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新华社报道,老百姓把上面一个领导来基层调研,下面逐级陪同人员一大串,称为“彗星式”调研,这个比喻真是形象生动,一针见血。
笔者在基层政府部门工作多年,见过太多“彗星式”、“走秀式”的调研场景:但凡有上级领导前来调研或检查工作,我们都会提前接到通知,于是准备汇报材料,确定陪同人员,安排看的现场,以及吃住行等等。
曾经某“大领导”来调研,差不多一个月前我们就接到通知,于是我们就抓紧做准备,如同影视剧里的编剧,准备好领导调研的每一幕场景,去哪些企业、哪些基层单位、哪些人陪同、哪些人出场等等。
按照官场规则,上级领导来了,下级的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相关人员都得陪同,前来调研的领导级别越高,“彗星”的尾巴自然也就越长。领导走过看过,电视新闻报过,调研就算结束。这样调研的实际效果,可想而知。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尾巴呢?笔者认为关键是,层层陪同。
省里一个厅长下去调研,他会带几个处室的人;到了市里,会有市政府的领导(市长或者副市长)、局长、副局长陪同,以及相关科室的人员参加,然后到县里,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局长、副局长陪同;接着再到村里。这其中,不是市里按规定接待完了省里领导就自个去县里,而是要层层这么陪着去下面县里、乡里,这样就像彗星的尾巴越来越长。
这种全程陪同,并没有明文规定,更像是一种官场规矩。其中暗含的逻辑是,如果没有相应级别的人全程陪同,则显得对领导不尊重。
产生这种“彗星式”调研的原因,除了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以及官场迎送规则外,仔细探究,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上下都有这种“彗星式”调研的需要。
作为调研者(领导)而言,无需自己动脑筋,无需亲力亲为,每一幕场景里都是众星拱月的“一号”,自然感觉良好;作为被调研地区(下级)而言,领导听到的都是自己精心准备的汇报稿,看到的都是自己选择和设计的场景,把本地光鲜的成绩呈现在领导面前,自然免去了出现纰漏的担忧。两全其美,各得其所。至于调研的本义和初衷,早已抛诸脑后。
解决彗星式调研,笔者认为应该制定具体的制度规定,砍掉中间层级的陪同。比如省里的领导要去县里调研,就直接去县里,不能有市里的陪同。这样砍掉了中间层级领导的陪同,调研才能看到真实的情况。调研时,那么多领导在场,老百姓除了唱赞歌说好话没什么能说的,甚至有意见有问题也不敢说。
另外,上级领导到基层搞调研,最好是通过随机方式选点,一般不提前通知。前几天有媒体报道,山东枣庄创卫办要求出租车司机报告专家暗访信息。其实,就是有报信让市里县里知道也无妨的,只要是随机选的点,不是下面安排的点、安排的出场群众 ,而且没有那么多当地领导跟在后面,都能看到实情的。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充分说明了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建国后,毛泽东同志亲笔为身边工作人员写“出差守则”,要求身边工作人员利用回家探亲的机会,进行保密调查,掌握基层情况,直接汇报。十八大后,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其中第一条就是“改进调查研究”,要求到基层调研要了解真实情况,轻车简从,切忌走过场、搞形式主义。
当前正值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那么多改革措施落实如何、效果如何,都迫切需要各级领导,经常到基层实地调研,掌握第一手情况,为决策提供依据。但是这并非通过“彗星式”调研所能取得,必须扔掉“彗星尾巴”,蹲下身子,直接深入老百姓中间,才能真正了解基层的实际情况。
校对 | 项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