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山东政事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主办的主流新媒体平台。坚持“影响有影响力的人”理念,致力于为您提供最新、最需、最权威的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理想汽车  ·  理想超充2025春节充电报告 ·  3 天前  
比亚迪汽车  ·  比亚迪天神之眼开创全民智驾时代 ·  21 小时前  
浔阳晚报  ·  @新能源车主,利好来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山东政事

山东滨州:心安的磐石

山东政事  · 公众号  ·  · 2024-12-23 18:00

正文

城市治理是一门大学问。
一个好的城市,一定有先进的发展理念、科学的发展思路、明确的发展定位和创新的发展模式。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市发展,是精明增长和精细管理下的城市发展,是信息化、数字化和网络化基础上的城市发展,是政府治理、社会治理、城市治理一体化和现代化过程中的城市发展。
如何为之?
“心安城市”成为滨州给出的答案。
近年来,滨州把党的建设深度融入社会治理体系之中,创新性提出建设“心安城市”,以党建“绣花针”穿起治理“千条线”,大力推动社会工作实践创新,实现城市治理高质量发展。
网格聚力
“心安城市”建设的目的是什么?
“要坚持做到党建有力度、改革有深度、服务有温度,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更高品质生活需求,努力让更多人在滨州心安顺遂、人生出彩、梦想成真。”在今年11月召开的全国社会工作创新发展大会暨“心安城市”建设交流会上,滨州市委书记宋永祥这样作答。

(全国社会工作创新发展大会暨“心安城市”建设经验交流会在滨州召开)
滨城区市中街道文汇社区的未来小区是典型的老旧小区,小区共有852名居民,其中党员61名。近年来,小区构建起“社区党总支—网格(小区)党支部—楼宇党小组”三级党组织体系,推行网格(小区)党支部书记与网格长、党小组长与楼道长“一肩挑”,创新实施网格“积分制”管理,党群服务由“文体娱乐型”向“全龄服务型”迭代升级。围绕“一老一小”两个重点,搭建“社区+志愿服务”互融平台,分片分类招募了37名志愿者,持续擦亮“幸福来敲门”志愿服务品牌。通过党建聚合“双报到”单位、共驻共建单位、辖区商户等多元服务力量,实现对75名高龄、独居、失能等老年人以及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的精准化关怀,将服务链条延伸到居民家门口。

(社区定期召开圆桌会议征集居民诉求)
在文汇社区,网格治理“小而灵”、资源共享“小而实”、多元服务“小而暖”,“老旧居所”也能成为“心安之处”。
基层治则国家治,基层安则天下安。据统计,滨州市今年推动608个网格(小区)党支部由功能型转为实体型,解决急难愁盼问题1.2万个,确定共建项目924个、解决问题4300余个;累计成立163支社区慈善基金,惠及26.5万人。

(市委书记宋永祥调研“党建引领 网格聚力”工程推进情况)
法治聚能
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城市治理难免积累了诸多“看得见、管不着”的问题,难点在基层,“痛点”在群众身边。因此,想要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要抓好法治这一关键——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在阳信县温店镇,镇党委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作为镇党政“一把手”工程,推行“镇党委+片党总支+村党支部+党员”四级矛盾纠纷化解责任负责机制,结合每月主题党日定期举办“村民矛盾研判日”活动,形成组织在身边、服务在支部、党员齐上阵的党建引领矛盾纠纷化解机制。今年以来,全镇举办“矛盾研判日”活动67场次,有效带动全镇394名农村党员参与本村矛盾纠纷化解。
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形成在社区一线解决问题的导向,打通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阳信县温店镇的案例,也是滨州工作的缩影。
近年来,滨州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构建起了非诉讼纠纷化解“1+155”大和解机制:即在党建引领下,建设一个矛盾纠纷大调解平台,建立“访调、诉调、检调、公调、政调”“五调对接”机制,实施安身、安业、安居、安康、安心“五安”工程,实现群众诉求“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服务”,努力让群众在纠纷化解中找到“心安”。

(法智护航中心涉企纠纷调解功能室)
公开数据显示,滨州各级矛调中心共进驻调解组织249个、品牌调解室111个,718名专职人民调解员、992名部门业务骨干纳入调解力量专家库。截至目前,全市各级矛调中心共受理调处婚恋家庭、邻里、劳资债务等纠纷7.8万件,按时办结率99.69%,诉前调解成功率46%,位居全省前列。
“依法有法办、有法依法办”。作为全国首批、全省首个“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滨州以党建为引领,提出提升法治透明度、法治公信度、法治加速度、法治融合度、法治舒适度“五度并举”概念,积极探索构建起“大普法、大治理、大和解、大复议、大监督、大化解”六大体系,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努力打造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滨州样板”。
心安聚和
什么样的城市适宜人居住?那就要看这个城市能不能真正以人为本,能不能真正实现人文关怀,能不能最大化地满足居住者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为居民提供更加优美的环境、更加优良的秩序、更加优化的管理、更加优质的服务和更加优秀的文化。
2024年3月20日,全国首届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经验交流大会在滨州召开,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授予滨州“中国社会心理服务创新实践基地”,发布全国首个“心安城市”建设指标体系。

(全国首届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经验交流大会在滨州召开)
4月15日,“心安城市”建设推进会议召开,吹响了滨州心安城市建设的号角。随后,出台《关于打造“心安城市”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心安城市”建设的实施细则》,规范20条路径53项具体推进措施,明确了43个牵头部门单位,形成齐抓共管工作合力。

(滨州市“心安城市”创建启动仪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