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动脉网
动脉网(www.vcbeat.net),关注互联网医疗及健康领域的新技术、创业和投资,以及新技术背后的伦理变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庞门正道  ·  他把战斗民族的细腻,全都体现出来了~ ·  2 天前  
字体设计  ·  好看的字体要配上好的文字编排 ·  4 天前  
字体设计  ·  20 世纪 80 年代流行的标志 ·  4 天前  
优秀网页设计  ·  节后开工别慌!DeepSeek R1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动脉网

2024年度医疗器械行业创新生态洞察评估重磅发布!新锐企业与新星产品引领产业风向

动脉网  · 公众号  ·  · 2024-12-18 08:00

正文


信息来源:国创中心公共事务部


12月12日, 2024年度医疗器械行业创新生态洞察评估结果 (以下简称“评估”)正式发布。经过3个多月的征集、遴选、初审、复审、终审等审评程序,最终产生了企业类、人物类、产品类及机构类 等11项评估结果,全面立体地展示了中国医疗器械产业2024年度发展成果。



本次评估由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国创中心”)发起,联动“产学研医资政管”十余家产业链生态单位共同参与,延续往届高规格审核阵容,组织行业生态权威机构多位资深专家学者共同评审。


评估旨在发现中国医疗器械产业新生力量,突出创新型医疗器械优秀成果,推动新锐医疗器械企业快速成长,表彰在医疗器械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机构、个人,助力构建医疗器械创新生态。 自2022年首次发布以来,评估受到业内广泛关注,已逐渐成为医械产业创新风向标


01

新锐百强 领航创新路


当前,我国医疗器械行业进入“黄金期”,国产创新医疗器械品牌迅速崛起,成为推动行业进步的重要力量。


“2024医疗器械行业新锐企业100强创新指数” 中,一批具有显著创新能力和市场潜力的企业脱颖而出。这些新锐企业勇于开拓,让世界见证了医疗器械领域创新性、突破性、颠覆性的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如专注医学影像细分赛道的明准医疗,在国际前沿的三维病理领域已取得阶段性突破,目前已经完成国内首台部件全国产化的第三代光片荧光显微镜的研制;皓影医疗已开发出新一代双频血管内超声诊断系统,实现超高频以及双频率两大创新工程性突破;专注于微创手术机器人及器械的精锋医疗,是中国首家、国际第二家多孔和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均获批上市的公司。


相较于去年的评估结果,新获评企业有63家





  • 在百强企业中,从 地域分布 看,37家企业分布在长三角经济区(以上海、苏州为代表),京津冀经济区(以北京为代表)、粤港澳大湾区(以深圳为代表)各有26家; 城市方面 ,深圳(24家)、北京(20家)、杭州(14家)领跑;

  • 成立年限 看,主要以发展期企业为主,2017年是明显的划分节点,成立于2017年之前的上榜企业占比仅为12%,2017年至今成立的企业数量占比88%,其中2017-2019年成立企业占比过半,为51%。值得关注的是,有26家成立时间未满或刚满3年的初创械企获评;


  • 融资轮次 看,C轮前后是一个明显划分节点,处于C轮及以前的企业有87家,占比超90%,且集中于pre-A~B2轮;

  • 细分领域 看,体外诊断企业28家、高值耗材企业23家、医学影像企业18家、手术机器人企业18家,这些领域是获评企业聚集的四大重镇 ,占比近90%,均为技术壁垒高且近年来备受资本和市场关注的赛道。


值得一提的是,在高端医疗器械国产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步伐下,百强企业中不乏新鸿电子、纳钛医疗等产业链上游企业身影。行业内创新活力持续增强,产业链上下游信息技术、电子技术和精密制造等优势,加快“强链、补链、延链”步伐,推动产业创新加速升级。


向上滑动查看


02

新锐力量 发力多赛道


随着医疗器械持续发展,各细分领域创新势头强劲。在此背景下,今年评估在延续往届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升级,更加聚焦行业重点领域,不断拓展类目体系,新增对 医学影像、体外诊断、高值耗材、手术机器人 四个细分赛道的综合评估,基于新锐企业百强创新指数的入选标准,结合企业价值产出与产学研协同创新活跃度表现,同步发布各领域10家获评企业,纳通医用机器人、逸超医疗、真迈生物、予果生物、心擎医疗、康诺思腾等企业在各自赛道的技术创新和市场应用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果。


向左滑动查看


迈瑞、微 创、科曼等15家优秀企业,凭借积极拓展国际业务、探索创新出海发展模式等方面的沉淀与优势,入选 “2024医疗器械行业海外拓展卓越企业” 。可以看到,获评企业海外业务布局北美市场与欧洲市场仍占大头,东南亚及新兴市场增长迅速,出海械企结合 本地化战略,牢抓海外市场新机遇。



此外,浦光生物创始人、董事长兼总经理曹 丹,脉流科技创始人兼CEO向建平,鼎科医疗总经理翁玉麟等10位人物获评 “2024医疗器械行业新锐企业家” 。这些企业家们大多具有专业高度相关学科背景和技术应用市场创业经历。从他们身上可以窥见医疗器械行业创新生力军扎实的多 学科技术储备、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及过硬的成果转化能力。



03

新星产品 闪耀多领域


创新是医疗器械产业向高端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械企在激烈竞争中取得优 势的关键。为关注行业内日渐涌现的创新力量,评估发布了10项 “2024创新型医疗器械产品新星”


该项评估范围为2023年10月至2024年9月期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三类创新型医疗器械产品。10项新星产品覆盖医学影像、骨科植入、心血管介入、神经刺激、放射治疗等多个应用领域


细数10款新星产品,不难发现:





“国产首台(套)”和“自主研发”是其最为鲜明的特色与亮点,多项原创性技术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准。


  • 例如,作为国产首台可变角、双探头、通用型SPECT/CT一体机, 永新医疗的 单光子发射及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系统产品 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而且各项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德晋医疗自主研发的经导管二尖瓣夹系统 ,不仅是我国首款经股静脉二尖瓣缘对缘修复器械,也是我国首个获批的国产经股静脉入路二尖瓣夹产品;

  • 魅丽纬叶的肾动脉射频消融套组 不仅荣获国内两张NMPA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还兼获CE认证与FDA突破性器械认证,是获评产品中唯一获得国内国际双认证的产品,魅丽纬叶也成为国内目前唯一获得国内国际双认证的RDN企业。


它们不仅代表我国医疗器械技术创新的缩影,也将推动整个医疗器械行业迈向新的高度。未来,更多拥有自主创新能力、产品技术附加值高、具有差异化竞争优势的高性能医疗器械产品将加速涌现。



04

多方合力 共筑新生态


医疗器械领域的新质发展,不仅需要械企的自我驱动,更离不开高校、科研院所、临床机构以及投资机构等多方面的合力共建。


除了新锐企业、个人和产品评估外,今年继续高度关注并发布“2024创新成果转化先锋医院”“2024生物医学工程创新高地(高校及科研院所)”“2024医疗器械行业优秀投资机构”等多个机构类评估结果,鼓励以临床应用为驱动的研究、鼓励临床积极参与创新成果的转化、鼓励投资机构对医疗器械产业的赋能,更好地推动医工融合,形成医疗器械产业发展良性闭环。





“2024创新成果转化先锋医院” 评估结果中,除新增获评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4家临床机构外,其余6家连续两年获评,其专利总申请量、总授权量、总转让量等多维度数据大体较去年稳步提升,成绩依旧亮眼。获评的10家临床机构于中国医学创新联盟发布的《2023中国医院创新转化100强》中亦位居前列。







“2024生物医学工程创新高地(高校及科研院所)” 评估结果较去年,首次获评的高校新增6家,从科研创新能力、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综合考量,越多越多目光聚焦生物医学工程底层技术的突破性进展。






纵观2024年,国内医械投融资市场整体仍呈谨慎趋势。从 “2024医疗器械行业优秀投资机构” 评估结果来看,在医械项目投资数量方面,无论是跟投还是领投数量,投资机构整体投资数量下滑。投融资较多的事件主要集中在高值耗材、先进治疗(含医疗机器人)、医学影像等领域;投资阶段方面,融资较多的轮次主要集中在A轮,该阶段在所有投融资轮次中所占比重,与2023年相比略有上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