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汪,精品投行与
资产管理
旗下品牌;
并购汪·添资本社群,高端人脉与价值分享平台;
添加微信18519783108为好友,点击上方加关注
↑
招股书详解,揭秘趣店运营模式、资金来源、风险管理。
2013年被称为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元年,传统金融行业受到互联网思维的冲击,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改变。随着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的迅猛发展,BATJ为首的互联网大鳄们开始着力布局互联网金融,传统金融的业态正被撕裂。
在那一年,余额宝刚刚上线,但互联网金融的大势已经是浩浩荡荡,不可阻挡。正是看中了这次前所未有的金融变革,大量资本涌入,众多互金公司诞生。P2P、校园贷、众筹、虚拟货币发展的如火如荼。
急速的扩张背后,互联网金融的种种问题也浮现出来。在监管的严厉管制下,市场开始回归理性,一些资本选择退出。互联网金融仍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现在留下的规模较大的互金公司都是背靠互联网巨头,例如蚂蚁金服、京东金融、陆金所等。
9月19日,一家成立仅3年的互金创业公司“趣店”宣布赴美IPO。
如果IPO成功,趣店将是继宜人贷、信而富之后,第三家在美上市的中国互金公司。
消息的传出又将互联网金融这一话题带到舆论高峰。
在国内校园贷、ICO被叫停的监管环境下,趣店是如何实现收益的快速增长的?大浪淘过之后,留下的是珍珠吗?
在2014年4月趣店成立之初,确实如沙滩上的沙子一般平凡。创始人罗敏把握时机,将目光瞄准到校园贷上,成立了“趣分期”,为大学生提供分期消费,可惜持续亏损。
2015年8月,趣店引入了股东蚂蚁金服。在随后的11月,趣店进行了产业转型,将消费群体转移到有积极消费意愿、又信用记录较少的年轻人身上。一方面,趣店通过“来分期”开展小额现金贷业务;另一方面,趣店通过“趣店”平台,开展信用购物、分期还款业务。
背靠阿里,趣店从支付宝界面获得了大量客户,实现自身的快速发展。如下图所示,点开支付宝首页的“更多”部分,用户就可以找到“来分期”的APP。
贷款申请非常简单快速,只需要手机就可以完成。贷款人在线申请之后,几分钟之内就可以获得授信。获得授信的贷款人可以直接申请贷款,在支付宝账户上收到钱。每月的还款,也通过手机就可以完成。
如今,趣店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线上小额现金贷款的服务平台。2017年上半年,通过趣店完成的贷款数量达382亿元,活跃的借款人数达700万。
目前,创始人持股比例为21.6%,蚂蚁金服旗下子公司API (Hong Kong) Investment Limited持股比例为12.8%。
趣店主要发放小额贷款。2017年上半年,现金贷平均每笔金额为人民币920元,平均还款时间是2个月;商品贷平均每笔金额为人民币1,250元,平均还款时间是8个月。
贷款人更倾向于小额还款,以维持自己的信用。2017年第二季度,平均每小时发生9,521笔贷款,和21,482笔还款。
与“小”额贷款相对应的,是趣店“大”额的净利润。
趣店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如下表所示。2014年、2015年,趣店持续亏损,从2016年开始盈利。2014年到2017年上半年,趣店的利润分别为人民币-0.4亿元、-2.3亿元、5.7亿元、9.7亿元。
2017年1-6月营业收入、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分别为4倍、7倍。
如果以10XPE来计算,趣店的估值将达到195亿元。
趣店是如何运营的可以实现这么快速的发展?
前面说过,趣店的业务发展可以分为明显的两个阶段。以2015年11月为界,之前发展校园贷,以线下市场为主,逾期率也相对较高;之后以小额现金贷和分期信用购物为主,业务全部通过线上完成,依靠大数据的分析等技术,逾期率明显降低。
今天我们的文章,主要关注的是第二阶段,毕竟这才是趣店的现在和未来。
趣店的运营模式可以分为两种:表内交易和表外交易。
表内交易方面,主要有两种模式。这种模式下,贷款人向趣店发起贷款申请,贷款本金是直接通过趣店或趣店参与的信托打出的。
这种运营模式是趣店的主要收入来源。
基本模式如下:
表外交易方面,趣店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签订合作协议,由机构合作方直接放贷给贷款人。机构合作方收回本金和利息之后,将其中一部分给趣店作为服务费。基本模式如下:
下面我们具体来看表内交易和表外交易是如何运作的。
表内交易有两种模式,一直是通过信托计划放贷,一种是将信贷转移给机构合作
方。
包括银行在内的机构合作方,通过趣店与信托公司合作设立的信托计划,间接向借款人提供信贷。机构合作方将资金注入信托,从中获得固定的投资回报率。趣店为信托计划的服务商。
如果信用申请获得趣店的批准,贷款将直接由信托汇给贷款人,信托相当于是债权人。贷款人直接向信托归还本金和融资服务费,信托根据信托条款向机构合作方返还其提供的资金和事先约定的收益。
如果借款人的还款金额少于机构合作方的资金和收益,趣店将弥补赤字。
信托中的剩余金额归趣店所有,作为趣店的服务费。信托公司负责管理信托,获得一定的管理服务费。
在2017年上半年,通过信托促成的交易金额为人民币137.631亿元,其中人民币55.484亿元由机构合作方出资,人民币81.88亿元来自趣店的自有资金。在2017年上半年,趣店获得的利息达人民币18.32亿元。
这种方式一直是趣店的重要运营方式。2014年到2017年上半年,通过这种方式达成的交易额占总交易额的比例分别为88.6%、76.3%、27.9%、33.5%。可以看到,从2016年开始趣店由线下转到线上经营,自有资金增多,这种交易方式的比例才下降。
这种模式下,趣店先向贷款人提供贷款,然后将贷款权利义务打包给机构合作方。趣店从贷款人处收取本金和利息,然后将贷款本金及一定的费用汇给机构合作方。
趣店于2016年12月开始与私人金融资产交易平台进行合作,将特定信贷产品的收款权利转让给私人金融资产交易平台。付款安排类似于P2P平台的付款安排。
由于P2P平台提供的资金成本相对较高,趣店从2017年4月停止与他们的合作。
据趣店披露,这种改变并不会对趣店的业务造成太大影响。
表外交易是趣店2016年9月才开始运营的。趣店与一家消费金融公司和几家银行签订了合作协议。下面,我们以银行为例,看看这部分是如何运作的。
趣店向银行提供借款人的合格信贷申请,其中包括趣店对信贷资料的评估和建议的信贷限额。然后由银行审查信贷申请并批准信贷额度。
借贷人在几分钟之内就可以收到授信。一旦批准了信贷额度,借贷人发起贷款后,银行将直接向借款人提供贷款,借款人马上就会在支付宝账户中收到资金。
银行从贷款人偿还的金额中扣除本金和利息,将其余款项打给趣店作为服务费。
当借款人违约时,趣店有义务将有关银行的全部逾期金额还清。
根据协议,银行将提供最多20亿元的资金。
交易流程如下图所示:
2017年上半年,在这种模式下的交易额达到人民币28.1488亿元,趣店收到的服务费达人民币5170万元。
趣店的收入主要由四部分构成,包括贷款利息(表内交易),商品销售代理费(即消费者通过趣店平台购买商家的商品时,趣店收取的费用),逾期罚款,金融服务费(表外交易)。
2017年上半年趣店的收入构成如下图所示:
在2016年开始,自有资金参与的交易额占趣店的全部交易额的一半。
2017年上半年,趣店自有资金参与的交易额占全部交易额的44.6%。
外来资金方面,通过信贷转移方式参与交易额占33.5%,通过信托计划(除去趣店自有资金)参与交易额占14.6%,表外交易额占7.4%。
趣店的贷款人以年轻群体为主,2017年上半年,90.8%的活跃贷款人在18-35周岁之间。趣店抓取用户的主要方式是通过支付宝的界面。
从2016年开始,趣店的用户数量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截至2014年末、2015年末、2016年末、2017年6月末,趣店的注册用户分别为20万、150万、1120万、1760万;其中获得授信的活跃用户分别为20万、120万、610万、700万。
与此同时,用户的忠诚度也在不断提高。
2014年,2015年,2016年和2017年上半年,有重复借款的借款人,分别占借款总额的14.7%,40.4%,68.4%和82.7%。
2017年上半年,一个活跃的借款人平均使用6次贷款。此外,贷款人平均只使用了51.3%的信用额度。
蚂蚁信用的积分
是趣店衡量贷款人信用的标准之一。借款人的蚂蚁信用积分主要在620分以上。为了拓宽用户,趣店逐渐开始发放小额贷款给信用分在600分-620分之间、甚至低于600分的用户。
向客户收取的贷款利率主要取决于贷款的数额和贷款持续时间。对于信用度较好的客户,趣店可能会适当降低利率。
值得注意的是,在过去,趣店贷款的相当大部分的利率都超过了36%。而根据最高法发布的有关民间借贷的相关规定,民间借贷年利率超过36%的利息被认定无效。
在2016年,59.5%的贷款的年利率都超过了36%。如果假设2016年这些贷款的年利率都只有36%,趣店的收入会减少3.07亿元,占2016年营业收入的21%。
在2017年,趣店调整了利率,使所有贷款的年利率都不超过36%,这对于趣店的收入会有不小的影响。
风险管理可以说是一个互金公司成功的关键。
趣店的风险管理体系自2014年4月成立以来发生了重大变化。在2015年11月之前,趣店主要关注线下市场,采用传统的风险管理方法,如收集借款人信息以及与借款人访谈。
自2015年11月以后主要经营线上市场,趣店与芝麻信用合作,依靠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对用户进行信用分析,实现风险管理。
2017年1月,趣店对风险管理体系进行了重大升级,从而提高了防欺诈能力和信用评估能力。
在反欺诈方面,趣店一方面通过与外部机构合作进行借款人信息验证,一方面建立自己的反欺诈数据模型,对用户进行分析。
在信用评估方面,趣店对新客户和老客户建立了两个信用评估系统,使用不同的参数进行评估。
超过80%的借款人的信用额度在2000到7000元人民币,额度最高可达10万元。
风险管理直接关系到公司的逾期率、和各种损失。
2015年、2016年、2017年上半年,趣店由于贷款人欺诈而损失的金额分别为53.7万元、347.3万元、194.6万元。
满足一定条件的超过180天未归还的贷款,将被视为无法收回而注销。2015年、2016年、2017年上半年,趣店的注销金额分别为1259.1万元、4942.7万元、6716.5万元。
从2016年起,逾期30天以上未还款业务占比维持在0.5%。对于表内交易,2014年至2017年上半年,趣店30天以上逾期本金总额占待偿本金总额的比例分别为0.05%、0.92%、1.29%和1.14%。
2014年至2017年上半年,趣店的坏账准备金分别为170万、3420万、1.05亿和1.37亿元人民币。
自2014年至2017年上半年,趣店30天以上的逾期覆盖率(即坏账准备金额/逾期30天的待偿表内交易本金总额)分别为6.7倍、1.6倍、1.6倍和1.3倍。
趣店的崛起,处处可以看到阿里系的身影。
2015年,阿里入股趣店,给趣店带来的绝不仅仅是资金,而是比资金更为宝贵的客源。贷款人通过支付宝的界面,就可以接入“来分期”。
同时,芝麻信用也为趣店的风险管理做了巨大贡献。
芝麻信用是蚂蚁金服下的信用服务机构,芝麻信用通过云计算、机器学习等技术客观呈现个人和企业的信用状况,已经形成芝麻信用评分、芝麻信用元素表、行业关注名单、反欺诈等全产品线。
芝麻信用为趣店提供了潜在借款人的信用分析信息,增强了趣店的信用分析能力,降低了风险。芝麻信用可以接入央行征信体系,对于趣店寻找优质用户有极大的帮助。芝麻信用积分是趣店的重要参考信息之一,趣店主要为芝麻信用积分在620分以上的借款人提供服务。
另一方面,趣店也反过来为阿里提供借款人的信用分析等数据。
可以说,在合作方面,双方是互利共赢的。双方通过数据的分享,可以最大限度的找到优质用户。通过分期购物、小额贷款,也可以培养用户的超前消费习惯,有利于增加淘宝的销量。
不过,趣店与阿里系也存在着同业竞争的关系。在2015年4月,蚂蚁金服上线了类似趣店业务的互金平台,花呗和借呗。花呗,主要运营商品分期付款;借呗,主要运营小额贷款。可以说,他们与趣店的业务是基本重合的。在支付宝的界面上,它们的位置比来分期更靠前。
中国日益增长的消费驱动型经济产生了对消费金融的巨大需求。传统的金融体系主要为拥有良好信用记录的消费者提供服务,而大量刚刚工作的年轻人往往并没有积累很好的信用记录。此外,传统的贷款模式也不够简便快捷。
2016年,中国年龄在18-35岁之间的消费者,约为3.67亿,构成了在线消费金融市场的核心目标。这部分人群众多,且消费活跃。
中国的在线消费金融市场预计将有快速增长,到2021年,在线消费贷款额将达到40.25亿人民币,占全部消费贷款总额(线上+线下)的31.4%。
网上消费贷款交易量预计将从2016年的11.44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00.21亿元,复合增长率为54.3%。而且在2021年,线上消费活跃贷款人数有望达到2.56亿。
可以说,这是一个巨大且极具潜力的市场。
以趣店为代表的互金公司如果能够把握住这个市场,那么将前(“钱”)途无量。此次赴美IPO,对于趣店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趣店的未来将会如何?一切只能交给时间来解答。
并购汪研究中心独家推出“
线上路演课程包
”,课程设计充分尊重资本市场复杂、多变的特性,以培训为纲,路演为主。
课程模块分为两大部分:模块一 趋势路演,主要针对最新政策、趋势与市场创新的实务思考;模块二 专题讲解,包含跨境并购、并购基金、并购重组与IPO审核、合规趋势、估值分析、财务核查等专题研究。
课程讲师由并购汪核心团队及一流投资、投行、专业服务机构资深合伙人组成,兼具前沿、实务和策略性于一体。从趋势变化到创新思路,从梳理架构到前瞻思考……充满弹性的课程设计使学员能更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
课程为期12个月,每月4次课,每两次课解决一个趋势热点,更有重磅季度讲解专题——跨境并购,深度剖析经典案例,精讲策略与估值,研讨反思并启发!
课程售价:非会员4080元,会员3880元。(10月31日前报名者,可优惠200元)
此外,并购汪研究中心精心筹备的
《跨境并购》
专题报告,在下个月就要与大家见面了。这份报告从交易方案设计、监管合规、融资方案、投资策略、收购海外上市公司的路径、会计和税务处理等多方面进行了专题分析,深度梳理和总结了市场上前沿、深具启发性的相关交易案例。
并购汪研究中心独家推出的
《并购基金》
报告,也是市场上具有较强可操作性、完整系统性和实务价值的专题研究报告。研究报告的研究体例完整,从实践中的募投管退四个环节出发,构建了募投管退每一步骤的策略体系,并收录了25个高能案例。
最后,欢迎大家加入我们的
会员群
。会员分为并购基金版会员和跨境并购版会员,除了研究报告,还享有更重要的会员权益,包括线上分享、线下活动、项目资源对接等权益。
免责声明:
本文根据公开资料撰写,并购汪研究中心无法保证公开资料的准确性。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
公众号并购汪,企业家都在看
咨询、顾问服务,资产管理、投资合作
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并购汪·添资本社群
专业、靠谱、开放、互助
添加汪老师好友(18519783108)提交名片申请
群内专业交流/项目资源对接/职业信息
▼
专业的并购汪需要专业的你
招聘:研究、投行、产品运营、资本学院、综合管理部
版权声明:
本文版权归“
并购汪
”运营主体所有,转载本文时
,需在正文前显著位置标注文章来源且在文
末附上“并购汪”公众号二维码并简要说明,否则视作侵权,
“
并购汪
”
运营主体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
利。
引用观点、数据,请注明来自并购汪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