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福州疾控
传播健康信息,维护公众健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福州疾控

@老年人,你更需要运动哦

福州疾控  · 公众号  ·  · 2025-02-21 21:07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我国大多数老年人的体态,以四肢纤弱、腹部饱满为主。老年人走路时,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一看就知道是老年人。为什么老年人的体态和步态都相似呢?原因就是老年人的 肌肉力量不足




老年人要警惕肌少症

肌少症 是与年龄相关的一种以骨骼肌质量及力量渐进、普遍丧失为特征的综合征,表现为肌肉体积的减少和肌肉力量的下降。

为什么老年人要特别警惕肌少症呢?

首先,老年人多患有 慢性病 ,不少老年人多病共存,活动减少、肌力下降。其次,老年人长期受慢性炎症性疾病困扰,导致肌肉萎缩。再加上老年人的细胞自噬能力下降,氧化应激损失加剧,加速了细胞衰老,损害了骨骼肌的再生能力。


肌肉力量下降不仅影响 老年人的运动能力 ,还会增加 骨质疏松风险 肌肉力量下降,使老年人跌倒的发生风险增加,加上骨质疏松症的影响, 跌倒后发生骨折 的风险必然增加,尤其是髋关节骨折发生率最高。 因此,老年人更需要运动来维持肌肉力量,预防骨质疏松症。

什么样的运动适合老年人?

老年人应该进行 有氧运动、抗阻训练、平衡训练和柔韧性训练 等多种运动。请注意,有特定健康问题的老年人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个性化的运动规划。


有氧运动就是在运动过程中,人体吸入的氧气量和运动时需氧量相匹配的运动方式,比如 散步、有氧健身操、太极拳 等。这些运动都很适合老年人,可以增强心肺功能

抗阻训练多指无氧运动,即运动过程中氧气的吸入量不能满足运动时的氧气需求。抗阻运动听起来有点危险,是不是不适合老年人?其实,老年人更加需要抗阻运动。研究表明,强度安排合适的抗阻运动,即保障了安全,又能增强肌肉和强健骨骼且其效果优于有氧运动。

抗阻运动是不是需要到健身房才能进行?其实,进行抗阻运动不一定要依赖健身器材。 椅前坐站、举水瓶、坐姿或卧姿抬腿 等动作,都是简单有效的抗阻运动,只要能坚持,效果都很不错。

平衡训练如 直线行走、站立闭眼、站立重心转移 等,都非常适合老年人。

柔韧性训练主要是增加关节活动度和拉伸肌肉,促进血液及淋巴液回流,老年人可以选择 上肢肌肉拉伸、椅上压腿 等简单易行的动作。

如何帮助老年人养成运动习惯

想让老年人养成运动习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正是因为缺乏肌肉,力量不足,耐力缺乏,一些老年人“懒得动”,还有的老年人感觉一动就全身疼。不动的话,肌肉就更少;肌肉更少了,就更不想动……如此这般,形成恶性循环。

作为家人或者朋友,我们首先要让老年人明白肌肉和骨骼对健康的重要性, 提升自主参与运动的意识 。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参考以下建议:

1.选择运动项目,喜欢才能坚持。

不要一开始就选择难度大或者老年人不喜欢的项目,可以选择全身性、周期性、持久性、非对抗性和匀速性的运动。散步、快走、太极拳、骑自行车、广场舞、游泳都是很好的选择。

2.特别注意运动强度和时间。

老年人运动时的心率一般控制在120次/分钟以内,可以佩戴运动手环,随时监测心率变化。建议每次持续运动20~60分钟,以中低强度运动为主。

3.选择合适的运动时段。

老年人的时间相对充裕,健身时段可以选择在下午4~5时。这时人的体力、反应、适应能力等机能,均处于一天中的最佳状态,而这一时段空气污染也相对较轻。

4.适度增加运动频率。

每周保持3~5天的运动频率为最佳,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5.运动安全最重要。

老年人应避免单独进行剧烈运动,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老年人。

运动时要注意身体的感觉,如出现腰痛、胸痛、头晕等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

营养不良者或者有营养不良风险的老年人,需要进行膳食强化和营养补充,避免过度消耗。

来源:健康中国、《大众健康》杂志、人卫健康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非商业用途,仅用作公益科普,如有侵权,请于文章发布30日内联系删除)
供稿:地慢病防治科
编辑:三    金
二审:詹文青
三审:张    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