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白鹅纪
有情趣有干货有福利没节操,努力做一个大家每天都愿意打开看的二次元公众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哔哩哔哩  ·  95后和00后的灵魂兄妹问答 ·  昨天  
哔哩哔哩  ·  猫和老鼠来B站,自己鬼畜自己 ·  昨天  
哔哩哔哩  ·  如何应对“致命”流感? ·  2 天前  
哔哩哔哩  ·  蔡依林和孙俪双人采访,次元壁破了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白鹅纪

S1专楼 | 3DCG能否拯救日本业界?

白鹅纪  · 公众号  · 二次元  · 2017-10-29 16:00

正文

鏡面の波 - 《宝石之国》OP


本季新番中《宝石之国》算得上口碑和人气双高的一部了,宝石拟人设定新颖,打斗场面精彩,尤其以3D技术的运用引发了讨论热潮。近年来类似《宝石之国》这样的全3D作品越来越多,也使得更多人将目光从传统2D手绘转向了3DCG,那么今天就来看一看,3D的表现力究竟如何,是否能为业界带来一股新鲜血液呢?


人气超高的钻石,也是经过多种版本的测试与摸索才最终定稿,品品这酷炫的色泽与头发质感。而在技术层面, Stage1st论坛的坛友们又是如何评价的呢?

这季的宝石之国真的令人眼前一亮,可以说展示了如何用3D动画来延续2D动画的制作风格的一种“可能性”。第三集的几段动作场面不可不谓令人震撼,如果用传统2D作画来制作这几段打戏,恐怕也只有少数大神能够胜任了,但3D却能比较容易地将这些表现出来,或许这会是把业界从靠着不断压榨动画人来维持的恶性循环中解救出来的一个突破口吧。

——棒读


钻石在树林里飞奔的一段简直是技术与美的结合。

不过还是要强调宝石之国是运用了大量2D辅助的,没有2D人员的努力,光凭借3D是几乎不可能达到这样自然而美观的效果的。目前做得较好的2D风格渲染3D,其实要么就是用了2D的辅助,要么就直接建立在2D的经验之上。

——韩子

跟今石洋之速度和力度和夸张结合的美感相比,宝石之国只是镜头晃的爽而已。但是还是支持新技术的,就是3D要做好一点都不省钱啊。

——daizhenye

出自《飞跃巅峰2》


论三渲二能做机战的不少,能做TV的好像就那几家出名。论各种技术感觉这次的橘子社真是达到了一个高度了,表情动作什么的都很出色,配上宝石拟人这题材真是不错。

以前那几部,希骑、blame哪都好就是人物模型做的太糙;黑岩感觉就是今石的分镜强,加上huke人设挺合适表情没几个全程打打打,看起来也不错,苍蓝、舞武器技术比黑岩进步了,但人物就是没有黑岩那种黑乎乎的适合三渲二,到ID0明显就更强了,人设也更适合;乐园算是GRAPHINICA出力多还是东映出力多啊,机战明显比人做得好多了;卡多表情还行,就是小动作水平不咋样。

这一比,橘子社第一回做三渲二TV就很厉害了,各方面都很均衡,没哪个地方算是很明显的短板,不过大家都挺好评的本话场景,我是觉得太炫技了,打个蜗牛要不要那么转啊,空间感觉都乱七八糟的,分镜还是不太行吧,跑树枝就好一点了。3D虽然旋转场景很方便,但那么个转法真是不舒服。

——ror

做宝石国这片CG厂orange讲真从IS开始关注,阿基德第二集现在还时不时拿出来看,几乎在质量上可能只有IS二期和舰C让我稍稍失望,orange这厂也是踏实到根本不需要吹的程度,第一次原请作为动画爱好者肯定要关注一下几年做外包所沉积的技术。

——stair楼梯


瓶颈是好的IP是剧本,炫技的打斗场面从来不是主要的看点。你看没有战斗的京吹好评如潮,而有打斗的中二病只有大大的一个“尬”字。梨京实际想通过中二病,境界的彼方这样的片子说明“我”也有实力做战斗场景,然而花费颇多可做出的实际效果却很不怎么样。

——漫区专号


上一季的卡多也是部3D之作,出自老牌大厂东映之手,不过技术实在是撑不起烂到惊世骇俗的剧本就是了。

正确的卡多的3D只注重面部的调整和方块本身的材质制作,而别的部分的质量,放整个东映里和别的CG作品比都是砸招牌的,尤其是Key动作和模型关节的权重等,这年头还能把人物弯腰制作得像是弯橡皮管一样可以说是相当不走心了……

歌舞、打斗这些动作晃得快的,做3D一方面还可以用动捕辅助不容易露馅,而涉及日常演技的部分,比如普通的走路坐下起身和对话交谈场景,才是真正检验动画师水平。正确的卡多不幸有大量这类场景,所以观感十分尴尬....宝石之国两者皆有,而orange也靠后者的优秀表现证明了他们不是只会做炫酷打斗的那种staff。

——韩子


说到动捕,其实可以去看这季的Infini-T Force,算是不同路子的3D风格吧,呈现效果上也不错。

那部就是请了话剧还是舞台剧演员来进行的动捕,cast表里还有专门列出。虽然动作有人会觉得浮夸,但是结合剧情本身的特摄风格也很合适。

——Garterbelt

出自《Infini-T Force》


前几年,3D技术主要用在动作效果要求较高的部分场合,如LL的live,以及FZ中的空战,以及萝卜片中的机械角色上,不过近年来,全3DCG的动画越来越多,如希德尼娅的骑士、黑岩射手、乐园追放、亚人,光今年就有FAG、正解的卡多、ID0,还有本季的Infini-T Force、宝石之国等。3D到底能为业界带来怎样的改变,这改变是大是小,是好是坏呢?


有观众认为3D发展还有不少路要走,至少目前取代2D不可能:

业界大部分公司都没有3D部门,有的也基本上都是做些简单的物件,基本做不来复杂的镜头,基本上做不了你让那些做手绘做久了的公司转型也得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小公司我不觉得有这样的余力。

——zikimi


细腻的3D并不比同质量的2D来的简单,去年宫崎骏曾经想尝试启用3D团队制作小短片,怎么调试都不满意最后得到的结论是“这根本就不是什么魔法小盒子”

——zzyyyyppy

动画师Dono将吉卜力作品3D化,诸位觉得效果如何呢?


3渲2很多年前就在做了,当时乐园追放出来的时候我也这么想,但是其实实际了解之后我就知道2D和3D就像绘画和雕塑一样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艺术类别,不是谁取代谁的关系。

当时迪士尼2转3是因为2D人才不足,老人都快退休才敢这么做。日本2D动画原画很多,每次看动画后面第一原画和第二原画加起来都有几十人了,这意味着背后就是上百人的储备。

2D动画产业是日本政府重点扶持产业,基本上现在可以说日本不亡国,2D动画就不会停止。

——sjbssd

出自《乐园追放》


由于3D绝对的合理性,你用在这种幻想中二场景时就会感受到现实的沉重,比如实际很长的距离居然在这么短时间内通过,速度已经突破天际,这种力道根本不是人体可以承受的,或是打斗时一方的reach根本不够,那又是怎么击中对方的呢,是手脚伸长、武器变形还是身位瞬移呢,又或是模型穿透了,动起来自己都看着假。

为什么打斗镜头要晃个不停,并不是单纯为了酷炫,而是如果你从一个俯视的角度去看全局动作,就会觉得很可笑,速度和力道表现根本不成比例,只能靠分镜把瞬移糊弄过去,就好像建筑里结构给设计擦屁股一样。

——酷乐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