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海运仓内参
中国青年报评论部出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91产品  ·  deepseek“黄金提问公式” ·  2 天前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  为什么 BAT 没做出 DeepSeek ·  2 天前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  不论AI多么强大,运营的核心能力始终只有1个! ·  3 天前  
91产品  ·  信用卡品牌推广方案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海运仓内参

7岁女童遭老师殴打?暴力会催生怎样的教育 | 中青融评

海运仓内参  · 公众号  ·  · 2019-10-30 18:14

正文


日前,一段令人揪心的视频在网上曝光。据《新京报》报道, 10 29 日,在陕西榆林,一家长反映自己 7 岁女儿遭老师体罚殴打达 2 分钟之久。女孩父亲称:“女儿在子州三小上一年级,老师殴打致女儿右眼有淤血肿胀,左耳有撕裂伤”。最新消息显示,子洲县教育局表示已对此事介入调查。

从监控视频中可以看出,在一间教室里,这个女老师多次击打女生头部,还扯了女生的耳朵,随后进行踢踹,直到女生倒在地上。整个过程,女老师三番五次地击打女生身体,被害者没有反抗行为。显然,这个女老师不是因为什么“误会”或者“冲动”才伤害了学生,一些媒体用“殴打”一词描述此事,并不过分。目前此事最终调查结果还没发布,但该教师的行为显然不合适。

教师伤害学生的案例,时有发生。 10 16 日,湖南长沙某小学有家长反映,有些孩子被老师体罚,有学生表示,“自己曾因做操表现不好被扇巴掌,还有学生被罚跑 26 圈”,更可怕的是,“班里 41 名同学, 37 名曾被打骂过”。

今年 8 月,重庆市石柱县一培训机构教师暴打学生并逼其下跪视频,也一度在网上引起热议,当事人竟然还信誓旦旦的说:“学生是我亲戚的儿子,他父母把孩子的希望寄托在我身上,大人管不下来,要我把孩子的坏习惯掰过来,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如此言论,可谓荒唐至极。


类似的事件一再发生,不得不让人深思,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个别老师能如此狠毒,心灵的园丁竟沦为行恶的魔鬼?不可否认,的确有个别老师存在品行破坏、修养缺乏的问题,但外界对此不能止步于道德上的谴责,要看到其中隐含的两个深层问题: 教师惩戒权的滥用与教师“特权理念”的影响

不言而喻,至今仍有一些人对“棍棒教育”抱有幻想,总觉得孩子不听话就要被打骂,甚至没被肉体伤害、精神侮辱过的孩子,很难“成熟”起来。尽管很多人已经抛弃了这些错误观念,但它给人带来的思维惯性,很难在短期内消除。一些教师缺乏合理的教学方法与素养,遇到问题时,就想着用简单粗暴的行为解决,这不仅会给学生带来难以消除的伤害,也会给自己的教育职业生涯蒙上阴影。合理发挥教师惩戒权的第一原则,就是要合法,殴打学生不等于教育惩戒,教育惩戒也不见得非要打骂学生,科学合理的惩戒方式,也的确考验着老师的能力与修养。

再者,在缺乏外部管理、监控的环境里,教师对学生构成了绝对权威的关系。如果不慎滥用,就有可能带来相反的效果——学生不敢质疑、反抗教师的错误行为,教师也更自以为是地对待学生,形成恶性循环。如果教师本身又依赖暴力手段,那么殴打学生的惨剧就难免会发生。

国家法律严格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任何教师都不能采取暴力方法来“教育”学生。 《未成年人保护法》要求:“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有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义务教育法》也严令禁止教师体罚学生,《教师法》更是直接规定:“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要给予教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但愿在法律的强制作用下,教师伤害学生的悲剧能少一点,合理应对复杂的师生关系,形成师生之间交流的正向循环,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当深思的问题。


中青融评: 眼见为实,就“视”论事

视频 / 新京报动新闻  评论 / 黄帅

——— ——— ——— ———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出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91产品  ·  deepseek“黄金提问公式”
2 天前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  为什么 BAT 没做出 DeepSeek
2 天前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  不论AI多么强大,运营的核心能力始终只有1个!
3 天前
91产品  ·  信用卡品牌推广方案
4 天前
美丽也是技术活  ·  情趣内衣都是廉价货?这些大牌不服气!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