、欧盟主要国家的制造业景气指数都高于中国了。


2008年次贷危机,10年过去了,我们还要不断共克时艰。


而美国经济增速已经达到4.2%,美国股市创下二战后最长的牛市,失业率创下18年新低。


美国通过次贷危机,在很大程度上出清了风险。但我们却对房地产呵护备至。


所以,你很难说,今天的局面和中国这些年房地产的野蛮增长没有关系。



三叹:买房人之富有/艰辛。


很难想象,一个家庭竟然能拿出比一个拥有成百上千,乃至上万名员工的企业还多的钱,去买房。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