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东亚评论
读懂东亚,理解中国,拥抱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直播海南  ·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副总经理刘卫东被查! ·  12 小时前  
武汉本地宝  ·  武汉元宵节8个亲子好去处推荐! ·  昨天  
直播海南  ·  车窗被砸!车主却很高兴? ·  2 天前  
直播海南  ·  国安部披露一起间谍案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东亚评论

中国农村妇女,被打了马赛克

东亚评论  · 公众号  ·  · 2020-10-15 06:55

正文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

为你写一个故事(id:raistlin2017)

作  者 |  小林

文中内容不代表东亚评论观点和立场








01


她们也可以美


很多人不知道,每年的10月15日,是世界农村妇女日。

这是一个关心关注农村妇女的日子。

2015年,据民政部统计,全国有8700万农村留守人口,其中4700万是妇女。

她们有她们的生活期盼,有她们的日常烦忧。

不久前的热搜就向大家展示了她们。

湖南农村,蹲在地上的她平时不怎么爱笑。

化妆后才发现自己可以很美,但过去连头发往往也是自己随意剪,因为舍不得理发费。


难得买一件衣服的她,为了和未来儿媳第一次见面,不收拾一下怕儿媳嫌弃自己。

化妆后找到久经生活考验的自信,但过去不曾用过胭脂水粉。


还有许许多多的她们,从没给自己买过好衣服。

手头拿的出手的裙子也许就是别人穿久了送来的。


她们这一辈人不关注自己,却奉献给了家庭和孩子。

这便是我们所忽视的农村妇女的基本形象。

或者说,是互联网不愿去触碰的群体画像。

犹如被打了马赛克,模模糊糊。


02


她们却被这样看待


但互联网是这样解读农村妇女的。

一搜索“农村妇女”四个字,就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在百度下,不出两页,就是“性生活”“难以启齿”“奸”“欲”等打着色情擦边球字眼的内容。


不出10页,出现大量私奔、偷情等的故事会内容,细节之清晰,仿佛是现场的视频再现。


正正经经的电视剧片段,也被改编了题目来博人眼球。


似乎农村妇女就是鸡鸣狗盗、淫荡卑贱的代名词。


在知乎搜索下,农村妇女的形象则和“丢人”“素质差”等联系起来。


有的知乎热问下,将其形容为一种逆现代化的存在。

比如在没文化没远见的婆婆的身份里,加入了“农村老妇女”的标签,试图增加网友的认同和支持。


“八卦”“泼辣”皆是先入为主的看法。


似乎把农村所有的邻里通奸,伦理破败,重男轻女的问题都归咎于农村妇女的不堪入目了。

她们无形中成了罪魁祸首。

在搜狗搜索下,不出1页,全是……唉,不可描述的东西。


全是该打着马赛克的内容。

于是很多从未经历过农村生活的人,把农村妇女视作轻浮人群的代名词。

这样“定位”,这样的“形象”真的好吗?

于是她们不仅仅是缺乏社会关爱,更是被莫名其妙地抹黑,被污名化。

生活之艰辛,感情之艰难,只能掉了牙,咽到肚子里。

你知道现在哪个这样的她最火吗?

答案就是——余秀华。

公开“表白”李健、言语粗鄙登上微博热搜、和网友争吵、神经叨叨……

很不像农民的农民诗人,写的诗也似乎只关注情欲欢爱。


面对争议,只是回应: “又有人说老娘说脏话了。对,老娘说了,还很快乐!咋地,诗人不能日谁?”

很多人说她不像农村妇女,她都不怎么干农活,可她却是最符合互联网预期的。

诗里的情欲欢爱就和百度搜索下的“难以启齿”相得益彰。


语言的庸俗粗鄙就和知乎网友观感下的素质极差殊途同归。

她不怎么工作劳动,更是符合许多人对农村妇女的“曲解”——只会带带娃,只会游手好闲。


余秀华的盛名,其实就是很多妇女的污名。

所以说农村妇女的生活被马赛克化了。

一方面,人们永远无法深切了解她们的苦与乐;

另一方面,许多人眼里,她们常常与滥情纵欲无知联系在一起。

而最后呢,本就不幸的她们只有被骂,却无法诉苦。

这叫什么生活啊!


03


她们其实很艰难


农村妇女遇到的问题,碰上的人生辛酸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

一个是,经济来源问题。

留守在农村的妇女即使能腾出时间不带娃,能腾出时间去工作,可村庄附近工厂能提供的岗位实在有限。

许许多多的地方,两三个村庄有一个厂就不错了。


她们找不到工作,往往只能靠外出打工的丈夫的钱来生活。

而这笔钱,她既要用来照顾孩子,又要用来赡养老人,留给自己的又有多少呢?

一个是,生活条件问题。

缺乏经济来源,或者收入微薄的一些妇女舍不得买卫生巾,把卫生纸叠在一起用。

因为她们舍不得一次月经就花五六十元在这上面。

还有许许多多的她们就像上文所写,一辈子都舍不得买一套衣服。


吃穿住行皆是能省则省,健康保障怎么能让人放心,多少农村妇女生病了不愿去看医生啊?

一个是,家庭暴力问题。

因为很多留守妇女的经济来源全在丈夫,丈夫有绝对的“生杀大权”。

有时候被家暴了,也无处寻找保护,为了这个家,可都选择息事宁人。


一个是,劳动强度太高。

毕竟当男人们出去打工后,农活转移到她们身上,她们也只能默默承受着。

实际上,不少留守妇女在家务农的时间就在12小时以上,喂喂孩子、养养猪的功夫就占去了白天的光阴。

哪还有时间附近找个零工干干?

结果就是不到一两年,新婚时娇嫩的皮肤就衰老和粗糙了。

一个是,多生多育下身体机能的快速下降。

还记得广西那个“隐世”的超生家庭吗?


当时报道,丈夫是91年的,妻子是90年的,生了9个孩子,肚子里还有一个。

妻子已老得看着像四五十岁的小老太了。

更有甚者,代孕妈妈批量出现—— “代孕村”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