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分析了精测电子在面板行业下行期间,积极转型投入半导体检测设备业务的发展情况。文章提及精测电子在半导体测试、检测设备方面取得的成绩,包括细分业务的侧重点、高毛利率、业务增长动力及优势等。同时,也关注了公司传统业务的回暖及新能源检测设备的增长。文章最后强调了国产替代的趋势给予精测电子的发展空间。
虽然半导体检测设备业务增长迅速,但显示检测设备和新能源检测设备依旧占据重要地位,且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全球量 / 检测设备市场呈现国外厂商垄断的格局,但国内企业正在取得突破,精测电子凭借诸多优势,在国产替代趋势下有望获得更大的增长空间。
迎难而上,才是走出黑暗的唯一办法。
2018
年开始,面板行业进入下行周期,至
2022
年,全球显示器面板销量达
1.58
亿台,同比下滑约
9%
,
2023
年下半年才有所好转。
行业下行的寒气也传导到了产业链上的企业,像头部的面板检测设备公司精测电子、华兴源创、精智达近几年的营收增速均有所下滑。
不过,面对行业下行的压力,面板检测设备企业也在积极寻找出路,纷纷把目光投向了半导体测试、量测及检测设备。
随着芯片集成度不断提高,半导体测试、量
/
检测设备对于芯片制造的良率愈加重要,毕竟制造芯片的工序越多,对该设备的要求越严格。
再加上
AI
浪潮的影响,半导体的产量也在增长,对于该设备的需求也在上升。
2023
年,全球半导体量
/
检测设备市场规模达
128.3
亿美元,随着行业回暖,预计
2026
年该市场将达
186.7
亿美元。
因此,在需求的刺激下,面板检测设备公司纷纷下注半导体测试、量
/
检测设备业务,不过在细分方向上有所不同。
华兴源创、精智达侧重于测试设备,而精测电子更侧重于量
/
检测设备。
一般来说,相对于测试设备,量
/
检测设备的难度更大,价值量更高。这几家公司半导体业务的毛利率也能侧面反映出这个事实。
2023
年,精测电子半导体业务毛利率达
52.8%
,接近于精智达的两倍。
由于盈利能力较强
,精测电子的业绩增长迅速。
2024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18.3
亿元,同比增长
18.5%
;实现归母净利润
0.82
亿元,同比剧增
752.6%
。
不过,业绩只能代表过去公司经营的结果,面向未来,精测电子还有哪些因素来支撑增长呢?
1
、研发生产实力强,增长动力足
在本土半导体量
/
检测设备中,长川科
技、赛腾股份等公司主要以并购的方式扩展实力,精测电子是为数不多
通过自主研发
提高产品覆盖率的公司。
近几年,公司的研发投入稳步增长,以在建工程为代表的资本开支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这些都为公司的技术发展奠定基础。
当然,公司的研发成果还是很喜人的,即使放在传统半导体量
/
检测设备企业中,也并不差。
若包含在验证及小批量出货产品,
目前公司产品覆盖广度已达到
39.6%
,位于行业前列。
其中,公司的膜厚、
OCD
设备及电子束缺陷复查设备作为主力产品已完成
7nm
先进制程交付及验收,并且已进入到更先进制程的验证阶段。
丰厚的产品实力也赢得了诸多客户的认可,主要包括中芯国际、华虹集团、长江存储等。
截至
2024
年三季度,公司在半导体检测业务中共取得订单
16.9
亿元,同比增长
13.5%。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大多数产品在半导体量
/
检测设备中属于技术壁垒较低的产品,在高技术壁垒产品上正处于初步突破阶段。
2023
年,公司取得
14nm
先进制程明场设备
1.7
亿元订单,并在
2024
年
9
月实现交付。
在国内半导体量
/
检测设备企业中,一些老牌企业像中科飞测、上海睿励在技术壁垒较高的产品中进展较快,其中,中科飞测已实现套刻精度测量设备、纳米图形晶圆检测设备的批量销售。
不过,后续随着研发的深入,精测电子有望缩短与这些老牌企业的技术差距,生成更强的增长动力。
2
、国产替代迫切,给予发展空间
目前,全球量
/
检测设备市场呈现国外厂商垄断的格局,主要包括科磊半导体、应用材料、日立等,其中科磊半导体一家独大,占据
50%
的份额。
2023
年,半导体量
/
检测设备国产化率约为
3%
。
不过令人欣喜的是,国内企业正持续取得突破。
2018-2022
年,中科飞测国内市占率由
0.4%
提升至
2.3%
,精测电子市占率由
0.03%
提高至
0.84%
,睿励、精测、飞测三家公司的合计市占率由
0.7%
提升至
3.5%
。
并且,相比于国外厂商,精测电子还具备独到优势。
首先是交期更短。
目前公司设备的交付周期普遍在
6
个月以上,而国外厂商的交付周期一般长达
12
个月以上。
其次是价格优势明显。
在保证性能一致的基础上,由于公司的人工成本和加工成本较低,因此设备定价可比国外厂商低
30%
左右,性价比突出。
在国产替代的趋势下,公司凭借着诸多优势,有望获得更大的增长空间。
3
、传统业务回暖,新业务放量增长
虽然,公司半导体检测设备业务增长迅速,但显示检测设备依旧占据
70%
的比重,对业绩影响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