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战略前沿技术
“战略前沿技术”公众号为远望智库旗下前沿资讯媒体。“远望智库”聚焦前沿科技领域,围绕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等主题,开展情报挖掘、战略研究、规划论证、评估评选等工作,为管理决策、产业规划、企业发展、机构投资提供情报、咨询等服务。
51好读  ›  专栏  ›  战略前沿技术

美国宣布限制AI软件出口中国:明日生效,无人机、自动驾驶首当其冲

战略前沿技术  · 公众号  · 军事  · 2020-01-05 23:19

正文

前沿君微信 :tech99999 手机 :18501361766



来源:量子位

作者:边策 李根


2020来了,技术管制有改善吗?
放弃幻想吧。
路透社最新消息,美国最新出口管制措施已经上膛:这次专门针对AI软件出口,并且专门针对中国。
按照现在曝光的内容,包含无人机、自动驾驶在内的领域,将首当其冲。


限制AI软件出口中国

据路透社报道,特朗普政府将采取措施限制人工智能软件的出口,以期将敏感技术排除在中国等竞争对手的控制之下。
根据美国联邦政府的一项新规定,从美国出口某些类型地理空间图像软件的公司,必须申请许可,以将其发送到其他国家(加拿大除外)。
该规定将于下周一(1月6日)生效。
这是美国商务部根据2018年法律授权出台的第一项措施,该法案要求商务部制定书面规则,加强对中国等对手出口敏感技术的监督,保护美国在经济和安全上的利益。
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智库的技术专家James Lewis说:“他们希望阻止美国公司帮助中国制造更好的人工智能产品,以帮助其军事力量。”
该规定将仅在美国生效,但美国当局以后可以将其提交给《瓦森纳协定》的缔约国,试图让42个国家都对此类软件的出口进行管制。


禁令具体内容

该规定涵盖了可以为传感器、无人机和卫星使用的软件,以自动化为军事和民用目的确定目标的过程。
新的文件在出口管制分类号0Y521下增加了一个用于自动分析地理空间图像的软件。根据美国联邦政府文件的规定,这类软件是指:
专门设计用于训练深度卷积神经网络,以自动分析地理空间图像和点云的地理空间图像软件,并且具有以下功能:
  1. 提供图形用户界面(GUI),使用户能够从地理空间图像和点云中识别对象(例如车辆、房屋等),以便提取感兴趣对象的正负样本;
  2. 通过对正样本进行缩放、颜色和旋转归一化操作,减少像素变化;
  3. 训练深度卷积神经网络,从正样本和负样本中检测目标物体;
  4. 使用经过训练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通过将正样本中的旋转模式与地理空间图像中目标的旋转模式进行匹配,来识别地理空间图像中的目标。
技术说明:点云是由给定坐标系定义的数据点的集合。点云也称为数字表面模型。
△ 自动驾驶中的点云
文件中还提及,美国政府目前计划提议一个《瓦森纳协定》下的多边体制,对这些项目实行多边控制。
所谓《瓦森纳协定》,是美国等42个国家对传统武器与军民两用货物与技术进行出口控制的一项协议,它没有正式列举被管制的国家,但中国不在缔约国之列,也会受到管制。


无人机和自动驾驶首当其冲

根据文件的内容,目前这项规定将影响一些可能用到航拍地图、3D地图的企业,无人机、自动驾驶等公司可能受到影响。
规定中特意强调了GUI,就是对成品软件的限制。像TensorFlow、PyTorch等提供图像处理的框架可能不受限制,而AWS和GCP上直接提供地图处理API的平台将受到影响。
Lewis还表示,美国的这项新规反而可能会受到业界的欢迎,因为他们曾担心大多数AI硬件和软件的出口将受到更广泛的打击。
但是美国的一些共和党和民主党议员对法规实施的缓慢感到失望,参议院少数党领袖Chuck Schumer敦促商务部加快这一进程。
需要注意的是,这不是美国第一次限制技术出口,也不可能是最后一次。
2018年11月,美国就宣布AI、芯片、机器人、量子计算、脑机接口,生物技术等前沿科技领域,将进行出口管制——以应对中国在这些领域的快速发展。
其后围绕中国技术人才、留学生的赴美签证,限制也越来越严。
2019年开始,美国更是直接围绕中国公司进行打压。
先是将华为加入实体清单,后又对曙光在内的5家中国超算企业进行出口管制。
2018年10月,美国商务部进一步将海康、大华、科大讯飞、旷视、商汤、依图等8家中国企业列入实体清单,规定英伟达、英特尔等公司不得出售芯片给这些公司。
然而,如果说2019年一系列举措还是硬件,特别是芯片等领域。
那么2020开年的这项政策,则一下子把软件,明确提了出来。
而且相比硬件,软件在全球化、开源共享方面的依赖性其实更强。
所以美国此举一出,让人震惊。


引发争议

美国网友已经开始热议。
一些网友认为,美国试图限制软件出口的禁令必将失败。
人工智能今日的飞速发展离不开开放的学术和产业环境,即使像苹果这样封闭的公司也以开放的态度来吸引AI人才的加入。
现在国际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不仅有公司间的交易,民间交流、网络代码等都无法阻止技术的传播,而且谷歌等跨国公司在中国设有研发中心,甚至不需要出口即可将技术用在中国。
目前,在Kaggle等竞赛平台上,地理图像识别的项目比比皆是,GitHub上仅以“地理”+“深度学习”搜索,就有14个开源项目。这些开放平台如何禁止交流还存疑问。
就在禁令出台后不久,美国Medium网站上还有专业人士在讨论开源的地理图像软件库。
有网友表示,难道今后这类项目都对中国不可见了吗?
除了对美国禁令能否实施表示质疑,美国网友也开始怀疑美国是否在此类技术上领先中国,禁令是否具有实际意义。
由于有着全球最大的市场,这让中国在AI技术上的领先优势。比如目前全球技术最好的无人机公司(大疆DJI)就在中国,中国还有一大批从事自动驾驶研究的公司,技术也不逊于美国。这可能让美国的禁令效果大打折扣。
所以封锁禁运,对美国来说每一次都是七伤拳——伤人也自伤。
而且更进一步,美国连连出台类似举措,无疑也在将一种技术公司推向“险境”,相比硬件,软件世界壮大背后是开源和信任的力量。
如今美国一项政策出炉,即便不再封锁之列的软件技术,或许也会被重估。
安卓、iOS、TensorFlow,或者Photoshop、AE……
是否有一天也会成为美国打压别人的武器?
参考链接:
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us-usa-artificial-intelligence/u-s-government-limits-exports-of-artificial-intelligence-software-idUSKBN1Z21PT
https://s3.amazonaws.com/public-inspection.federalregister.gov/2019-27649.pdf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21953593

一网打尽系列文章,请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
创新发展 习近平 | 创新中国 | 创新创业 | 科技体制改革 | 科技创新政策 | 协同创新 | 科研管理 | 成果转化 | 新科技革命 | 基础研究 | 产学研 | 供给侧
热点专题 军民融合 | 民参军 | 工业4.0 | 商业航天 | 智库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基金 | 装备采办 | 博士 | 摩尔定律 | 诺贝尔奖 | 国家实验室 | 国防工业 | 十三五 | 创新教育 | 军工百强 | 试验鉴定 | 影响因子 | 双一流 | 净评估
预见未来 预见2016 | 预见2020 | 预见2025 | 预见2030 | 预见2035 | 预见2045 | 预见2050
前沿科技 颠覆性技术 | 生物 | 仿生 | 脑科学 | 精准医学 | 基因 | 基因编辑 | 虚拟现实 | 增强现实 | 纳米 | 人工智能 | 机器人 | 3D打印 | 4D打印 | 太赫兹 | 云计算 | 物联网 | 互联网+ | 大数据 | 石墨烯 | 能源 | 电池 | 量子 | 超材料 | 超级计算机 | 卫星 | 北斗 | 智能制造 | 不依赖GPS导航 | 通信 | 5G | MIT技术评论 | 航空发动机 | 可穿戴 | 氮化镓 | 隐身 | 半导体 | 脑机接口 | 传感器
先进武器 中国武器 | 无人机 | 轰炸机 | 预警机 | 运输机 | 直升机 | 战斗机 | 六代机 | 网络武器 | 激光武器 | 电磁炮 | 高超声速武器 | 反无人机 | 防空反导 | 潜航器
未来战争 未来战争 | 抵消战略 | 水下战 | 网络空间战 | 分布式杀伤 | 无人机蜂群 | 太空战 | 反卫星
领先国家 美国 | 俄罗斯 | 英国 | 德国 | 法国 | 日本 | 以色列 | 印度
前沿机构 战略能力办公室 | DARPA | 快响小组 | Gartner | 硅谷 | 谷歌 | 华为 | 阿里 | 俄先期研究基金会 |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