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casa)微信公众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资讯丨2024年演出销售票房达216亿:演唱 ... ·  2 天前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TOP 40!中国舞台美术学会年度点阅量文章排行榜 ·  4 天前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2024年度大事记——年终回顾,展望未来! ·  3 天前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艺谈丨高子文:界定戏剧不必局限于观演形态 ·  4 天前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动态丨首批市级演艺新空间挂牌,空间培育交阶段答卷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艺术与田野共同构筑了诗和梦境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公众号  · 美术  · 2017-10-20 14:54

正文

第二届隆里国际新媒体艺术节将于11月8日-12日在贵州锦屏隆里古城举办,“技术创意秀演”作为艺术节的重要板块,涵盖了五大秀演项目。此次艺术节举办期间,隆里将无时无刻不迸发着艺术的花火,那么艺术家们将如何用艺术的形式激活民族文化潜质,在破坏与建造之间寻找平衡点,让文化创意与地域经济得到有机融通呢?请随小编共同观看一下新媒体艺术秀方案,或许能从其中窥得先机亦未可知!


用宏大的戏剧冲突,引发当代艺术创作的价值思考

我的家乡在北方海边的小城镇。我小的时候,城外便是大片的田野,总会见到各式各样的小昆虫。对一个小孩儿来说,那时候没有什么更多的选择,好玩的东西就那么几样,其中就包括田野里的小昆虫。我一度对苍蝇蚊子很感兴趣,逮来仔细观察,发现竟然有好多种类。后来喜欢上更大一点的,比如蚂蚱。


整个夏秋之间,田野里到处都是蚂蚱,连海边的沙滩上都能见到。那时候我并不知道蚂蚱还有个学名叫蝗虫,也并不觉得他们有什么害处。只是好玩儿,捉好些,用草棍儿穿成一串儿,欣赏它们的挣扎,跟更大一些的孩子学习用火烤着吃。大部分蚂蚱是绿色的,也有褐色或黑色的。有时闲呆着会想,如果这些平庸而又无趣的蚂蚱有大象那么大,外表是是色彩缤纷的,再或者是成群结队漫天飞舞,会是怎样一种状态。


当然这些儿时的奇思怪想会随着年龄的增长烟消云散,比如在常识课上知道蚂蚱是害虫。但是周遭世界的变化如此神速,还没容得我进一步了解蝗虫如何糟蹋粮食,身边就已经见不到蚂蚱们的身影了。于是,田野乡村的昆虫们成为了一种记忆。我在近期的一系列创作中,总想把记忆中的乡村田野用某种物象加以表达。

人类发展进程尽管已经度过了农业文明的时段,但现实与潜在的环境问题又摆到面前,大家又不得不试图回到原点去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生存环境是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而形成良好环境的因素是由完整的生物链所形成的,这其中就包括那些对人类而言有害和无害的昆虫们。人类对环境的行为介入手段是多种多样的,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也有经济的和宣传教育的,另外一个不可或缺的是来自艺术的力量。


我们在策划隆里国际新媒体艺术节之初,就有一个以某种方式介入乡村建设的想法。但我们清醒的意识到,这种介入充满了不确定性。略带疯狂本性的艺术创作让平凡的事物变得不寻常,再温和的表现手段也会炸裂日常而有序的乡村生活。不管是脑洞大开的滑稽幽默,还是不管三七二十一的针锋相对,对田野风光来说,天马行空的艺术品就是一种优美的侵入和征服。矛盾冲突总是不可避免的,这种不确定性带来了某种戏剧性。就像当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他们带来了所谓新的思想观念和新的科学技术,但同时也带来了对原生态的破坏,所谓的“好”和“坏”在这里同步发生。回过头来说,蚂蚱对于稻田是害虫,但没有了蚂蚱的生物链也是不完整的,而断裂的生物链也将导致整个环境的毁坏。所以,破坏与建造之间的关键就在于寻求一个平衡点,我认为这是引发当代艺术创作的思考价值所在。


第二届隆里国际新媒体艺术节将有一个新的项目,就是艺术家驻留创作季。这个在地创作项目的策展人爱默杨先生提出以“艺术、乡村、不确定的空间”为主题,从三个方面阐释艺术介入乡村的“不确定”:一、“不确定”是艺术的天然属性,其中充满丰富的可能性;二、“不确定”是对“确定性”的否定和批判;三、和城市白盒子空间稳定、可预期的展览结果不同,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家,进入新的开放性地域,必然呈现未知的、全新的生命。隆里古城是贵州黔东南地区一座有着五百余年历史的古代军事屯堡,从2016年开启了国际新媒体艺术节,这是国内将新媒体艺术概念大规模植入乡村生活的首个案例。它不同于其他近年来勃兴于全国的文旅项目,其特征之一是汇聚了不同学术背景的艺术家在同一时段展示其艺术作品,而不是由某一位艺术家单独主掌对环境的改造;第二个特征是用新媒体技术手段把艺术作品有机植入乡村田野,参与日常生活,而不破坏环境;第三个特征就是它在操作形式上的可复制性,艺术节可以与地域经济发展发生良性互动。

我计划在本届新媒体艺术节上展示一个题为《记忆》的充气蚂蚱,用体量巨大的形象加强视觉冲击力,提示某种质疑。儿时记忆中的一个个体的小蚂蚱很好玩,但是如果它们成群结队漫天飞舞的时候,稻田将会面临灭顶之灾。转念又一想,当一群文化背景迥异、思想行为不同的人们涌入隆里古镇的时候;当声光电带来干扰、金钱和财富引发诱惑的时候,会给当地的生活方式、人际关系等等带来怎样的冲击,这一系列冲击又会带来怎样的困惑,都是未知的问题。显然,现下给这些问题下结论还为时过早,它的背后还有很多不确定性。

我的蚂蚱是用充气材料做成的,气模可以赋予渺小以伟岸,体量上的变化会形成惊人的艺术奇观。你很难以常规的思路把它归类,它所产生的宏大戏剧冲突,就在于把艺术植入生活,用生活激发艺术,在文化差异性和延续性上达成共识。然而巨大的体魄终究是艺术家的外在赋予,而不是自然生长的,当充气气模一旦被刺破,看似伟岸的体魄就会瞬间坍塌。这或许就是艺术创作的趣味所在,创作过程把艺术家的情怀与观众相连通,平等对话,相互映照,调动参与者的全部感官系统,使创作者和观众的情感普遍产生移觉。对比人体尺寸而言,五十米是一个巨大的体量,而这样的体量放在万亩稻田里,又是渺小的。我想,其中的隐喻就是:田野里是否可以没有蚂蚱?它的出现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最终决定它的命运的还是那个平衡点。我们的策划方案是善意的,我们的理想是将舞台艺术延伸至大自然和日常生活当中,激活民族文化的潜质,用跨界的艺术形式展望新型乡村建设,使文化创意与地域经济之间形成有机融通。那么,最终的结果会怎样,或许就取决于能否在破坏与建造之间,找到那个关键的平衡点。



凭声光电,入百载轮回,寻千年之梦

项目定位:主题光影艺术装置


追梦

隆里

 入文化秘境

         迷千载轮回

                唤追梦之旅



入梦

主题概念

莲水幽梦


光影融汇的漩涡

时空交错之迷离

一池幽梦悄入夜

流萤轻舞翠鸟吟


表现手段:激光、灯光、光带、音乐



场地位置:


迷失

主题概念

万千浮华



“浮华”穿着绚丽的外衣

迷惑了欲求光鲜的双眼

躁动的光影与色彩共舞

无尽无休……

就此万千浮华看尽

却怅然若失……


表现手段:喷泉水拱、激光、音乐



场地位置:


唤醒

主题概念

光林妙音


表现手段:藤编手工、激光、灯光、乐器演奏



场地位置:稻田茅草屋及栈道


注:文章发布仅为艺术家策划方案构想,实际效果以现场作品为准。


近期,学会微信平台将陆续展示新媒体艺术秀,敬请期待~



责编:张吉才



媒体合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