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参考消息
纵览外国媒体每日报道精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参考消息  ·  “封杀”大陆高校?台媒:笑话 ·  2 天前  
参考消息  ·  克宫为特朗普“帮腔” ·  2 天前  
参考消息  ·  官宣:彼得斯将访华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参考消息

参考快评 | 朝鲜导弹能否打到美国?;特朗普团队再添“对华鹰派”,有何影响?……

参考消息  · 公众号  · 国际  · 2017-01-04 21:58

正文


朝鲜导弹能否打到美国?

新闻事件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1月3日报道,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1月2日发推特说:“朝鲜称,可打击美国本土的洲际弹道导弹的研发工作进入了最后阶段。这绝不会发生!”


此前,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1日在电视新年贺词中称,朝鲜的洲际弹道导弹试射工作进入收尾阶段,特朗普因此发表了这番火药味十足的言词。

专家点评


吴日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


朝鲜称其洲际弹道导弹的试射准备工作进入收尾阶段,应该是真实的情况。朝鲜目前已经展示过导弹的一级发动机,而技术更简单些的二级发动机应该也没有问题。


理论上来说,朝鲜发射一枚导弹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对于洲际弹道导弹来说,光是“打出去”显然是不行的,还要能安全地回到大气层,即其在“再入段”能扛得住热烧蚀。目前朝鲜还没有展示出这方面的能力。


此前,朝鲜做过一次地面试验,用“飞毛腿”导弹的发动机去烧蚀弹头壳体,但是这在技术上还远远不够,因为再入阶段的环境要恶劣得多。弹头再入段防热试验的环境要求比较苛刻,通常在地面不能做,而是要打出导弹,并需要海军舰艇的配合。


比如,在预定落点附近,舰艇需要拉出一个警戒圈。在弹头落下时,需要有雷达来测定弹头的轨迹,同时要及时回收弹头的数据舱。 在这些方面,朝鲜近期都很难做到。


就朝鲜目前的技术水平而言,发射出一枚导弹没有问题,但不能确保弹头在返回大气层时还能“存活”下来。 对美国来说,至少在朝鲜展示出有效的弹头再入段防热技术之前,其面临的朝鲜导弹威胁仍是非常有限的。


资料图片: 2016年8月3日,在韩国首尔火车站,一名男子经过播放朝鲜发射导弹资料画面的显示屏。 韩国军队联合参谋本部3日称,朝鲜当天早晨向朝鲜半岛东部海域发射1枚弹道导弹。

特朗普团队再添“对华鹰派”,有何影响?

新闻事件


美联社1月3日报道称,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宣布,他将提名曾在里根政府时期担任贸易官员的罗伯特·莱特希泽出任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被认为是“对华鹰派”,他曾对美中贸易表达过强硬立场,包括要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高额关税。而就在不久之前,特朗普提名极力主张对中国采取强硬姿态的彼得·纳瓦罗执掌白宫国家贸易委员会,亦引起外界关注。



罗伯特·莱特希泽

专家点评


戚凯(北京市社科院外国所助理研究员)


目前来看,特朗普新政府上台以后,对中国可能会采取一些比较强硬的对峙措施,中美关系可能会进入比较困难的一段时期。


首先,特朗普当选以来,提名或任命的内阁成员、重要幕僚团队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对华态度强硬的人士。作为一个没有任何从政经验的政坛新手,特朗普在执政初期将不得不高度依赖这些阁员与幕僚,后者对总统决策的影响力很大,他们极有可能会将自己的政治观点、意识形态大量掺入对华政策当中。


其次,特朗普本人已经表现出其性格中“无所顾忌”的一面,在台湾、南海、经贸等问题上频频出现不合规矩的“幼稚”动作,这是在无端制造中美关系的困难。 耐人寻味的是,特朗普的这些举动在美国国内同样招致了强烈的反对与批评。


从近几任美国总统的情况看,出于回应选情、政治理念差异等目的,其在上台后第一年的对华政策往往都会出现一些负面举动,导致美国对华关系出现过不同程度的下滑。


但是,在中美之间几轮往来博弈之后,美方政策特点往往会趋于现实。 在特朗普就职之后,不排除中美关系同样会出现类似的过程。如果特朗普政府不能稳妥处理对华关系,就可能因此感受到国内外压力,并在之后做出相应的政策调整。


纳瓦罗撰写了三本有关该国的著作: 《即将到来的中国战争》《死于中国之手》和《卧虎:中国的军国主义对世界意味着什么》。


他有关中国书籍的主题非常简单:近20 年来美国的所有经济灾难都是同期中国成就的反面。特朗普竞选纲领中许多有关中国的最激进思想(如指责中国为汇率操纵国、欲对中国商品征收45%的关税)都出自纳瓦罗。


彼得·纳瓦罗


中国反制“萨德”或从告诫转为行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