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三声
「三声」聚焦文娱创业领域的企业、人物、热点、资本,提供最专业的文娱产业报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经济日报  ·  演唱会一票难求!是谁在“捣鬼”? ·  11 小时前  
经济日报  ·  演唱会一票难求!是谁在“捣鬼”? ·  11 小时前  
煮娱星球  ·  降咖演短剧?他资源也跌太多吧! ·  3 天前  
煮娱星球  ·  卧槽!他被“杀猪盘”了? ·  4 天前  
天天看余杭  ·  吴磊,突发意外!最新回应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三声

日谈公园创始人李志明:网络电台能够打破观众与演员之间的第四堵墙|三声·新青年

三声  · 公众号  · 娱乐  · 2017-10-04 21:48

正文


电台它更像一种私人体验和旅行,在这个旅行里边你会碰到各种各样的人,这里面有相聚也会有朋友。


本文整理自李志明在2017年9月28日三声·新青年沙龙的演讲


大家好!我是李志明,现在是日谈公园的主播,也是创始人。

 

日谈公园是9月20号成立的,到今天已经播出一周年。我们的定位算是一个文化杂谈类的节目,每期节目会有几名主播跟大家分享生活,分享喜欢的文艺作品,也会有有趣的嘉宾来作客。有以前新京报的老师,有每年出几首金曲的上海彩虹合唱团的指挥金承志先生,还有一些画漫画和做脱口秀的朋友,这些都是我们电台的常驻主播。



日谈电台为什么会诞生?我觉得可能要从头讲起。

 

上中学的时候有一个梦想是当传统电台的主持人,像程一老师,或者青音老师这样的。但上大学的时候,我见到了我的偶像郑洋。我问她,我想做电台DJ有戏吗?她说没戏,我说为什么?她说你大舌头,我当时点梦碎的感觉。

 

于是我就把做媒体的梦想转向了另外一个领域,毕业之后如愿以偿成为了一名娱乐记者,那时候实现了作为媒体人影响他人的目标。

 

彼时中国的独立音乐还在很启蒙的阶段。我在新京报这种算是比较主流的一个都市媒体上,能做出整版的报道,对我来讲还是很有成就感。包括当时去贺兰山摇滚音乐界采访何勇,因为我在台下写了整个演出的情况,他本人非常感动,放出一句话,之后我只接受新京报的采访,因为有李志明这个记者在这。正好那个时候新京报参与了魔岩十年的专题,我也参与的撰写。

 

在那之后,我作为记者的成就感到极限了,因为我发现一个问题,你东西写的再好,你写的东西都不知道谁在看,那些被人影响的人他们是谁?他们在想什么?你不知道,这种寂寞感挺要命,我挺需要像刚才青音老师说的,希望被人听到看到的状态。

 

于是我离开媒体,做过唱片公司的企划,做过艺人经纪,做过演出的市场宣传,也做了一些大型的互联网公司,之前合作过的艺人像汪峰,包括去了公司像新浪。也在2013年的时候有了自己第一个成熟的演出项目,是一个票务类的工具,但是整个过程当中我自己始终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或者是有心理上某种缺失,或者我内心的某种最深处的一种欲望没有得到满足。



2013年我和几个好朋友,创办了《大内密谈》。记录几个在北京生活的老男人自己的一些生活,聊聊闲天,播出一段时间以后,发现真的有人收听我们的节目,真的挺感动。加上我们本身几个主播都是来自于整个音乐和娱乐行业,于是就有非常有趣的嘉宾,比如说像我一些老朋友,像林奕华先生,老狼狼哥,他们作为艺人代表都来我们节目作客。同时也有一些可能在生活之中不太接触得到的人,比如著名的秦城监狱上班的狱警,还有上中东拉石油的老总,都走上我们这个节目,让我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当时我们一百期做了一个恶搞,我们要停播,非常假,然后我们收到了几千条留言,真的有粉丝在后台会发语音在哭,我觉得真挺奇怪的,因为我们不是那情感类的电台,我们算是文化杂谈,不知道大家为什么对我们有这样强的情感?当时觉得有点何德何能的感觉?于是我们就想一定把这个节目做下去。

 

第二个爆点,也是一个情感节目,说实话我们对情感节目比较排斥,特别是新浪年度音乐人年度播客里面,跟另外一个电台争第一名,我不提名字了,我们以微弱的票数落后一点,很不爽,于是在微信发消息让大家给我们投票,于是最后反超拿到了一个年度播客。我们就录了一期情感节目,念了张小娴的,让我们也看到了电台存在的不同的可能性。

 

所以我觉得对我来讲,电台它更像一种私人体验和旅行,在这个旅行里边你会碰到各种各样的人,这里面有相聚也会有朋友,2016年我离开了刚刚提到的这个电台,创办了新节目叫做日谈公园,就是谈话的谈。这个节目跟今天整个的主题可能稍微有一点调性上的不相符,因为我们考虑过要不要在深夜播出?但是有听众反映在深夜播出,他们听了之后的睡不着觉,因为我们节目挺好笑的,我自己希望所谓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大家有所收获,于是我们放在了每天早上的7点半,周一周四两天更新,它是白天播放的节目。



这个节目我觉得更接近于我自己想要节目的状态,之前我们请了很多曾经登上过铿锵三人行的嘉宾,其实我觉得类似于一个更娱乐化的铿锵三人行是我自己对这个节目的一个追求或者一个定位吧。这个过程当中的确也收获了更多新的朋友,和新的嘉宾,包括刚刚提到的那几个人,也包括民谣音乐人张伟讲这座城市和北京酒吧的故事,像张强80年代特别强的音乐人。这个东西对我来讲以及对我们听众来讲,其实真的是有一些很多的趣味,之前的节目里面花了三年时间。在这个过程中,特别让我觉得欣慰或者有收获的就是有很多的台下的这些听众,他们有机会最后无论是通过我们的各个公众平台还是微信后台,最后都成为我们线下的好朋友,甚至有些人走上节目成为我们嘉宾。在18世纪法国一个戏剧家有一个概念在舞台表演的时候有一个第四面墙,底下的观众跟台上演员是没有关系的,但是网络电台这形式让我觉得第四面墙有机会被打破。

 

我们在赚钱这个部分的话,目前处在比较初期或者是理想主义的状态,今年下半年我们也会有一些商业化的尝试,包括刚刚提到的像内容付费,像内容电商,我们现在也都在筹划当中。

 

前段时间,我们做了一点点小的尝试,7月份发起了一个日谈文化旅行的旅行团,去了日本非常冷僻的地方,去了几个漫画家的故乡。这个过程让我们收获到,我们很多观众真的希望通过某种方式跟电台发生更紧密的关系,或者跟主播发生更紧密的关系,同时他们的消费能力也让我们很震惊,也让我们有这样一个信心是不是可以做一点事情?我觉得作为一个不正经聊天文化的播客也有人愿意跟他真的是花钱打赏,自己还觉得蛮欣慰的。

 

今天正好刚刚也提到是日谈公园一周年的时间,我们今天节目做了AB面的设计,这个节目是我们5周年的节目,时间在5周年之后发生了两种可能性的未来,第一种是日谈公园非常成功的实现的商业化,我也成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赚了很多钱。第二个可能是因为某种原因网络播客这种方式在中国已经没有了,我们流散在世界各个角落,然后老友相逢,一声叹息。我觉得五年之后无论出现哪个未来,我自己都会非常感谢我能赶上这个时代,让我可以圆上当年那样一个电台的梦想。


©三声原创内容 转载请联系授权

点击关键词 更多精彩文章


爱奇艺龚宇 | 卓伟 | 冯小刚 | 毛不易 | 林依轮 | 东方好莱坞 | 《杜邵斐》网易云音乐 | 一下科技 | 抖音 王者荣耀 有妖气 | 迪士尼  | 豆瓣 | 视频社交 | 嘻哈 | 童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