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印书馆馆史陈列室展示夏瑞芳、鲍咸恩、鲍咸昌、高凤池、张元济等开创者的历史功绩(来源: 搜狐)
夏瑞芳不断吸纳有资源和资本的人来入股,进一步凝聚内部力量,整合社会资源,外部入股的人包括郑孝胥、林纾、梁启超,严复最高时持股达三万零六百元,占商务总股本的1.67%。内部加入者有李拔可、邝富灼,蒋维乔、陆费逵、孙庄、高梦旦、杜亚泉、庄俞、孙毓修等,后期有周越然等。员工(包括日籍员工)持股则是常态。此外,公司也吸收官僚资本,因为教科书的市场牵涉面广而多,让掌握市场的关键人物持有股份对公司的发展也是一种策略,这一切在当时都是合情合法之举,不能以现代观念律之。
夏瑞芳的开明还表现在让商务进入更广泛的投资领域以获取利益,以此回报股东。作为早期企业家,他参与社会投资很多,如与高凤池、黄楚久、项茂松等投资过五洲药房,生产龙虎牌人丹。
商务作为首批按公司法运行的企业,公司建立了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经理三级架构,内部产生了编译所、印刷所和发行所三大板块,构成上下游产业链,在这个核心之外拓展多种事业,夏瑞芳也从家族企业领头人转变为现代企业掌舵人,他的公司稳定而又快速发展,团队日益壮大,从中日合资到全体国人持有,影响日益扩大,当然还有效益的奇丰。由于公司经营得法,效益显著,股东官利、红利最高达40%,还有资本公积。曾在商务任英文部部长的邝富灼回忆道:“该馆同人办事忠诚,勠力同心,余早信其必能操成功之券,故余稍具积蓄,即以之附充为该公司股份,其后仍继续投资者有年。”
商务印书馆从创办时的三千七百五十元发展到夏瑞芳去世前达到一百五十万元,为当时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文化企业,其产品及生产能力牢牢占据着中国的龙头地位,并引领上海成为中国出版的核心及全国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